易言
2019江宁路街道校园食品安全共治联盟成立
“天鹰”食品安全智能远程监管系统是静安区于2018年完成“明厨亮灶+互联网”远程智能监管新模式的工作成果。总控中心设在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底楼,下设3个监控分中心,覆盖静安区食品生产单位、中央厨房、集体配送餐单位、食品大卖场、大型以上餐饮单位、养老食堂、医院食堂、学校食堂等200家高风险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对后厨操作全过程及人员、物品、环境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以突出全程监管、风险管理为关键,实现智能分析预警。
通过高科技摄像头,可以对口罩佩戴情况、温湿度超标、鼠患等常见的食品安全隐患进行监测,一旦出现风险提示,经人工筛查确认后,再发送给相关市场所执法干部和企业负责人,经整改反馈形成一个闭环循环系统,提高了区域市场监管的主动性及高效性。据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总控中心统计,截至2019年7月底,系统总共发出报警6 956次,其中口罩异常1557次,温湿度超标2 690次,鼠患3次,综合误报率31.08%,综合处理率83.46%,切实提高了静安区食品安全监管的主动性及高效性。
为严守食品安全底线,静安区按照食品安全“四个强化”(强化依法严管、强化责任落实、強化科技支撑、强化齐抓共管)以及上海市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行动方案要求,不断推进不可食用猪肉的回收工作,实现全程监管一全区覆盖一全面回收的闭环管控。2019年1—8月份共回收处置不可食用猪肉26 779 55千克,相较于2018年的20 464千克增长了30.86%。
“不可食用猪肉”指的是猪淋巴结、胰腺等不可食用部位(垃圾肉)。淋巴细胞对病原体和病毒有过滤和吞噬作用,因而淋巴结富集了很多有毒物质和细菌,一旦食用可能引起呕吐、腹痛等中毒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更有效地处理不可食用猪肉,静安区全区各标准化菜市场及大卖场管理方,每天派专人收购场内各肉摊剔除出来的不可食用猪肉,放入由区政府出资配备的专用冰柜暂存,并建立台账。专业机构工作人员定期到各市场、大卖场进行巡查并按每500克1元的价格回收不可食用猪肉,随后运往崇明油脂工厂进行二次加工利用,制成不可食用油脂,或作为肥皂及工业用油的原料。目前,静安区各标准化菜市场及大卖场管理方均已就不可食用猪肉及其制品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并且加强了日常检查管理,实现了不可食用猪肉回收工作的全覆盖,保证全区所售鲜肉和肉制品的安全。
菜市场是食品安全的“最后一公里”,关系到每家每户的食品安全。静安区以落实全区标准化菜市场主体责任为重点,创新菜市场食品快检工作机制,将原来检测覆盖不全面、检测专业性不高、制度不健全的分散检测整合为专业性强、集中度高的4个菜市场快检中心,覆盖全区35家菜场。同时,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管理,为市民提供食品快速检测全天候服务,努力实现全区标准化菜市场快速检测运营模式新突破。
为落实静安区委提出的“打造精品精致的美丽城区”要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巩固和深化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目标,在探索建立城区道路综合管理“路长制”以及2018年全区开展“食品安全示范路段”创建活动的基础上,开展新一轮的“食品安全示范路段”创建活动。通过对食品经营户采取更精细化的管理,对无证食品经营保持坚决取缔的态势,促进城区食品安全管理品质提升和监管长效常态。
在菜市场设立快检中心,创新菜市场食品快检工作机制
静安区“白领午餐”特色工程把众多单一的个体团餐企业组合成一个白领午餐行业,属上海市首例。白领午餐协会的成立,为白领餐厅搭建了交流平台,对静安区白领午餐品牌的打造将发挥积极作用,也在资源共享、联合采购等多个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协会组织各白领餐厅厨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到机电大厦白领餐厅、名仕街园区白领餐厅现场学习交流,利用白领餐厅午间空余场所切磋厨艺,利用零星时间技能演示,自娱自乐,轻松学习。组织白领午餐单位套餐展示评比和厨师技能比武年度大赛活动,吸引网民参与网上投票16.5万,网易新闻现场直播大赛实况,参与人数41,5万。
" 白领午餐协会的成立,为白领餐厅搭建了交流平台,对静安区白领午餐品牌的打造将发挥积极作用,也在资源共享、联合采购等多个方面做出积极探索。"
静安区在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区活动中,率先尝试运用社会第三方力量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单位主体责任,结合静安楼宇特色开展食品安全自治及共治活动,努力构建“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食品安全现代治理体系。各街镇在落实食品安全属地责任的同时,还尝试委托食品行业协会或第三方公益组织,建立校园食品安全共治联盟,同时对辖区内食品安全工作开展专业性外包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食品安全专业性培训、食品安全科普宣传、“一站三员”队伍培训、食品经营单位日常辅助巡查,形成常态化共治活动模式。2019年年底,由静安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协会牵头制定的<商业综合体食品安全自治、共治的团体标准》即将出台,将进—步规范自治共治框架,指导商业楼字、专业行业t办会、区域等不同类别的责任主体开展食品安全社会自治共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