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
(张家界市市政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湖南 张家界 427000)
目前,全球掀起智能化革命,推动着人类生活朝向智能时代迈进。现代社会的家庭以追求家庭智能化带来的多元化信息、安全以及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为主要目标,智能化住宅小区成为热点名词。现有的智能化住宅小区,其智能化建设具体体现在小区物业管理、信息服务和通信网络、住宅智能化。现结合具体实践,分析如何构建智能化系统,发挥其功能作用。
智能化住宅小区具有以下特性:
(1) 综合性。智能化住宅小区其不同于旅馆酒店,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包括居住和学习以及工作等,使得住户能够不出门就享受到各类便捷服务。
(2) 科技性。若想实现小区智能化,需要科技的支撑,软件系统需要集成化,进而实现智能化系统的各项功能。
(3) 动态性。人们的需求不断变化,因此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要具有不断更新技术的能力水平,能够通过运用各类科学技术,来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4) 服务性。从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角度来说,其都是基于人们的需求,为人们提供服务。失去了服务性,智能小区也就失去了意义。
以某住宅小区为例,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了小区智能化系统。此小区靠近医院,建筑总占地面积大约18 450 m2,建筑面积大约为91 350 m2,项目定位为智能小区。该项目建设内容如表1所示。现以此项目为背景,分析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
表1 建设内容 /栋
此智能化系统的构建,对于技术方案的选择,坚持以下原则:
(1) 先进性原则。设计智能化系统时,坚持技术先进性的原则,选择技术方案以及产品,要充分考虑其先进性,系统要相对成熟,技术要具有超前性,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平台,进而满足实际需求。基于先进技术的保障,搭建以物联网为平台的智能化系统,实现对各子系统的高效连接,实施集中化以及统一化管理,增强信息的时效性,共享信息。
(2) 开放性和持续性原则。目前,人们生活在物联网时代下,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其提供了诸多便利的服务。在进行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时,坚持开放性以及持续性的原则,充分利用高性能的智能化产品,构建智能化系统,保障系统的可拓展性,满足未来的需求。
(3) 集成性原则。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智能化系统各个子系统的统一管理,通过构建集成数据库,为各个子系统数据共享的实现,以及GIS电子地图管理的实施,提供相应的平台,保障系统的集成。除此之外,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各个子系统的分散控制,实施一卡通,进而满足小区出入管理以及消费需求,保证各个子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同时减少成本消耗。在进行智能化系统的构建时,合理应用电子化伪装技术,支持生态化照明的实现,同时构建具有智能性的建筑暖通体系。通过构建应急呼叫医疗系统,将其融合到智能化体系内,提供人性化以及智能化服务,全面提高智能服务水平[1]。
此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项目中,智能化系统的设计遵循的是《智能化建筑设计标准》,坚持技术先进性原则和系统集成性原则等,规划设计了系统方案。按照设计要求,在进行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时,必须要保证系统配套齐全而且实用,具有可拓展性,满足小区智能化系统应用的需求,即舒适性和安全性等。在具体实践中,结合先进的设施和智能理论,实现对子系统的集成化管理,提供远程监控服务。
基于智能化小区的建设目标以及现实要求,构建的智能化系统,主要内容如下:
(1) 网络系统。考虑到住户对网络的要求,即高稳定性和快速性,采用传统的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无法达到其需求,因此选择光纤到户网络。
(2) 管理监控系统。在智能化住宅小区中,构建管理监控系统为重点。在具体实践中,智能家居方面,结合运用物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照明系统和环境监测工具等的联系,搭建家庭通信平台[2]。构建的停车场管理系统,通过在小区出入口位置装置车辆信息采集装置,时时采集车辆信息,传送给小区安保监控中心;在固定车位以及临时车场布置检测装置,实现对车辆停泊的引导。构建的物业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海量数据的管理,通过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为数据使用者提供相应的服务,比如缴费通知等。
(3) 安全防护系统。在小区智能化系统的构建中,安全防护系统的构建为重点,必须要综合考虑人防和物防等。基于小区建设面积大和防范范围广等特点,要保证安全系统设计的严谨性。主要构建的子系统为出入口控制以及周围防范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家庭安防系统等。使用的防范系统,其功能的实现,主要是在小区围墙上布置脉冲电子围栏探测器,进而震慑不法分子,当有人非法入侵时系统可以自动报警,反馈给安保中心,同时联动视频监控系统,使得安保人员可以及时看到现场的图像。在小区出入口位置布置检测装置,采用人脸识别技术或者车牌识别技术等,判断是否为小区住户,实现相关信息的动态记录。利用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在小区内部的主次干道以及停车场等位置,布置监控设施,实现对小区环境的实时监控,加大安全保障。构建的电子巡更系统,能够起到强化保安巡查管理的积极作用。此项目中选择的为离线式系统,不仅安装灵活,而且性价比很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3]。使用的可视对讲系统,助力访客管理,极大程度上保障了住户的安全性。构建的家庭安防系统,采取的是无线技术联合方式,实现探测器装置和报警器装置的联系,当出现各类危险时,比如玻璃破碎等,能够快速传递险情,安保系统可以及时收到信息。系统构成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构成图
从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角度来说,硬件平台为其生存的主要条件。所以,在开展系统规划和设计时,系统开发人员需要做好开发以及编程语言的编写等工作,提供硬件支持,保证智能化系统的性能和运行效率[4]。
一般来说,智能化住宅小区开展系统开发和建设时,主要是运用部分组织技术以及公式实现。在进行系统的开发时,重复利用可以复制的代码,优化了系统管理操作。系统的设计人员操作时,比如编写代码时,要做好同类信息的收集和利用,为系统的使用者提供便利服务,使其能够自行查阅。
在城市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构建中,系统功能的实现为关键。要基于系统应用的需求,合理设计功能模块。结合功能模块的功能实现需求,合理选择构建方法,比如编程技术等,做好程序编写和数据库的构建等系列工作。一般来说,智能化系统的功能需求较大,所以涉及的功能模块较多。在功能模块的建立时,要从可视对讲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等的实际出发,细化功能模块,力求满足城市住宅小区智能化管控的需求。功能模块的设计,要坚持人性化、实用性、可拓展性等原则,合理设计功能,预留系统接口,满足未来的使用需求,保证系统功能的高效发挥。充分利用功能建立技术手段,做好城市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功能的实现效果把控,确保其功能作用有效发挥。
智能化系统建设完成后投入使用之前,都必须要做好相应的测试,检验系统的功能和特性,将系统测试的结果,及时反馈给系统设计人员进行优化和完善。在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采取处理措施,进而保障系统的智能性[5]。
综上所述,城市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现,要坚持实用性和科学性以及先进性的原则,最大程度上保障系统的性能和使用效率。在具体构建时,要做好全面的把控,最大程度上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