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诊断中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的效果分析

2019-05-15 00:53徐明遥柴方圆李秋梅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7期
关键词:脑膜瘤供血胶质瘤

徐明遥 柴方圆 李秋梅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影像科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颅内肿瘤诊断中磁共振动态增强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73例颅内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再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93.15%患者有强化,动态增强信号强度-时间(SI-T)曲线显示,20.59%供血丰富(Ⅰ型)、44.12%供血中等(Ⅱ型)、35.29%供血缺乏(Ⅲ型);脑膜瘤组的平均增强速率(Va)、最大对比增强率(MCER)、增强峰值(SImax)最高,其他肿瘤组到达峰值的时间(Tmax)最高,且组间对比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颅内肿瘤诊断中磁共振动态增强的应用,能够获得更多功能定量、形态学信息,辅助判断肿瘤的良性与恶性,以及肿瘤类型,能提升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并为手术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颅内肿瘤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患病人群,且有着良性与恶性之分,根据肿瘤类型的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症状表现。磁共振是临床中常用的诊断方式,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相比较,能清晰显示颅内解剖结构辅助提升诊断准确性。本院为了进一步明确其应用效果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73例颅内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患者30例,男性患者43例,年龄13~75岁,平均(52.3±±3.5)岁。手术后以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第4版)为依据做肿瘤分类:21例胶质瘤、8例脑转移瘤、21例脑膜瘤、4例听神经瘤、10例垂体瘤、9例其他肿瘤。

1.2 方法

1.2.1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使用仪器为3.0T超导型磁共振机,首先行平扫,NEX为2,矩阵为256×256,FOV为22cm×22cm,横断位T2WI参数:TE为119ms,TR为3400ms;FLAIR序列参数:TE为100ms,TI为2000ms,TR为10000ms;冠状位T1WI和矢状位T1WI扫描。之后进行动态增强扫描,行横断面扫描,层面和平扫相同,FSPGR序列:NEX为1,FOV为22cm×22cm,FA为70°,矩阵为256×160,TE为最小值,TR为120ms,成像方式为2D;一次扫描时长17s,两次间隔2s,一次最多获取14层图像,连续扫描30次,成像时间共568s;注射对比剂前扫描1次,第2次扫描开始经肘静脉推注15mL左右磁共振造影剂,速率为3~4mL/s。最后,在工作站中录入动态增强原始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描绘动态增强信号强度-时间(SI-T)曲线。

1.2.2 影像检测护理

在检查中为了提高患者的配合度,确保影像质量,要给予一定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调整合适体位、调节呼吸;另外,在注射造影剂之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如果有胸闷、心慌或是穿刺部位疼痛等症状及时告知医师,若有异常马上终止注射。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统计不同颅内肿瘤动态增强SI-T曲线类型,主要分为三种,缓升型(Ⅲ型):无峰值或180s后达峰值;相对快升型(Ⅱ型):达峰值时间为90~180s;速升型(Ⅰ型):达峰值时间<90s。根据信号下降的形态和速度又分为,Ⅰa:90s内到峰值后迅速降低;Ⅰb:90s内到峰值后缓慢降低;Ⅰc:90s内到峰值并维持不降;Ⅱa:90~180s到峰值后缓慢降低;Ⅱb:90~180s到峰值后维持不降;Ⅲa:曲线缓慢升高,180s内达不到峰值;Ⅲb:曲线缓慢升高,达峰值时间>180s。

同时,统计颅内肿瘤动态增强计算结果,包括最大对比增强率(MCER)、平均增强速率(Va)、到达峰值的时间(Tmax)、增强峰值(SImax)。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得数据记录和处理均采用SPSS22.0软件,±s代表计量资料,行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行χ²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颅内肿瘤动态增强SI-T曲线类型

73例患者经过磁共振检查,68例(93.15%)存在不同程度强化,5例(6.85%)不存在强化;另外,35.29%(24/68)为Ⅲ型(供血缺乏)、44.12%(30/68)为Ⅱ型(供血中等)、20.59%(14/68)为Ⅰ型(供血丰富)。见表1。

2.2 颅内肿瘤动态增强结果

68例动态增强结果表明,脑膜瘤组的Va、MCER、SImax均比剩余各类型肿瘤组高;另外,其他肿瘤组的Tmax比剩余各类型肿瘤组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呈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3.讨论

本次研究中,73例患者经过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93.15%的患者动态增强SI-T曲线存在强化,Ⅰ型占比20.59%、Ⅱ型占比44.12%、Ⅲ型占比35.29%。其中,90.48%胶质瘤、95.24%脑膜瘤呈Ⅰ型、Ⅱ型、Ⅲ型,90%垂体瘤、100%转移瘤呈Ⅰ型、Ⅱ型,100%听神经瘤为Ⅲ型,88.89%其他肿瘤呈Ⅱ型、Ⅲ型。所以说,动态增强SI-T曲线可反映出肿瘤血管的通透性改变,不同肿瘤类型会有不同的强化速度和特征,以此为依据可以鉴别诊断。综上所述,颅内肿瘤诊断中磁共振动态增强的应用,能够获得更多功能定量、形态学信息,辅助判断肿瘤的良性与恶性,以及肿瘤类型,能提升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并为手术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表1. 不同颅内肿瘤动态增强SI-T曲线类型(n)

表2. 颅内肿瘤动态增强结果(±s)

表2. 颅内肿瘤动态增强结果(±s)

肿瘤分类 MCER(%) Va Tmax SImax胶质瘤 72.58±42.16 1.53±0.87 140.67±44.49 441.52±83.62脑膜瘤 150.17±80.76 5.05±4.21 107.63±41.54 732.54±143.65垂体瘤 101.94±28.67 3.92±2.43 88.31±37.84 564.38±56.76转移瘤 89.53±41.24 1.71±0.93 161.25±41.43 513.94±41.34听神经瘤 66.27±21.54 1.08±0.36 195.86±13.75 534.82±54.34其他肿瘤 66.69±40.28 1.18±1.74 361.54±212.63 432.24±81.63

猜你喜欢
脑膜瘤供血胶质瘤
成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心肌供血不足是怎么回事?
胸主动脉供血与腹主动脉供血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
恐惧应激对胶质瘤影响机制及干预研究进展
如何治疗脑膜瘤?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膜瘤分级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骨形成蛋白- 4 在人类胶质瘤中的研究现状
辣语
脑膜瘤组织中相关分子标志物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非典型性脑膜瘤及恶性脑膜瘤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