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影像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对比研究

2019-05-15 00:53张秋苓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沈阳110006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7期
关键词:诊断率能谱肝细胞

张秋苓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06)

内容提要: 目的:对数字化影像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将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螺旋CT、能谱CT、MRI诊断,对三种诊断效果分析比较。结果:本院60例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不同诊断方法后,均呈现出不同的应用效果,螺旋CT诊断出8例患者为假阳性,能谱CT则诊断出5例患者为假阳性,MRI诊断出假阳性为10例,三组数据均有差异(P>0.05);三组患者诊断率分别为:螺旋CT诊断率为51.67%;能谱CT诊断率为76.67%;MRI诊断率为70%,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数字化影像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诊断中均发挥出有效作用,本次研究分别运用了三种诊断方法,能谱CT诊断与MRI诊断,与螺旋CT相比较诊断效果更加显著。

原发性肝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渐提升,为了更好将肝癌形态表现出来,可将数字化影像技术应用其中,这对原发性肝癌后续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1]。现阶段,原发性肝癌诊断方法多种多样,如:螺旋CT、能谱CT、MRI扫描等,不同的诊断方法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能发挥出不同诊断效果[2]。因此,本次选取本院接收的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作研究对象,现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将以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60例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对象,60例患者中女性患者为21例,男性患者为39例,平均年龄(58.6±2.4)岁;入选的60例患者均与临床诊断标准相符。

1.2 方法

螺旋CT扫描:在患者诊断中,选择GE16螺旋CT机。为确保诊断效果应在诊断前6h进食。在CT扫描过程中,患者应保持仰卧体位,在实际操作中应先对患者实施常规CT平扫,经外周静脉团注入70L碘对比剂碘海醇(滴速3mL/s),用30mL生理盐水冲管后做CT增强扫描(动脉期20~25s;延迟期180s;门脉期65~70s),重点扫描膈顶到髂前上棘。结束扫描后选GEADW4.2工作站处理数据,查看病变数量、部位、边缘、形态及密度。

能谱CT扫描:扫描仪器选取宝石能谱CT扫描仪,将扫描模式划分三期做动态增强扫描。扫描前告知患者禁食6h,选单源瞬时(0.5ms)kVp(140kVp、80kVp)技术,设置毫安增强扫描期间选高压注射器来注射对比剂。告知患者保持仰卧体位,做好常规准备后在手背皮下注射80~100mL碘对比剂,结束后在注入适量生理盐水,药物注射完成后行CT增强扫描(动脉期20~25s;门脉期65~70s;延迟期180s),重点扫描膈顶到髂前上棘。结束后选GEADW4.2工作站分析数据,准确查看患者病变数量、部位、边缘、形态及密度。

MRI扫描:扫描仪器选GE Signa EXCITE1.5T高场强扫描仪,在扫描之前需禁食6h,告知患者均匀呼吸。扫描期间取仰卧体位,头部先进用多通道表秒相控拉阵线圈,重点定位点在剑突下,扫描部位在位膈顶到髂前上棘。通过外周静脉团注钆0.2mL/kg喷酸葡胺(速度2.5mL/s),做三期扫描获取动脉期(20~25s);门脉期(65~70s);延迟期(180s)图像,MRI扫描数据通过工作站统计处理,同时查看其具体病变数量、部位、边缘、密度、形态等。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患者的常规超声以及增强CT检查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组间数据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为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分析60例患者的病理学确诊情况

60例肝脏病变患者中,经病理学检查结果发现:37例确诊肝细胞癌,6例确诊胆管细胞癌,5例确诊混合型癌;6例血管瘤,1例肝腺瘤,1例肝局灶性增生,3例肝脓肿,3例肝单发转移瘤。

2.2 比对3种扫描方法的肝占位检出率

60例肝脏病变患者,行三种扫描方法检查后,能谱CT诊断5例假阳性,螺旋CT诊断8例假阳性,MRI诊断10例假阳性;三组比对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2.3 比对3种扫描方法诊断准确率

60例肝脏病变患者中:能谱CT诊断准确率76.67%(46/60);MRI诊断准确率70.0%(42/60);螺旋CT诊断准确率51.67%(31/60);三种方法比对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临床对肝癌患者展开专业诊断时,主要选CT扫描进行诊断,且多层螺旋CT的扫描速度非常快,可做动态扫描,同时定性、定位患者的病灶,也可准确检测患者病灶附近血供特征。肝脏供血重点源自门静脉,而个别源于肝动脉供血。有研究指出,肝细胞癌大都源自肝动脉血供,对此,CT动态增强扫描患者动脉期表现强化,但扫描门脉期时候的强度会呈下降趋势[3]。在医疗技术水平飞速提升的大环境下,MRI诊断肝细胞癌特异性、灵敏度、临床确诊率也渐渐提升。此次研究结果发现,MRI诊断<1cm肝细胞癌患者的优势比CT扫描更明显,而CT扫描劣势主要表现在动态扫描精准性与病灶的强化程度、肝实质间密度间存在明显差异[4]。

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胆管细胞癌、肝细胞癌较为常见,临床进行准确地诊断、区分对后期治疗、预后非常重要。能谱CT成像技术和普通CT扫描技术相比,可获得不同的混合能量图像,经单X线管快速切换技术可使其在80~140keV间瞬间转换。而能量图像可较好地消除伪影,容积效应致使小病灶出现遗漏,最终获得准确、清晰的图像[5]。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较好地区分肝细胞癌、肝内肿块型胆管的细胞癌,而针对一些典型且复杂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难以准确区别。

本研究发现,60例疑似原发性肝癌检查后,能谱CT诊断5例假阳性,螺旋CT8例假阳性,MRI10例假阳性(P>0.05);能谱CT诊断准确率76.67%,MRI为70.0%,螺旋CT为51.67%;差异明显(P<0.05)。

综上阐述,临床选能谱CT、MRI、螺旋CT诊断原发性肝癌,效果确切,且能谱CT、MRI诊断的准确率,比螺旋CT扫描更有效。

表1. 3种扫描方法的肝占位检出率(n=60,n/%)

猜你喜欢
诊断率能谱肝细胞
能谱CT在术前预测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CT能谱成像在鉴别肾上腺意外瘤:乏脂性腺瘤及嗜铬细胞瘤中的价值
能谱CT对肺内占位良恶性鉴别及诊断价值
扫描电镜能谱法分析纸张的不均匀性
扫描电镜能谱法分析纸张的不均匀性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