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冒充你办理京东白条

2019-05-10 05:40谭君陈佳强
杂文选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白条诈骗案张某

谭君 陈佳强

只差一年就大学毕业的大三学生汪某想不到,自己会有今天这样的命运:被判有期徒刑十年九个月。

这一切的开始,源于他2017年偶然一次使用了“京东白条”。再次使用时,他发现“京东白条”存在一个“致命”漏洞——无需本人实名认证,也无需绑定银行卡,用别人的身份信息,就可以注册账号并赊账购物。

汪某觉得好玩,于是就找来了小伙伴,以及小伙伴的小伙伴,组织他们冒用别人的身份注册京东账号网上购物,然后变卖套现,企图实现真正的“打白条”。直到警察找上门,汪某才如梦初醒。

3月8日,记者从湖南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获悉,汪某等九人因诈骗京东公司一百一十万元,被以诈骗罪判处十年九个月至一年两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这九人中除汪某外,还有三名大学生。值得注意的是,去年8月,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法院判决的一起京东白条诈骗案中,六名被告人均为大学本科生。

搞敲诈的大学生

生于1996年的汪某,案发前是湖南湘潭一所高校的大三学生,学的是化学专业。2017年2月,汪某得知“京东白条”的赊购业务很容易通过审核,便从高校附近的网吧花二百元,买到了一个大学生的身份证,并据此登陆高等教育学籍学历查询网站学信网,查询到他人对应学籍,申请了一个京东账号和“白条业务”。

随后,汪某叫上他的浏阳老乡张某,持他人身份证,来到他人对应的大学,找到了该学校的京东面签官,进行现场面签。简单问答后,张某顺利通过审核。汪某用此账号购买了一台六千余元的手机邮寄到张某留下的地址处。之后,两人把手机寄到深圳,以五千二百元的价格销赃获利。

据京东官网,白条是京东推出的“先消费,后付款”的全新支付方式。在京东网站使用白条进行付款,可以享受账期内延后付款或者最长二十四期的分期付款方式。在白条首页,有针对学生的专享优惠,在专门的学生专属通道,需要填写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学校所在地、学籍等信息。

参与办理京东白条诈骗案的一名律师说:“京东公司给每名大学生的赊账额度是八千元,非大学生为六千元。为其推广白条业务,京东公司在每所大学都派驻了专门的‘面签官,以审核相关信息。”

第一单做成后,汪某和张某二人开始“招兵买马”,复制上述套路。

围绕京东白条的,是一条规模化作业的“黑色产业链”。

记者从公开的裁判文书发现,在詐骗京东白条的犯罪中,实际有两种情形。一是像汪某等人这样,查找到真实大学生信息,向京东公司申请白条,从而进行骗取赊购额度。另一种是伪造虚假的大学生信息,但同样经过京东公司的审核,从而获得京东白条赊购物品。

审核漏洞

在这些冒充或者伪造他人信息诈骗“京东白条”额度的判例中,一个细节令办案律师不解。

“被告人明明是拿别人的身份证去面签的,京东的面签官为何就看不出来呢?而且面签视频还要录制上传到京东总部,为何就没有人把关呢?”一名辩护律师说:“这就是京东公司自身无法回避的审核漏洞。京东作为一家知名企业,其风控是有疑问的。”

多名参加庭审的辩护律介绍,相关案件中,京东白条的申请面签过程就是走过场,并不仔细核对申请人的真实情况。“面签官本人,有的就是学校学生兼职的,他们有人故意放任作假,或者和犯罪分子一起作假。”一名律师说。

实际上,据多份京东被诈骗案的判决书显示,京东内部“监守自盗”的情况非常严重。如在一起辽宁锦州太和区“八零后”姐妹的诈骗案中,十二名社会人员冒充大学生通过京东面签的原因是——给京东面签员秦某乙、秦某甲(另案处理)一点好处费。

在另一起冒充沈阳医科大学大一新生的诈骗案中,被告人通过与该校的驻校京东白条的面签员勾结,使其PS的假大学生身份信息通过审核,一次就申请了一百五十五个白条账户。通过该虚假账户,被告人消费了一百二十万元。

【选自澎湃新闻】

猜你喜欢
白条诈骗案张某
你非叫我跑
白 露
如何关闭花呗白条等金融服务
漏洞在哪儿?
酒后应赌跳江溺亡 虽非恶意仍需担责
成立正当防卫的条件
我能否继承同居男友父亲的遗产
台起诉马来西亚诈骗案嫌犯
巧用信用卡享86天免息期
一条鱼需要多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