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前提是知道有一个特定的结论,比如说2+2=4,然后想办法去达到它,然而艺术没有结论,它总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作为美院,必须谨防商业化侵袭校园;对于学生来讲,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搞艺术,而不是跌入生意经。“不要养人,要奖励好的作品,要养会下蛋的鸡。”
马丁·科特林(Martin Koettering)德国汉堡美术学院院长
吴冠中著名艺术家
陈丹青知名画家 学者
马丁·科特林(Martin Koettering)(德国汉堡美术学院院长)
事实上,我们艺术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学生的创意和想法。然后基于这个创意,学生自己去周围寻找合适的表达媒介。
在大学学习中,我们鼓励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不断地有新的想法,有一些不同的见解会更好。用完全不同的思路去思考,创造新的理念,为达到这个目的,艺术院校不仅仅要做美学方面的教育,同时我们必须要允许实验成为我们最重要的教育环节。我们希望能够让实验和美学教育互相激励,同时让工作室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效益最大化。这也意味着学校必须要持续地改进我们的艺术教育,也要不断地交流艺术方面的发展。
学生可以被当做一个艺术家来培养,但却不能被“教”。他们必须为自己的艺术追求不懈奋斗,年复一年地坚持下去。事实上对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来说,在美术学院度过的那几年只不过是一个开始,而艺术上的学习却是一个一生的事业。或者更确切地说,不能说是艺术上的“学习”,而是一种“发展”。
学生可以从政府,或者学校等机构获得资助,来租房子,维持稳定的日常生活,以便全身心投入艺术创作。在完成学业后,他们可以去和商业打交道。但只要他们还是一个在读学生,那就必须专注于艺术本身,而非商业。
时代发展的脚步无法阻挡,而艺术家所反映的是时代的精神面貌。如果你无法在现有的传统艺术形式中找到能够反映当下社会的手法,那就去尝试新的形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艺术形式本身有高低等级之分,传统的艺术形式和新的艺术媒介同样重要。
吴冠中(著名艺术家)
我认为美院教的那一套,是培养画匠而不是艺术家的,一些美院大量招生,都是为了钱!
对页陈丹青《女画家肖像》86×65.5cm 1995年布面 油画
本页吴冠中《水乡》54×62cm(左图)
陈丹青《奥尔夫妇》101×76cm 1990 年油彩 布面(右图)
对报考美术学院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应该给他讲明利害,学美术等于殉道,将来的前途、生活都没有保障。
学画的冲动浇不死,这样的人才可以学。艺术家应该是“野生植物”,不是靠“圈养”就能出成果的。
我希望社会建立合适的机制,资助、奖励年轻的穷艺术家进行探索。“不要养人,要奖励好的作品。要养会下蛋的鸡。”
陈丹青(知名画家 学者)
我这么能说,都是你们媒体造成的,是你们来问我的啊!在公共领域,我被弄成一个不要脸的人,在画画领域,我就是个闷骚的人。加上绘画已经没落了,现在是影视的时代,中国艺术教育最大的错误是,竟然还在用上世纪50年代的考核标准!要考什么素描、水彩,你去美国看看,他们的艺术都发展成什么样子了!
绘画艺术曾经有用,在19世纪艺术还负载着政治、宗教的功能;资本主义革命后,个人主义画家兴起,画画变为极个人的事。现在艺术市场繁荣,很多人不是真正热爱艺术,是拿艺术去换钱。
千万别以为进了艺术学院就可以成为艺术家,当一批人从艺术学院毕业后,只有极少数有才能和有毅力的人能坚持下来从事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