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鹏
摘要:《师说》开篇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位老师想要切实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最根本的还是在于修养己身、提升智慧。本文意在从《论语》“四子侍坐”章中,探究孔子的教育之道,引导当代教育者对师德建设和育人方面进行更进一步的思索。
关键词:《论语》;“四子侍坐”章;孔子;教育之道
文以载道,道在经典。谈及经典的智慧与价值,始终绕不开一部书,那便是《论语》了。《论语》作为儒家要典,既是研究孔子思想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后辈修身立德、平治天下的重要典籍。“四子侍坐”章为《论语·先进》篇的最后一章,由孔子问志、四子述志和孔子评志三部分组成,通过师生问答的方式,再现了一幅孔子与四位弟子对坐交流、畅言己志的和谐、温暖的教学场景。对于《论语》这样的语录体书籍而言,“四子侍坐”章无论在字数上还是在情节描述上都是比较完整的。通观本章,寥寥数笔,孔子许多教育之道便跃然纸上,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思想巨人的厚度与温度。
一、仁者爱人,尊重平等
在“四子侍坐”章中,孔子首先向弟子们发问:“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毋吾以也即‘毋以吾也的倒装形式,这里是说让弟子各言己志,不要介意我的年龄与看法。”[1]孔子作为师者是有一颗仁心的,“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他对每个弟子都充满了真诚地关爱。《师说》讲到:“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孔子希望弟子们都能有所成就,都应该有自己志向与见解,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而不是只拘泥于老师的所教范围之内。
当其他三位弟子讲述完自己的志向时,孔子便问到在一旁鼓瑟的曾皙,他讲道:“异乎三子者之撰。”曾皙所言与其他三位师兄弟的观点不一样。孔子便引导道:“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孔子认为人的生命是非常高贵的,每个人的志向都值得被尊重,正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讲的一样,每个人都应该在彼此礼敬的前提下为人处事。虽说孔子与弟子们是师生关系,身份学识或许不同,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每个人在本性上都无贵贱之分,这也正是值得我们当今之世的教育者去借鉴与践行的。
二、知人辨人,因材施教
“在研究‘四子侍坐章时,不少学者在研究本章是往往存在一个问题,即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曾点之志和孔子与点上,而将其他三子志向仅仅作为曾点之志的陪衬,同时对孔子最后的评志的关注也较少。”[2]曾点之志与孔子与点是本章的重中之重,这无可厚非。然而我们不能忽略其他弟子们的言志部分以及最后孔子评志部分。唯有全面观照“四子侍坐”章,方能更为深入地洞悉孔子的教育智慧。
通观四子言志全部的内容,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都与治国有关,然却不尽相同,子路志在“强兵”,冉有志在“富民”,公西华志在“礼教”,这与每个人性格特点以及擅长之处有关。孔子教育弟子,一贯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每个弟子不同的根性程度而进行不同的教化。《论语·先进》第三章中有载:“政事:冉有,季路。”孔门弟子中各有所长,夫子在对弟子评价中认为擅长治国之政的就是冉有与子路。在《论语·公冶长》第八章中孔子在论仁时,也有着对此三子评价的记载:“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孔子认为,子路可以在千乘之大國里管理军政;冉求可以在一个大邑、一个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封地任职长官;而公西华这个人,穿上礼服,立于朝堂之上,可以接待宾客。较之孔子对三位弟子的评价,几乎与三子言志的内容不谋而合。可想而知,孔子知人辨人的智慧以及对弟子的了解程度是非常深刻的。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了解学生的性格特长,做到知人善用、因材施教,这些教育智慧正是孔子给予我们当代教育者的宝贵财富。
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子在教育弟子时,善于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在四子言志的过程中,孔子循循善诱,鼓励弟子们主动道出志向、各抒己见。从“求,尔何如?”、“赤,尔何如?”、“点,尔何如?”这几句可以看出,孔子在此之间一直作为一个倾听者,并没有太多干预,更没有强行中断弟子发言,去陈述自己的看法,即使对子路率尔而对有所不满,也仅仅是微微一笑而已。当曾点最后表达完自己的志向时,孔子才长叹了一句:“吾与点也。”子路、冉有、公西华三子离开之后,曾点则留下来继续请教孔子,孔子最后通过评述弟子们的志向,讲出了自己的观点。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关于不愤不启,刘宝楠在《论语正义》讲到:“人于学有所不知不明,而仰而思之,则必兴起志气,作其精神,故其心愤愤然。”[3]善于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举一反三以及自觉学习,这是孔子的教育之道,亦是当下教育理念提倡之必需。
四、立定志向,知行合一
在“四子侍坐”章中,始终绕不开孔子非常重要的教育智慧——立志教育。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有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古往今来,凡欲有成就者,首先要立宏大而正确的志向,并深深践行之。立志教育是在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树立正确的志向,正如人生有了目标与方向,也有了前进的动力。孔子不仅仅教导弟子要立志行志,自己更是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孔子在对自己人生阶段进行总结时谈及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一如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所言:“古者十五而入大学。心之所之谓之志。此所谓学,即大学之道也。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4]可见人不仅要立定正确的志向,更要早立志、立大志。同时,立定志向并不只是嘴上的说辞,更是脚下的功夫。在本章中,孔子在对子路的志向评述中讲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孔子认为,子路的志向“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即最终使百姓勇猛善战并且遵守礼法,仅仅是口头的志向,并不能实践做到。因为子路自身不正,在发言时率尔而对,毫不谦让,没有任何的礼貌,自己尚且如此不守礼,怎么可能使百姓遵从礼法呢。因此,立定正确志向的同时,更要身体力行,认真实践,而不能止于空洞的口号,知行合一,方是成功之道。
五、回归天地,生命教育
孔子的教育全面而博大,然却有其根本的“志于道”的教育,也就是所谓的生命教育。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天地无言而生化万物,天地无为而无不为。真正的教育就是回归天地去体认我们真实的生命,最終与天地合而为一。正如《中庸》所云:“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在四子述志内容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孔子在听到曾点描述自己的志向后大加赞叹,称“吾与点也”。这并不是说孔子对其他弟子的志向持反对意见,而是前三子所言并没有从根本上吐出孔子的志向。其实,历史上对曾点这段“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志向解说,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曾皙言志”的理解,便使我们更容易或者更接近地窥见孔子之志。“不少方家认为这是孔子理想中礼乐之治下的和谐生活场面;亦有不少学者认为孔子有遗世隐居之念,正如《论语·公冶长》中孔子所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想法等。”[5]其实,我们可以根据孔子一生的境遇来看曾皙的这段描述。孔子的理想的确是希望大道行于天下,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礼记·礼运》开头便记载着孔子的一段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纵观孔子的前大半生都在寻求施展人生理想的机会,直至晚年回到鲁国授徒教学。在垂暮之年,孔子愈发明白了“时遇”的问题。孟子曰:“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下》)天下无道久矣,孔子明白自己生不逢时,终不能在现实达成自己的政治理想。“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系辞》,“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等,都是孔子对“时遇”的阐述。孔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圣人,他体悟到了真正的“道”,“道”在我身,若不能行于世,则卷而怀之,以待时变,于道何伤?因此,在孔子看来,大道行于今世还是行于后世在于是否有“志于道”的人,在于人是否能明其明德。《中庸》开篇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导学生“志于道”,体悟真实的生命,最终可与天地参,这是教育的大根大本。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赞孔子云:“《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通过对“四子侍坐”章的解读,从五个不同方面简要分析孔子教育之道,感受其教育思想全面而系统,博大而精深。当代教育者要善于从经典中汲取先贤智慧,提高自我生命维度,培育德才兼备之君子,勇于承担复兴中华文化的使命。正如北宋张载夫子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参考文献:
[1]杨朝明.论语诠解[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3.11.
[2]刘焕文.《论语》“四子侍坐”章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5.
[3][清]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张伶.“风乎舞雩,咏而归”——从曾皙言志看孔子之志[D].海南:海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