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毅(哈尔滨)
第一次知道游寿这个名字,还是在2005年。
那时,省图新馆试开馆,我在三楼的图书阅览室看书,一位中年男子走进室内,问工作人员:“您这儿有《游寿书法集》吗?”
“有。”
那位工作人员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大开本硬壳红面的书,上面写着“游寿书法集”五个大字。
游寿?书法?
自以为对书法还算了解的我,却从来没有听过“游寿”这个名字。
以前,我所知道的当代书法大家只有启功、刘炳森、欧阳中石等,游寿这个名字今天第一次听到。
说句实话,游寿这个名字当时听起来,感觉怪怪的,而当那人翻开《游寿书法集》,我吃了一惊,扉页的照片上,竟然是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太!那人告诉我,这就是游寿。
我没想到,游寿先生竟然是一位女性,而且,还是一位老太太。
待那人翻看游寿的书法作品时,我的第一感觉是,字写得不好看,横不平,竖不直,歪歪扭扭,看上去很不舒服,更谈不上赏心悦目了。我心里暗忖:“就这种字,也算是书法吗?”总之,与我心中对书法的理解相去甚远。
我便轻声问那人:“这字写得好在哪里?我看您挺入神的。”
那人低声回答我:“一般人看游寿先生书法,都会认为不好看。其实,游先生的字是有学问做底子的,书法有金石气、书卷气,先生是考古学家、书法家、教育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诗人,这在她的书法作品里都有体现。”
那人仍然看得津津有味,而我却越来越听不懂了,“如堕五里雾中”。
唐诗一首 书法 游寿
坚刃破紫云 书法 游寿
那人看了整整一个上午,我与他在交谈中得知,他是哈师大的一名老师,因为快到游寿先生百年诞辰了(游寿先生生于1906年),所以要写一篇论文来纪念先生,这才翻看《游寿书法集》。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这一天里,我以为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游寿”这个名字。
在这以后,我又陆续看到《游寿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清风流响》《炳烛斋诗集手稿》《文心雕虫》,这才对游寿先生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游先生出身教育世家、书香门第,早期投身革命,后来致力学术与书法,终老于黑龙江。历经坎坷,却以将近九十岁的高龄辞世。先生与现当代的学界名宿多有交往,或为师友或为同窗,如胡小石、黄侃、胡翔冬、杨仲子、卢前、沈祖棻、曾昭燏、唐圭璋、程千帆、吴白匋、苏渊雷、黄寿祺等,可以说,都是大师级人物。
渐渐地,在我眼中,游寿先生成了一道亟待解开的未解之谜。
为什么她的学问那么大?为什么她一直默默无闻鲜为人知?为什么她会从南到北来到当时被称作“北大荒”的黑龙江?为什么她的名字听起来那么怪?为什么?为什么?……
这些个十万个为什么,已经成为了我不断查找资料、不断深入了解游寿先生的动力,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泡图书馆、逛古玩城、旧书摊,试图发现有关游先生的点点滴滴,这似乎已成了一种病,我有时也扪心自问,我为什么会关注游寿?现在想来,无外乎以下几点:一是游寿先生是一位女性考古学家,这在我国及国际考古学界是不多见的,而且,她还精通古文字,这也为一般考古学家所不及;二是她的一生经历很多磨难,却坚强地活了下来,比那些动辄以自尽的方式结束生命的学者们走得更远,站得也更高;三是她的文章都不算太长,却饱含真知灼见,有时还略显生涩;四是她有大师级的学问,却从不以大师自诩,在当时很多人看来,她不像教授,更像是一个乡村老妪,活得很真很普通;五是她的一生具有传奇色彩,而从外表上却一点也看不出来。
游寿先生的一生及其学术乃至书艺,令我痴迷,痴迷得不能自拔,而这种痴迷也时刻激励着我应更努力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