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5-15 10:51范善明
财会学习 2019年13期
关键词:钢铁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

范善明

摘要: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及资金规模紧张,钢铁企业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甚至会出现生存危机,加之钢铁企业管理理念与方法上存在着一些固有的弊病,现代化管理能力不足,导致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安全,导致部分钢铁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低下,甚至长期亏损。本文深入分析了钢铁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解决策略,以期优化财务内部管理质量,降低经营风险,促进钢铁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钢铁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钢铁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打击地条钢,钢铁企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盈利水平创历史新高。然而,受国际不确定因素增多特别是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与资金规模紧张等影响,钢铁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甚至出现生存危机。同时,钢铁企业管理理念与方法上存在着一些固有的弊病、现代管理能力不足、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逐渐显现,制约了钢铁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钢铁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钢铁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意义

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是钢铁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环节,是钢铁企业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规范财务管理流程的重要举措,因此,加强钢铁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具有以下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促进钢铁企业固定资产保值升值

鋼铁企业是重资产类企业,其资产是钢铁企业生产管理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在资产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必须保证各类资产的安全性,防止资产损失与流失,减少舞弊、贪污等事件的发生,保障企业资产合理利用,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加强财务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提高钢铁企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保障钢铁企业各类资产安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防范钢铁企业财务风险

通过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建立标准化的财务管理流程,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有效识别钢铁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详细分析经营活动与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并进行分析、评价,制定合理的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从而降低钢铁企业投资风险和经验风险,提高钢铁企业经济效益。

(三)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财务信息是钢铁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是管理层决策的基础保障,决策的正确性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通过加强财务内部控制,能够实现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和授权审批,从而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财务管理体系,确保财务信息收集与传递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有效解决财务信息失真的问题,从而为钢铁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四)提高企业经营决策合规性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强了对钢铁行业的指导和监管,推出了钢铁白名单管理办法,对钢铁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在此背景下,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建立规范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财务内部管理与监督,并依据财经法律、法规对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进行必要的监督,能够明确企业经营决策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合规性,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合规性。

(五)提升企业经验管理水平

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建立财务相关制度,能够规范钢铁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并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等制约监督措施,促进财务审批、资金支付、使用的合规,杜绝不合理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能,从而改善企业经营效果,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确保各项经营指标的顺利达成。

二、钢铁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钢铁企业财务管理日趋规范,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意识不足

当前,钢铁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相对于财务内部控制,企业管理者更为关注经济效益,对财务内控体系建设重视程度不足,进而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改革相对滞后,阻碍了钢铁企业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部分管理者思想较为保守,内部控制意识缺乏,影响了财务内部控制的有序开展。

(二)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随着企业的发展,钢铁企业面临严峻的市场经济环境,财务人员工作内容较为繁杂,对财务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钢铁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老龄化问题研究,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化人才匮乏,尤其是具有扎实理论知识与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财务管理人员不足,影响了财务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同时,部分钢铁企业未能实现不相容岗位的权责分离,未能及时修订并完善业务处理流程及财务规章制度,导致钢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混乱,难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三)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内、外部监督不到位

由于企业部分管理者对财务内部控制认识不到位,缺乏必要的风险管控意识,未能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与管理机制,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存在诸多的风险,破坏了财务管理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极少部分钢铁企业未能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即使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也未充分发挥其监督与审计作用,导致内部审计机制失效化。此外,部分企业对外部审计工作中暴露的问题重视程度不足,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降低了外部监督对钢铁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作用。

三、钢铁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优化措施的建议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钢铁企业应当转变管理观念,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对标国际先进钢铁企业,重视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认真分析和研究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优化和完善,才能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促进钢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强化财务内部控制意识

针对部分企业管理者财务内控意识薄弱的问题,财务管理人员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开展必要的培训与教育活动,邀请企业主要管理者参加,并通过分析财务风险及危害,提高企业管理者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认识,从而支持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企业文件、新闻报道等多种渠道,普及财经法律法规及财务制度,使全体员工认识到财务内控的重要作用,并引导全员参与内控活动,从而改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环境。

(二)加强财务人员的招聘与培训

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是实施钢铁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基础。钢铁企业应加强财务专业人员的招聘,严格控制财务人员入职门槛,加强对应聘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考察,择优录取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财务人员,充实到钢铁企业财务队伍中,優化财务人员结构,形成合理的人才梯度与结构。同时,企业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财经法规学习活动,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技能。

(三)强化风险管控意识,发挥内、外部监督作用

财务管理部门应积极加强财务风险的宣传和引导,提高企业全员风险意识与责任意识,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应对机制,提高财务风险管控的有效性,防止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钢铁企业应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明确其部门职责,对企业财务管理形成制约与监督,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开展经济效益审计、资金管理审计与干部离任审计,及时发现财务管理风险并督促相关部门整改,从而提高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同时,钢铁企业应加强外部审计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督,定期开展外部审计工作,由外部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并建立整改事项跟踪机制,督促相关部门落实整改并反馈整改结果,确保钢铁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针对性。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钢铁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加大,企业管理者应转变财务管理理念,提高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内控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财务内控体系建设作用的宣传,提高全员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建立健全财经制度,规范财务管理程序,提高企业资金管理有效性。加强财务人员招聘与培训,提高财务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财务内控体系建设奠定人才基础。此外,企业应加强内外部监督,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作用,形成有效的制约与监督机制,提高内部控制的针对性,从而有效降低钢铁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增强企业资金使用的科学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超,刘星.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与企业投资效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5,18 (05):136-150.

[2]郑伟,徐萌萌,戚广武.内部审计质量与控制活动有效性研究——基于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耦合关系及沪市上市公司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4 (06):100-107.

[3]方红星,金玉娜.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非效率投资: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3 (07):63-69+97.

猜你喜欢
钢铁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钢铁企业盟员选择问题研究
钢铁企业成本管理问题与创新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