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 李雄鹰
群众有没有获得感是检验一项政策成效的最终标准。人们常说,上面的政策是好的,下面的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这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并不能完全概括一项政策出台后,群众没有获得感的原因。有“好政策”没获得感,梗阻究竟何在?
群众有没有获得感是检验一项政策成效的最终标准。人们常说,上面的政策是好的,下面的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这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并不能完全概括一项政策出台后,群众没有获得感的原因。
近期,记者分赴福建、四川、广东、海南、山西等省份展开调研,了解基层政策落地情况,从具体案例剖析从政策制定出台到落地见效的全过程,梳理影响群众获得感的种种梗阻。
政策制定梗阻:不接地气、太过教条、治标不治本
一些部门或地方在政策制定前对基层情况调研不深、了解不够,有些政策治标不治本,或是为了创新搞“新概念跑车”。以上种种,皆因政策本身“先天不足”,致使政策无法落地,群众难有获得感。
为保护海洋渔业资源,从2017年起我国北至渤海湾、南至北纬12度的南海,开始施行最严格的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渔民普遍为休渔制度叫好,但认为目前的起始时间不接地气,存在“一刀切”。
“从北到南,休渔海域的跨度近3000公里,其间数千种海洋生物的产卵期、生长期都不一样,但休渔的开始时间都是5月1日,明显不合理。”福建一位渔业协会会长认为,应根据各地鱼类重点繁殖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休渔时间,保护幼苗,如台湾海峡附近的休渔期应为4月至7月中旬为宜。
今年9月初,记者来到南方一山区县的吊瓜产业扶贫基地,看到一片示范园区的瓜棚用的是粗粗的水泥柱子和钢管架子,老百姓自己家的瓜棚用的都是竹子材料。
“沿海风大,尤其是可能遭遇台风直接袭击的地区,才需要这么粗的水泥柱子。我们这儿是山区根本用不上。但政策规定了,要拿到示范园区的补贴,就得按统一标准做,实际上验收完就没用了。”一位村主任说,有的政策太“教条”,还要求供水系统自动化、电脑控制温度、湿度等,造成不少浪费。
有的政策治标不治本,引发群众不满。
近年来,教育部门陆续下发数十次“减负令”,以期减轻学生负担。然而却出现了一个较为尴尬的场面:校内减下去,校外增上来。许多家长的经济负担也因此加重。对于学生减负,许多家长认为,仅仅文件减负治标不治本。他们呼吁教育部门要深入研究学生负担难减的原因,从根源上治理学生负担重的问题。
政策执行梗阻:保障缺失、急于求成、层层加码
在政策执行层面,一些政策出发点虽好,但没有考虑实际落实条件,后續制度建设跟不上,导致落地难;一些政策在执行中急于求成,简单粗暴一刀切,引发诸多后遗症;还有一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层层加码,基层只好层层对付……
凡此种种,一些出发点很好的政策没有收到好的效果,有的甚至被群众认为是“瞎折腾”。
某省2013年出台规定,明确要求树立“公交优先、城乡一体”的发展理念,提供资金、土地等要素支持和保障;各级政府每年要安排不低于1%的当年财政预算收入,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运营补偿补贴等。该省一家民营公交企业反映,这份文件出台6年多了,当地政府一直没有落实配套政策,导致公交企业运行艰难,面临停运风险。
而在各地治理大棚房时,有的地方为求快速“见效”,不分具体情况强制要求“齐步走”。某基层农业部门负责人说,有的地方将建在农业用地上超过一层的建筑物就认定为“大棚房”,实际上很多都是建在政策允许的设施农业用地上,而且盖两三层也是为节约用地,“这种超过一层就得拆的要求,让很多现代农业投资者损失惨重。”
“治理大棚房非常有必要,但必须建立在调查清楚、分门别类的基础上。”西部某分管大棚房整治的副县长说,实际操作中,划定一条线,不管合理不合理,就要基层去执行,这让他们很犯难。
“这种现象在基层经常出现,背后也有政策执行层层加码的因素。”一位基层干部坦言,为了体现对上级部署工作的重视,一些地方把倡导性、引导性工作异化为强制性要求。这种“齐步走”的工作推进方式,表面看“有魄力”“力度大”,然而落实的真实效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政策落地梗阻:大包大揽、部门打架
此外,在部分惠民政策落地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习惯于强势介入基层自治事务,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难以走出大包大揽的思维方式。“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往往只剩下“政府主导”式的单打独斗。在政府强力主导、强势执行之下,农民群众的意见在一些地方乡村建设中“被绝缘”。村民认为,重金打造出来的村容村貌、大铺摊子搞出的政绩项目,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另外,基层反映,目前各个部门之间政策不协调现象依然存在。一位基层干部说,基层与上级政策制定部门不一样,政策制定部门属于行业部门,只需要根据一个行业或者业务制定政策,但基层的执行部门,需要执行各个部门制定的政策。如果各个政策之间不协调,基层落实起来无所适从,群众因此受折腾,谈何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