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民视角”出发

2019-05-13 02:25崔晶
关键词:典型人物专题片炼化

崔晶

“平民视角”,就是以普通人的立场去关注普通人生活中的故事及情感。在党员教育专题片中,采用平民化拍摄手法往往可以将典型人物塑造得更加可亲可爱,也更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可。由海南省委组织部拍摄的典型事迹片《拼命三郎工匠精神》(以下简称《拼命三郎》),巧妙地运用了平民视角的表现手法,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海南炼化副总工程师、机动部部长章文的事迹表现得入情入理,让人看后既觉亲切真实,又收获了满满的感动。细细品来,我们可从“眼”“口”“心”三个方面来体会该片的平民化叙述手法。

“眼”——关注质朴的细节。“平民视角”的运用首先体现为将视点放在普通人物平平淡淡的生活点滴上,透过镜头展现的是寻常可见的生活或工作常态。这类片子可能没有宏大的叙事范围,也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情节,有的只是简单的环境、普通的人物和平实的故事,片中自然真切的细节仿佛就发生在每一个人身边。比如《拼命三郎》中开篇的声音内容便是这样的:“在海南炼化公司,皮肤黝黑、身材瘦高的副总工程师、机动部部长章文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项目有需要时,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在现场。”在声音响起的第一时间映入观众脑海的便是“皮肤黝黑“”身材瘦高”“拼命三郎”这三个塑造起人物形象的关键词,同时配以人物认真检修机器的画面。这样看似寻常却又颇具典型特点的细节刻画,立体化地为观众呈现出一位亲切朴实又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

“口”——采用平实的语态。党员教育专题片要善于说党员干部群众“听得懂”“愿意听”的话,这就要求我们在制片时将表达方式平民化,在叙述故事时摒弃华丽的语言、刻意的激赞,无论解说词的内容還是语气都要朴实自然,字字句句紧贴普通百姓的语言习惯,逻辑简单而清楚。根据内容安排,还可以通过主人公自述式表达,实实在在地“以彼之口表彼之心”。“我们跟国外的供应商也联系了,供应商要派专家来,至少20天以后,而且这个专家一天的费用也相当高,至少在1000欧元左右。那么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损失,一个月的损失,至少在6000万左右……”这是《拼命三郎》中主人公海南炼化副总工程师章文像“身边人”讲故事一样的表达,如同我们寻常百姓过日子一般实实在在地为观众算起了这笔“经济账”。片子的风格被设定得轻松而自然,观众也从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主人公心系大局的可贵精神。

“心”——呈现真实的沟通。我们追求的“平民视角”叙事,不是形而上地去有意营造“平民”观感,而是要从“心”出发,用饱含着暖意与关怀的镜头语言去表现拍摄对象的真实生活和真实感受。只有设身处地地“将心比心”,从平常人的立场出发走进典型人物的内心世界,观众才会在洋溢着真挚情感的氛围中感受到片子的“诚意”,并与片子的情感基调形成共鸣。例如,在《拼命三郎》一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虽然后来把这个机器也修好了,但是我们要分析这个干气密封的原因,为什么会出现泄漏。”主人公对着镜头说出了他的“心中所想”,真实又可爱,让观众看到了主人公章文一直坚持“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可贵理念。典型人物在镜头中给予真实的呈现,观众在镜头前回馈正能量的理解,这样有效的沟通便在无形间悄然形成,党员教育效果自然水到渠成。

想必,当我们从“平民视角”这一创作理念出发并坚持形成“平民信仰”,所制作出来的专题片定会蕴含无尽震撼人心的力量。

猜你喜欢
典型人物专题片炼化
新时代新闻媒体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
大庆炼化:首季完成68% 年利润额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若干思考
压力表在炼化装置上的应用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探索典型人物报道的融媒体采编创新手法
石油炼化检维修化学清洗概述
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