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林辉
摘要:科普文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培养塑造的关键阶段,因此树立科学观念、培养科学意识对其意义重大。本文从科普文的定义、高中语文科普文教学现状、原因分析和科普文教学方法探究三个部分着手,结合人教版教材中的6篇科普文进行具体分析,以期能够提高科普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科普文;现状;教学方法;探究
科普文,是一种重要的实用文体,也是一种培养科学意识、逻辑思维的文体,它的作用和意义不容小视。随着时代发展,高精尖技术不断出现,科普文的实用性显而易见。但是如今在高中,科普文的教学却不尽如人意,因此笔者从探究科普文历史、高中科普教学现状,从而分析出现原因,进而寻找解决方法,同时结合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具体课文进行简单分析,以便为科普文教学提供一点借鉴意见。
一、科普文的定义
科普,就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是指以通俗化、大众化和公众乐于参与的方式,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道德,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1]。
科普文,我们过去称之为“科技说明文”,是由从事专业科学工作的专家所写,目的是向非专业人士传播专业知识、介绍相关规则和原理。科普文一般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等体式特征。科普文主要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科普文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科技说明文,一种是科学小品。教材中出现最多的是科学小品。科学小品更具有文学性,形式简短,语言生动有趣,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2]。
二、高中语文科普文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现状
1.教师重视程度不足
科普文教学历来问题颇多,对于教师来讲,科普文偏理论,语言不易理解,教学过程很难“出彩”,高考涉及此部分内容不多,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仅选取一至两篇科普文进行教学,有的教师甚至忽略该文体的教学,因此,相较其他文体类型的作品而言,会给学生留下“科普文无价值”的印象。
2.套路式教学痕迹严重,创新思维难以体现
部分教师会将很多应该进行细致教学的内容都总结成了重点、知识点和模板对学生进行传授,让学生进行记忆、运用,当下的高中学生在接触到一篇新的科普文(或者说理论性较强的文章)时,都会直接使用所学到的技巧去寻找答案,至于对文章的解读和梳理可能少之甚少。对教师而言,“很多受过大学中文系教育的老师,害怕读‘理论书,也不太会理性解读”[3]。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思路不清晰,便无法有效地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3.学生对选文不感兴趣
科普文是以一种深入浅出的语言和文字传播科学知识,让更多的普通人能够了解科学内涵。但是选文中6篇科普文,例如《中国建筑的特征》这篇课文,专业术语过多,导致学生读来难以理解,阅读期待降低,导致对课文失去阅读兴趣。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学生对当今高精尖技术充满兴趣,但是教材中部分选文年代已久,没有更新,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远,脱离实际,致使学生觉得科普文艰涩难懂,彻底丧失阅读的乐趣。
(二)原因
1.高中人教版教材中科普文选文数量少
教材中科普文主要分布在必修③和必修⑤,共计6篇。在五本必修教材中,选文数量共计64篇,科普文所占全部选文的比例为9.4%,相较其他文体课文而言,其占比十分少,因此很容易被教师忽略,人为的导致科普文无法发挥它的教学功效。
2.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过大
“唯分数论”的观点,导致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都十分重视如何准确、快速找到正确答案。这样的科普文教学丧失了真谛,科普文教学是为了促使大众了解科普知识,感受科技魅力,体悟科学精神。然而实际上,在高考重压下,教师因循守旧,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对科普文的魅力视而不见,他们脑中只有科普文的框架,答题套路和模板。
3.课堂教学缺乏乐趣
当今的高中学生思维灵活,想象力丰富,正是好好培养和塑造的黄金阶段。进入高中课堂后,却变得沉闷、不善思考探究,究其原因,只能说明课堂教学无趣、机械、死板,从而使得学生习惯了只听只记,习惯了“接受性学习”,这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形成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危害极大。
三、科普文教学方法探究
(一)把握文体特点,选择教学内容
教材中选文多为科学小品。科学小品的特点是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科普文的文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在课堂中紧扣文章的趣味性,关键要依赖教师创设有趣的学习活动,提出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寻找文中感兴趣的点,无数个兴趣点就组成了课文的教学点。这样,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極性,又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效果显著。
(二)了解学情,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经验
每个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学习兴趣均有区别,因此在进行科普教学时,应把握住学生的“已有经验”,“未知经验”,选择适当内容进行教学。若不考虑学生实际,会形成教师上课上得累,学生学得累的局面。因此在上课时,教师应该主动将教学内容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询问学生哪些内容需要讲,哪些内容不需要讲,同时关注少数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教师的个人经验进行内容的重组,这样,课堂气氛民主,学生和教师各取所需。
(三)多角度分析,把握教学重难点
科普文教学过程中,要从散文、议论文和说明文三个角度进行分析[4]。例如必修③中的三篇文章多为描述性的,通俗易懂,这时就可采取散文式的解读方法去分析,通过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手法,让学生在层层剖析中不断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提升兴趣。相反,必修⑤中的三篇课文就偏向理论化,有一定深度,因此要采取说明文和议论文的解读方式,将理解文章大意,把握作者的观点设定为教学重点,在充分理解基础上,感受课文的科学性。
下面,笔者结合几篇文章进行简单的分析。例如必修③中的三篇课文《动物游戏之谜》、《宇宙的边疆》、《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必修⑤中的三篇课文《中国建筑的特征》、《作为生物的社会》、《宇宙的未来》。针对《动物游戏之谜》这篇课文,我们可以根据文中提到的四种原因派别,结合学生的兴趣和支持点,自主分成四组,即“演习说”组、“自娱说”组、“学习说”组、“锻炼说”组,进行积极有效的辩论。这样在热烈的讨论中学习各种理论和支撑的原因,也让学生懂得了科学知识。《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专业术语很多,因此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粗略阅读,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经验,将文中的术语与生活中的事物等同即可,这样的学习会更加具象化,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宇宙的边疆》和《宇宙的未来》两篇文章,均和宇宙有关,因此在课堂上可对学生进行基本引导,初步了解宇宙的有关知识,不必深入钻研宇宙世界,让学生对科学世界有个宏观的了解,激发课后深入研究的兴趣。《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最终了解“好奇”对物理学家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兴趣”意识,只有针对性的对课文进行内容把握,才能实现科普文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下高中语文科普文教学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周孟璞,松鹰.科普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8-19.
[2]王荣生.关于语文教学内容问题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10(9):5-6.
[3]王荣生.实用文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吴神兵.高中科普文的三个视角[J].综合天地,2011(7):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