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纹石的美学鉴赏诀窍解析

2019-05-13 15:16雷敬敷
中国周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观赏石赏石

图纹石,顾名思义,是以有清晰、漂亮、独具特色的石头纹理结构或石头表面图案为主要特色的一大类观赏石。有的图纹石由于石质本身的层理结构不同和硬度差异,石头表面往往表现凹凸不平,有的有石筋和矿脉浸染,使图纹石表面出现纹理纵横、色彩变化多样等图纹现象,有的集多种图纹现象于一身。由于我国各地河流卵石滩、干三角洲及海滨地区均有图纹石产出,图纹石的市场拓展空间巨大。但毋庸置疑的是,一些观赏石收藏者往往容易因追求“形似”,而忽略“神似”,轻视图纹石表现的内涵和意境,导致其收藏和赏鉴走弯路,甚至入歧途。

对于赏石爱好者和藏家而言,应积极从美学角度,从图纹石的形式美和意境美的不同层面,来丰富自身鉴赏能力,提高辨别图纹观赏石优劣的水平,以促进赏石文化的推广和发展。

图纹石的形式美鉴赏

形式美是一个美学的概念,是指自然、社会和艺术中的各种感性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的有规律组合所显示出来的审美特性。

观赏石形式美的主要感性形式因素正是其自然要素的形態、质地、色泽、纹理;观赏石的形式美就是它的自然美。

理想的图纹石形式美三原则之一,是其形、质、色、纹的单一形式之美:图纹石的形态非常重要,其外廓应端庄,犹如画幅之完整,而非残卷。其观赏画面应平顺,亦如画幅之经装裱。若能约略外凸而显饱满,则更佳。在图纹石的形质色纹之中,重形者自古有之。清代成性在他的《选石记》中记述他当年奉朝廷之命由陕西入四川后须乘船,趁浅滩下船步行之机寻觅卵石,他对部下说“首体式,次文理,次颜色,最下仍籍于河”,将形态 (体式) 作为首选。

图纹石以纹成图,纹理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其形态有点纹、线纹和斑 (面) 纹。点纹为主者如付先国的“春和景明图”(图1),线纹为主者如张华的“流光溢彩”(图2),斑纹为主者如李鸽的“黄山秋韵”(图3)。纹理从成因看,有色彩纹、凹凸纹和裂隙纹。点纹、线纹通常以有疏密变化,斑纹通常以有浓淡变化者为上。

图纹石色泽中的色彩,有彩色系列的红、橙、黄、绿、青、紫等,有非彩色系列的黑、白、灰。色彩在画面中或为背景色,如长江画面石中“黄金水墨”的褐黄色;或为色彩纹。光泽是石面反光的情况。少许的反光可增加画面的浑厚感,较强的反光则不利于对画面的观赏,这与造型石有很大的区别。

质地是图纹石画面的背景材料,不透明的质地犹如画布,以其表面的肌理影响画面的质感;半透明、透明的质地则以其半透的“隐”和“显”,或以其全透的“三维”构成,直接影响画面的视觉感受。黄龙玉和海洋玉髓是典型的实例。

理想的图纹石形式美原则之二,是其形质色纹综合的构图之美,即其形、质、色、纹构成的画面符合形式美法则,亦即笔者归纳而提出的“变化中的统一,统一中的变化”的法则。在图纹石画面上纹理、色彩须既有疏密、浓淡、虚实等的对比变化,以显得灵动;又有均衡、主辅、协调的统一,以显得和谐。其中对称均衡变化的如李尚文的因大理石对开切片而构成中轴对称的“三吉呈祥”(图4),非对称均衡的如麻彩虹的在梅花盛开的斜枝之下因一段老杆的出露而气势均衡“红梅赞”(图5);主辅统一变化的如胡君达的春景中以树为主,水和天为辅,而树中又有主树,水和天中又有主色红霞的“江南水乡”(图6);协调统一变化的如吴玉伟的树与鸟的比例尺寸协调、4只鸟的整体和呼应协调的“晨曲”(图7)。

理想的图纹石形式美原则之三是,其形、质、色、纹的单一形式美因子(自然要素)和综合的构图不但“美”,而且“奇”。这奇是稀少、仅见、唯一之意。美+奇的图纹石具象的如郭治华的“岁月”(图8),意象的如李静的“朝花夕拾”(图9),抽象的如刘湛琛的“墨韵金辉”(图10)。以上关于理想图纹石的形式美三原则,在于对图纹石自然天成的客观属性和赏析者以绘画欣赏图纹石的主观要求的统一。

配座的基本功能是将最佳的观赏角度和观赏面固定下来,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景座则进一步通过配座来营造出与画面相契合的象外之象的场景,以表现其意境之美。李江的“寿星”画面上,寿星的形象明朗可人。所配情景座因落榫恰到好处,那鹤发红颜的寿星正健步于山间的石板路上,与简约的苍松、恣兴的流水构成了一组平面与立体融为一体的生动景象 (图19)。

配座的创新,有时犹如神来之笔,会带来意外的惊喜。你看安刚的“烟熏小美女”不但命题新颖,而且在配座(饰)上别开生面。那小美女两只烟熏妆的大眼睛虽然极度夸张,可与那微启欲语的红唇相和,恰到好处。最抢眼的是那带顶的有檐皮帽,一下就把小美女的姿兴与调皮定位在2018或2019的潮人行列之中(图20)。

组合最能激发赏析者艺术创作的才思。孙素华的“开花见佛”由两枚海洋玉髓组合而成(图21),左面那枚海玉中佛祖坐左朝右,形象宛然,其前方那片透光的盈莹,与右边那枚海玉浑然一体,右边海玉那枝空灵中的莲花似由佛祖身边而来,一派“拈花不语禅宗开”的机缘,氤氲于画面之外......

组合也能在以石悟道方面有所作为。笔者创作的组合“听石头讲过去的故事”,就是通过枯树上悬挂着的石头营造出那以石为器,结绳以纪的洪荒岁月,让那睁着两只大眼的少年似乎明白了许多......的场景,表明创作者对古往今来“逝者如斯夫”的体悟 (图22)。

將对观赏石的审美感受,赋以诗歌词赋,是我国赏石文化中最宝贵的优秀传统和民族特色,从李白、杜甫到刘禹锡、白居易;从苏轼、米芾到黄庭坚、陆游;从袁牧、曹雪芹到张轮远、王猩酋,群星灿烂,传承至今。当今的赏石报刊,乃至微信上的赏石相册采取一石一诗词的体例,也正在于此。

对观赏石赋文以美,于抽象美的图纹石甚为必要。笔者有一长江图纹石 (图23),遂先以点评对其画面作解读:“此石远观,断笔为‘山。中竖上揖,飘扬若幡。左右烘托,力均似担。最奇中部,光头右看。分明眼镜,惊奇拍案。绿韵光洁,紫纹尤灿。”是说可以从整体到局部对其形式美的构成作解析。最后赋诗作结语,曰:“抽象审美形式观,均衡对应心可安。意象拟人有奇趣,解构变型亦尽欢。”

曹洋的“长安古意(图24)”,其棕色的画面给人以岁月沧桑的感受。鳞次栉比的房屋渲染着故都当年的繁华,而那些弥漫于上空的滚滚烟尘则昭示着时代交替的风云变幻......

著名赏石词作者于炳战有感于此,赋词“西江月”:“释卷问长安,烽火飘秦汉。多少干戈舞到唐,梦断长生殿。翰墨泼春秋,雅韵骚情泛,烟雨楼台暮色苍,掩卷一声叹。”

词作者将“长安古意”的画面看着是“翰墨泼春秋”的一幅历史的长卷,感兴于一千多年来发生在长安兵戎相见的朝代更迭和生灵涂炭!而“梦断长生殿”一语,又让我们联想起如唐明皇、杨贵妃那些曾经鲜活的人物形象,难免唏嘘不已。词作的最后一句“掩卷一声叹”,比之于杨慎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更置身于内,掷地有声。文已尽,情未了,给人以历史厚重的心灵震撼!这就是超越图纹石画面具体形象的审美意境体悟、这就是审美意象以文字为载体的审美创造的物化表达。

中国人好石,不但要在天人合一,物我同构的意境之美中获得乐生的愉悦,还要在澄怀味象中去体验那作为宇宙和生命本体的“道”,从而对于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哲理上的感悟,让有限的生命得到永恒的意义。

(作者雷敬敷:赏石大家,中国观赏石协会科学与艺术顾问、中国观赏石鉴评培训及观赏石价格评估培训资深教师,国家观赏石一级鉴评师、高级观赏石价格评估师,全国赏石突出奉献者称号获得者。)

名称:《财神到》

石种:汉江彩陶石

规格:14*12*4cm

藏家:陈笃主

藏家荐语:这方汉江彩陶画面上,财神正从石中款款而出,那金辉闪烁的是手中的元宝?还是向四周弥散的财运?

猜你喜欢
观赏石赏石
一个时光收藏者的自白
多彩贵州的观赏石
龙园观赏石交易基地
河北唐河彩玉藏家典藏
新疆阿克苏地区观赏石协会年会圆满召开
赏石艺术的形式与内容
赏石悟道
赏石艺术的形式与内容
赏石艺术的形式与内容
中国首届观赏石鉴评师培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