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旗红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巨大,国内外都高度重视。我国贫困人群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地区,而广大农村地区拥有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这实现了旅游产品与农村区域空间高度重合。本文通过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联动关系研究,找到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的内在联系,促进二者融合发展,实现“扶真贫”和“真扶贫”的目标,由“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为精准扶贫提供内在驱动力。
我国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仍困难重重,减贫工作进入了冲刺和攻坚阶段。在新形势下,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精准扶贫。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而发展乡村旅游的关联带动性强,对精准扶贫工作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目前,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农村扶贫的重要手段。习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戰略的重要抓手。
近几年,我国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进行了研究。陈秋华等(2013年)提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包括:“三产”融合,延伸农村产业链;因地制宜,实施精准帮扶;“五化”理念,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协同联动,形成政策合力;注重人力,构建培训机制;智慧乡村,优化营销平台。邓小海(2015)等人对旅游扶贫精准识别进行研究,提出了旅游扶贫目标人群识别的市场甄别机制和“意愿—能力”识别模型及旅游扶贫项目识别的“RHB”框架。沈涛等人(2016年)以“旅游开发—贫困减缓—平等参与一生态保护”四维关系分析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特征,并提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应走包容性绿色发展之路,坚持精准旅游扶贫,推进贫困入口参与旅游发展机会的均等化,制度增权于贫困人口,保护生态环境。苏小燕(2017)基于社会保障理论对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重渡沟村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研究,认为旅游精准扶贫的关键是社区力量的觉醒和培育。本文在收集、整理、归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分析二者的内在联系出发,具体分析了二者的联动关系。
笔者构建乡村旅游发展系统和精准扶贫系统,以便深入、详细分析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互动关系。
(一)乡村旅游发展系统
系统的构建需要以基本要素为基础,根据不同视角可以构建出不同的系统。本文根据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要素的不同作用进行系统划分,将其分为先导系统(规划系统)、发展系统(产品开发系统、产业发展系统)和保障系统(基础设施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资金支持系统)。先导系统指导发展系统和保障系统,保障系统对发展系统起推动作用,而发展系统又反作用于保障系统(见图1)。
(二)精准扶贫系统
精准扶贫不仅仅是经济脱贫的问题,更是贫困人口全面发展的问题,本文将精准扶贫工作涉及的诸多内容归纳为物质建设系统(村容村貌系统、经济生活系统)、文化建设系统(文化生活系统、能力提升系统)和制度建设系统(监管系统)3个方面。制度建设系统是物质建设系统和文化建设系统的保障,文化建设系统是物质建设系统的升华,并反作用于物质建设系统(见图2)。
(一)乡村旅游系统对精准扶贫的推动作用
1.人力资源系统对精准扶贫的推动作用
一是乡村旅游能为人们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我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发展实践也证明了其对农村劳动力具有巨大吸纳作用,经验表明,1个直接旅游就业能创造3个关联就业机会。
二是乡村旅游就业门类和层次多,能包容弱势群体。发展乡村旅游能为人们提供景区保洁、餐饮服务、住宿服务和售票服务等就业机会,这些岗位能充分吸纳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缺乏的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残疾人。
三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本地就业,能增加村民的幸福感。发展乡村旅游能为人们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可保障村民的本地就业,从而使人们“离土不离乡”或“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真正实现“安居乐业”,有效解决子女教育、夫妻关系、老人养老等实际问题,实现家庭团圆,增强幸福感。
四是旅游企业为村民提供岗前培训和岗中培训,能提升村民素质和劳动能力。农村贫困人口文化水平低,人口素质不高,旅游企业根据岗位需求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人文修养和操作技能培养,能较大地提高其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2.基础设施系统对精准扶贫的推动作用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16年调查显示,有55.5%的受访者认为基础设施落后是农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要阻碍。2017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农村基础设施与产业、园区、乡村旅游等进行捆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做好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建设,能使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实现质的飞跃,能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设施建设。
3.资金支持系统对精准扶贫的推动作用
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资金匮乏,导致起经济发展缓慢,群众收入低,生活贫困。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能有效招商引资,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投资,解决资金发展瓶颈问题,加大基础设施、现代农业种植、现代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投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增加经济收入。
4.产品开发系统对精准扶贫的推动作用
贫困地区往往盛产特色农产品,拥有较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但由于缺乏开发和宣传,所以其经济价值未得到挖掘。所以,人们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农业和文化产业,让贫困群众将当地的潜在财富变为现实财富,从根本上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5.产业发展系统对精准扶贫的推动作用
传统农业规模小,科技水平低,管理粗放,投入产出效益低,实施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效开发农业资源,提高产值。乡村旅游开发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各个方面,因此发展乡村旅游能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对接,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实现农村产业机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为精准扶贫助力。
6.规划系统对精准扶贫的推动作用
旅游扶貧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扶贫,是扶贫攻坚的生力军。旅游扶贫在发展过程出现了与“扶真贫”和“真扶贫”的目标宗旨相背离的现象,未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景区开发商和高收入人群牟取了主要利益,贫困人口却被排斥在利益群体之外,因此,做好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十分重要。相关人员应坚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将乡村旅游确定为推进贫困村发展和贫困农民增收致富的龙头产业,以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村为平台,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同步推进的片区综合开发。
(二)精准扶贫系统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
1.村容村貌系统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
开展精准扶贫,实现村容整洁,建设美丽乡村使贫困地区农民安居乐业,需要同步推进人居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治理农村脏、乱、差的问题,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农村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村容村貌建设,加强农民环保知识教育,提高环保意识,使农民认识到“青山、绿水”能变“金山、银山”,配合乡村旅游景观治理、改造和开发工作。村容村貌建设,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实行集中成片安置,打造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彰显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宜居新村,为乡村旅游构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能提高乡村旅游住宿接待能力,缓解旅游旺季接待压力。所以,人们应进行村容村貌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相对的基础设施。
2.经济生活系统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
精准扶贫的核心是增加贫困村民收入,补齐收入短板。传统农业具有低效率、低产出和“靠天吃饭”等弊端,要实现精准脱贫,增加贫困村民持续稳定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走产业扶贫道路是目前的主要方式之一。人们发展现代农业所建设的特色种植业、畜牧业和乡村工业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构成乡村旅游资源的主体。
3.文化生活系统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
联合国曾在关于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决议中明确表示“文化是对抗贫困的重要领域”。文化与旅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离,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载体。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文化精准扶贫,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有利于推动旅游业发展。文化精准扶贫,有利于挖掘乡村物质与非物质特色文化产业项目,提升旅游产品竞争力。
4.能力提升系统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
精准扶贫要注重提升农村贫困人口能力,提高造血功能,使自我发展机会增多。扶贫的根本问题是“扶智贫”,是“扶人、扶能力、扶创新、扶创造”,瞄准“智力、智商、能力、创造、创新”这些核心发展要素,提高综合素质,使农村贫困人口具有一定的自我创造、创新和调节能力,从而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力保障。此外,乡村旅游具有季节性特点,需要雇佣大量的临时工,这需要本地村民的支持。如江苏溧阳翠谷庄园的用工80%以上为当地农民,年季节性用工5 000人次以上。
5.监管系统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
社区态度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监管系统是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有力监督和管理,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旅游开发的负面影响,如“旅游飞地”、游客不良行为、社区居民被排斥在旅游利益群体之外等,使社区能合理获取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发展红利,积极支持并投身于旅游开发中。因此,监管系统能确保社区居民尤其是贫困人口成为获益主体之一,能营造社区与旅游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系统与精准扶贫系统间彼此促进,协同发展(见图3)。
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间的良性互动发展体现在乡村旅游可以发展经济助力精准扶贫,实现贫困人口的真正脱贫,将传统的“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而精准扶贫工作又能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政策、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乡村旅游和精准扶贫是2个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系统。所以,人们应通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相关工作,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
(作者单位:广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