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有清味,岁月难忘之

2019-05-15 15:01奚凤群
食品与生活 2019年11期
关键词:肉包蒜泥清蒸

奚凤群

中考结束后,儿子说要请我吃顿大餐,感谢我这几年的鼓励和陪伴。

我们去了一家鲁菜馆,在点菜区逐个点评,却难以最终决定。就在这时,我看到了整整齐齐码在笼屉里的“面条菜”。我眼前一亮,不和儿子商量,便对服务员朗声说:“就是它了!”。

“这是什么菜?野菜吗?”儿子满脸好奇,继续刨根问底:“是要清蒸吗?”

“清蒸”似乎是野菜登上“大雅之堂”的必然做法,好似只要在灶头上用足功夫,便能摆脱平凡的出身。事实上,现如今人们追求返璞归真,祟尚药食同源,新鲜无污染的野菜早已受到青睐。如若再加上精细地烹饪,一切似乎便可变得更加完美。

面条菜

我们小时候并不爱野菜,什么样的野菜都不爱。比起滑嫩的鸡肉、美味的里脊、肥厚的鲈鱼,野菜怎么可能是我们盼望的大餐?可母亲却总喜欢把我们派到田间地头,细细嘱咐如何分辨面条菜、荠菜,或是告诉我们蒲公英、马齿苋与野草的区别。

面条菜喜欢长在麦子地里。记忆里,麦节刚要拔高,青青的麦穗还没有露头的迹象时,便是面条菜最肥厚的时节。

母亲很少用清蒸的方法做野菜,她会将各种野菜在热水里快速焯好后,拌上蒜泥及各种调料,端上餐桌。也或者,她将野菜焯水后剁成细末,与鸡蛋、粉条一起做成三鲜馅的水饺,又或者拌进肉馅,蒸成一屉屉的野菜大肉包——除此,似乎也没有更好的烹饪方法能让野菜变得名贵或是不能离舍。无论如何,它一定是家家户户春天餐桌的重要组成。虽然我们这些孩子心里实在不爱它,因为许多野菜吃起来发涩发苦,还有一些野菜吃起来发滑发黏。

突然打心眼里体会到野菜的好,是初中毕业的那年夏天。因为被坏人算计,父亲先是生意破产,又遭遇严重的车祸。仿佛一夜之間,原本红红火火的日子戛然而止,父亲在医院里忍受着各种疼痛的折磨,母亲不仅要努力挣钱给父亲治病,还要抽出一切可能的时间陪伴在父亲身边。我们几个孩子只能互相照顾,尽量不给父母添麻烦。

那时候,我们已经举家搬到城市。别说十亩良田,就算是三分薄田,也是分毫没有。就算米缸、面缸里还能找出粮食,但空空如也的菜篮却让我们无能为力。就在这时,姐姐无意中发现附近那座小山的山顶长满了各种野菜,足以让我们一日三餐不重样。

仿佛发现了金山,姐姐一声令下,所有人便像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我们像发现新大陆一般,第一次觉得野菜是如此水灵秀美,甚至不忍心伸出铁铲将它们连根挖出。

像是感受到我们的情绪,这里的野菜中最多的便是银子菜。它是生长期最长、生命力最旺盛的野菜之一,无需连根拔起,只要轻轻掐下嫩尖便能饱餐一顿。不出几天,便又是郁郁葱葱的一大片。每一株银子菜都长得绿油油的,风一吹,便朝我们挥起小手,仿佛甘心让我们轻轻地将它们的嫩尖捋下,化作佳肴,滋养我们正在疯长的身体。

姐姐的厨艺早已不逊于母亲。她和母亲一样,喜欢用蒜泥凉拌这些野菜。有一天她突发其想,用蒜末和干辣椒炝锅后,爆炒的银子菜竟然风味独特,苦涩中带一些清香,轻轻一嚼,口腔中仿佛一下子涌进了无穷的生长的力量。

长大后我们才知道,银子菜又叫“长寿菜”,含有丰富的钙质、蛋白质、脂肪、铁和维生素K.常吃有助于排毒止痛,强身健体。怪不得我们当时会有那样的感受,原来,它正是我们生命中的“良药”,当我们的身体需要变得更加强壮、心灵需要止痛成长时,它陪伴我们走过了那个漫长的夏天——生命中最艰难的日子。

“妈妈,在想什么?”正当我沉浸在回忆中时,儿子突然口叫我,面前的小碟中已然多了许多我爱吃的菜,也包括让我眼前一亮的面条菜。

我“嗯—了一声,假装认真夹菜,头埋得很低,努力不让眼泪滚出来。儿子什么也没说,只是递给我一张纸巾。动作轻柔,仿佛不经意,又似乎什么都已经懂得。

" 母亲很少用清蒸的方法做野菜,她会将各种野菜在热水里快速焯好后,拌上蒜泥及各种调料端上餐桌。也或者,她将野菜焯水后剁成细末,与鸡蛋粉条一起做成三鲜馅的水饺,又或者拌进肉馅蒸成一屉屉的野菜大肉包——除此,似乎也没有更好的烹饪方法能让野菜变得名贵或是不能离舍。"

中考前,和友人聊起孩子的未来,犹如当年渴望远行的我期盼自己的未来一般,语气热烈,意气风发。友人却淡淡地说:“孩子的成长是好事,却也意味着与你的分离,与你用心经营的家分离。从此,你看到的只是背影。不管你是否愿意,你都要接受这样的事实。”

我的心一惊,道理我何尝不懂。可我知道,孩子正在走的路,是我们曾经走过的路。无论怎样,都是要认真负责的人生。我也相信,无论他走得多远,回望来路时,一定会记得母亲的叮咛。正如此刻的我,看到田间的清味,那些难忘的往事便涌上心头——那是岁月对每个人最深情意厚的馈赠。

猜你喜欢
肉包蒜泥清蒸
Macao's star of spice
澳门香料之星
食苑奇葩——清蒸加吉鱼
谁变成了“大肉包”
谁变成了“大肉包”
谁变成了“大肉包”
蒜泥点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