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论点,同一尺度,符合认知

2019-05-13 01:43孙桂香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论点君子

孙桂香

高考作文中,考生要在一小时左右完成从审题立意到谋篇成文的全过程,其难度之高在所难免。而就写作流程中的“变”与“不变”两个维度来看,命题是动态变化的,这就注定了审题立意的可变性,成文亦然;惟有结构是几乎恒定的,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变性。有鉴于此,不变的结构恰是考生可以在考前充分准备与强化训练,并带进考场进行套用或者变通使用的法宝。当然,在众多高考作文结构模式中,以分论点进行呈现是最实用的构建方式之一,这种结构简单明了、清晰有序,利于阅卷者于第一时间捕捉到文本的有效信息。但是由于部分考生对分论点的切分标准缺少精准的把握,导致拟写出来的分论点美中不足,留下遗憾,所以掌握分论点的拟写标准至关重要。

一、紧扣中心论点这个始发点,切分子论点

高考作文之命题,不管是过去的新材料作文命题,还是当下的情境任务型作文命题,也不管是过去的倾向论证的议论文,还是当下的侧重分析的时评文,都需要紧扣一个中心论点或者一个核心事件进行。为此,考生在设置分论点时,其切分的出发点就必须立足于中心论点或者核心事件,唯有如此,所切分出的分论点才可能成为中心论点或者核心事件的分支,也才可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上具体地对中心论点或者核心事件进行诠释、展开或说明,进而达到拓宽论证宽度或者挖掘分析深度的目的。鉴于此,如若考生所设置的分论点背离了命题的中心论点或者核心事件,仅是环顾左右而言他,那么就偏离了切分分论点的正轨,也违背了分论点脱胎于中心论点或者核心事件,并立体地为中心论点或者核心事件服务之初衷。例如2018年高考浙江卷优秀作文《浙江的眼眸》节选。

一个人的阅历,都写在他的眼睛里,那里藏着他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一方水土的神采,也闪耀在她的眼睛里,那里镌刻着流着浙江热血的浙江人。

浙江的眼,是鲁迅的眼。

……

浙江的眼,是秋瑾的眼。

……

浙江的眼,是周恩來的眼。

……

浙江的眼,是我们的眼。

……

如今,历史的重担递到了我们手中,抬头看前方的路,荆棘铺路也好,繁花似锦也罢,若不走在时代的前列,又怎能不负先驱的重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时间抹不掉的,是刻在眼睛里那份浙江精神,愿与吾辈相与携手,以浙江精神勇立时代潮头!

考生紧扣命题材料中的“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这个核心语句提炼立意,将写作视角聚焦于“浙江的眼眸”,并细化为人的“眼”,以“人的眼”去呈现“浙江的眼眸”,以人的精神去彰显浙江的精神。基于此,本文外在的联系点是以“浙江的眼眸”为中心论点,依次切分出的子论点则为隐喻判断式的“鲁迅的眼”“秋瑾的眼”“周恩来的眼”“我们的眼”。概述而言,前三个子论点在逻辑上是个体的并列形式,而第四个子论点则由之前的个体过渡到了群体,略有层递的意味。本文内在的联系点是以“浙江的精神”为中心论点,然后通过“鲁迅的精神”“秋瑾的精神”“周恩来的精神”及“我们的精神”予以具体表现,于是中心论点就被细化为四个子论点,而子论点却又对中心论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诠释、展开与说明,中心论点与子论点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得论证严丝合缝,逻辑严密,张弛有度。

二、秉持同一尺度这个标准点,切分单一点

战国时楚国人宋玉在其《九辩》一文中创造了一个名为“方枘圆凿”的成语,说的是方形的榫头根本没法钻进圆形的卯眼里。为什么榫头和卯眼不相容、不适宜、格格不入?因由就在于两者的尺度不同一,一个方一个圆,自然没法做到严丝合缝。高考作文对中心论点或者核心事件的切分也是同理,标准不同一,尺度有异样,切出来的分论点自然就会五花八门,同样没法凝心聚力,很好地为论证中心分析事理服务,以达到条理化地论证分析的目的。有高考作文论者打比方说,如果中心论点或者核心事件是一坨肉的话,那么厨师做菜时要么就统一切成肉片,要么就统一切成肉丝,要么就统一切成肉丁,如果既有肉片又有肉丝还有肉丁,那么这盘菜就没有卖相了,就彻底地毁了。将此迁移到高考作文的分论点的设置问题上,就是因为切分标准的不同一,从而导致行文思路混乱,结构章法松散,逻辑分析乏力等。事实上,高考作文分论点的切分标准一般分为如下四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假如怎样。考生在选择标准时,最好用一个标准去进行切分,一旦使用了两个以上的标准,就可能会造成逻辑上的撞车而前言不搭后语,甚至可能会造成分论点之间的交叉与重叠,存在从属与包含关系,那就更是得不偿失了。例如2018年高考天津卷优秀作文《君子当为器》节选。

孔子日:“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应囿于一项专长从而成为纯粹的工具。而我却说,君子当为器。君子当通过教育使自己完善进步,从璞玉浑金成长为器,有所功用;君子当海纳百川成有容之器;君子当砥砺前行成国之重器,为国为民做出贡献。

君子当为有用之器。

……

君子当为有容之器。

……

君子当为大国重器。

……

大国崛起,国人需崛起。如何崛起?当努力成器。

考生反弹命题之琵琶,在文本中强调的中心论点为“君子当为器”,其切分的三个分论点分别为“君子当为有用之器”“君子当为有容之器”“君子当为大国重器”。显然,从“当为”一词可以看出,其切分分论点的标准为“应当做什么器”,设置标准同一,内容并未交叉与重叠,且呈现出了逐层深入的递进态势,因为“有用之器”主要立足于成器的结果效度,强调个人的能力;“有容之器”主要立足于成器的胸怀气度,强调个人的修养;“大国重器”主要立足于报效国家、回馈社会,强调个人的抱负。纵观全文,分论点的指向路径非常的明确,对阅卷者也能够起到路标的指示作用,这肯定得益于考生对分论点切分尺度的同一。当然,如果真要从鸡蛋里挑出一点骨头,那么本文的结尾还是略微仓促了些,如果能够像首段总起一样从容地总括,在结构呈现上将会更为严谨有序,收放自如,自然天成。总之,考生在切分分论点时,要么从不用的角度,要么从不同的侧面,要么从不同的层次去进行单一的标准切分,切不可将单一的切分立体化、复杂化、混沌化,最后弄成眉毛胡子一把抓,既理不清胡子,也看不出眉毛,终究成为一本糊涂账。

三、顺应认知规律这个哲学点,切分逻辑点

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评分将思辨作为要求之一,足见国家考试中心对考生思维广度及深度的重视。事实上,思维的呈现在高考作文中可谓是无处不在,即使在作为结构支架的分论点切分问题上,同样内蕴着丰厚的哲学思辨意味。譬如分论点之间的排序问题,相互关系问题等,就需要顺应认知规律,合乎情理与逻辑。对此有三点要求。一是几个分论点之间要么从不同角度或不同侧面上建构成并列关系,要么从不同層次上构建成递进关系,分论点之间一定要有明显的区分度,绝对不能存在概念之间的界限不清,或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有交叉或重复的现象。二是分论点之间的排序肯定需要依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并列的分论点之间可由里到外,从上到下,东南西北或子丑寅卯;递进的分论点则需要遵循循序渐进、逐层推进的原则,譬如个人——集体——国家,过去——现在——未来,少年——中年——老年,一言以蔽之,分论点的排序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事理逻辑,必须符合人们对世界的认知规律。三是分论点的呈现最好在外显形式上整齐划一,简短有力,以构成排比语势,予人以雄浑豪放之感;而在内里结构上最好进行相互的逻辑勾连,使之前呼后应,浑然一体。例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I优秀作文《今日中国说》节选。

今日,我驭共享单车而来,临窗而坐,提笔科试,任思接春秋,视通沙海。崇山峻岭之上,峭壁深壑之间,长城旧迹,卓然坚不可摧;大漠荒原之中,惊涛骇浪之下,丝路香瓷,灿然永存于世。

言今日之中国,其必曰长城。

……

言今日之中国,其必曰一带一路。

……

言今日之中国,其必曰共享单车。

……

试看今日之中国,龙舞潜渊,凤鸣九天,其进步未可量也;纵观今日之国人,文明之风,谦和之礼,其幸福不能夺也。美哉我泱泱中国,厚德载物;壮哉我浩浩中国,自强不息!

这是一篇类似于文言文的优秀作文,乍一看,考生确乎具有深厚的古汉语功底,也熟悉中国历史,并能够将历史人物与当下人物进行融合对照。但就其分论点的切分而言,却是值得商榷的。考生以“今日中国”为中心论点,并切分出了“言今日之中国,其必曰长城”“言今日之中国,其必曰一带一路”“言今日之中国,其必曰共享单车”三个分论点,就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的勾连而言,按照从属关系搭建还是可行的,但是就三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而言,表面上似乎并列,却很难有内在的逻辑关联,“长城”是一种传统的“物质文化”,“一带一路”是中外共享的经济政策,“共享单车”则是人与人之间共享的一种交通模式,三者虽然都从属于“今日中国”,但是三者之间却很难被同一个“标准”统一起来,也就意味三个分论点的切分并未同一;此外,退一万步说,即使“长城”是古今共享的一种物质文化,那三者之间的排序也存在问题,如果由古到今先排“长城”,那么在“一带一路”与“共享单车”的排序上,势必先排“共享单车”再排“一带一路”才能够构成递进关系。由此可见,本文的分论点设置是有悖于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的,也是不符合逻辑思辨的。事实上,2017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题是一个明代科举考试时就存在“截搭式”命题,考生审题立意需要走三步:归类,截取,牵搭。这里的“归类”,其实就是立意的标准,也是切分分论点的逻辑点所在,考生一旦归类错误,对分论点的切分自然就缺少了同一的尺度,导致结构支架的逻辑混乱也就在所难免。

总之,高考作文分论点之“切分标准”,除了掌握上述三种重要的技术性的操作策略之外,还有些细节性的问题也是需要引起关注的,譬如分论点不宜过多,一般以三个为好,字数也不宜过多,一般以一行半为好;譬如分论点最好独立成段,并保持句式一致,以便于阅卷者捕捉文本信息,且建构成排比修辞;譬如分论点中务必要融进从中心论点中切分出来的关键词,以确保文段的扣题,并与中心论点紧密勾连。一句话,考生在切分高考作文分论点时能够做到易操作,简单化,高清晰,已就够了。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论点君子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高考作文没有统一标准
君子无所争
国风·卫风·淇奥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有君子之道四焉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孔夫子关于“君子”究竟说了些什么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