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花布,在手中,在水里,靜静地染着,蓝得要说话,一如那傍晚的青蓝。
女人是染花布的,居住在巷子的尽头,她的容颜称不上美丽,倒也有迟暮美人的韵味。大约是我小时候,她还年轻,已经开始染布了。记忆并不清晰,模糊中看过那双手一下、两下地将布放入染缸,纵使到了手发蓝的地步,也不懈怠。她给我染布,用那双溢着清香的手给我裁衣,让我包裹在青蓝色中——同那春日的海,蔚蓝得不可及。
冬去春来,大雁也来去数载,在慵懒的生活中过了许久,倒也有种张爱玲小说中上海都市女的意味。衣柜里堆置的衣物大抵比书多吧,而那几件蓝布衣,也不知藏哪个箱底了,偶然看到张恨水“青布纱衣,又微透出红绸旗袍”的女主人公,方才忆起我的青布纱衣,它大概是在最上层的箱子里,应该是积满了灰尘,宣告着它的年代。找出箱子,打开来瞧,却是一阵香气扑鼻,三两件蓝布衣还是那样静躺在箱中,犹似当初在女人手中那般。
洗净它,改成现在的尺寸,勉强做件上衣,我也竟穿了出去。春光美好,太阳柔和地打在身上,身旁是熟桃的酡颜。走在小巷里,一切都是静的,有一时髦女士经过,她化着浓妆,踩着高跟鞋,金鳞片裙闪耀着,嗒嗒声是刺耳的。同样是小巷,我却未能逢着一个戴望舒笔下的“丁香花般”的女子。
走到巷头,我听见了蓝布浸入水的声音,一下,两下,我推门而入,果然是她在忙碌着。我没有打扰她,只在一旁静坐,她也自顾自地染布,眼底有笑。一块布染完,晾在杆上,她擦了擦手,向我走来,依我而坐,身上还是熟悉的花香,“我打算不干这个了。”她说,话语令我失色,“为什么?”“因为没有需要蓝花布的人啊。”她刚说完,我就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喧闹声越来越近,原来是周围的大爷大妈们一同聚来。
一个大爷说道:“闺女,听说你要改行?什么没有需要的人?我喜欢得不得了!”
“这布好,不褪色,穿在身上像是在跟人亲切地说话呢!”一位大妈也诚挚地说道。
“穿在身上像是在跟人亲切地说话。”是啊,这蓝色的花布在女人的精心侍弄下竟然有了灵气,摸着我身上的蓝花布上衣,它似乎在跟我说“优秀的传统手艺不灭”呢!
【点评】
1.立意深刻,发人深省。文章围绕着蓝花布,塑造了一位守护传统手艺的女性形象,紧扣题面材料中的“语言传承文明”这一立意方向,立意深刻。作者在文末想象蓝花布上衣对自己说的话,呼吁对优秀传统手艺的守护,引人深思。
2.素材多样,涉笔成趣。文章素材丰富,第三、四段写到了张爱玲、张恨水、戴望舒这些文坛名家的相关内容,一方面显示了作者的积累丰富,一方面又增加了文章的趣味。
3.叙事流畅,善用修辞。文章以时间为序,记叙了蓝花布手艺命运的变化,自然合理。作者善用修辞手法,文章的开头就有体现,运用夸张(蓝得要说话)表现蓝布的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