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人重视规则教育

2019-05-10 10:21魏蔻蔻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9年4期
关键词:家庭聚会心理咨询荷兰

魏蔻蔻

不合格家长也要接受培训

荷兰是个社会容忍度很高的国家,可是幼龄教育里面首先教的是规矩以及对规则和权威的遵从。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在没有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前提下,不提倡批判和反抗,更不会容忍散漫无视。言论自由,也要在没有歧视和对他人的人身及情感没有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在荷兰的幼儿园,如果一个小朋友不服从团队安排,在被教育几次不改后,老师绝不会容忍,而会根据规定,让家长把孩子领回家,孩子要接受幼儿心理咨询师的评估和治疗。家长也必须配合,完成帮助孩子正常融入社会和团体的过程。有时候,家长自己也要接受培训。如果孩子被确定为“问题儿童”,那就只能去收纳有行为和社交问题的孩子的特殊学校了。

我有个荷兰同学,他4岁的儿子在上学前班的第一周,经常去毁坏其他小朋友搭好的积木,在公共场合到处乱跑。老师制止他,他就大哭跺脚,甚至毁物。老师就叫家长来把孩子领走了。孩子妈妈带着孩子去幼儿心理咨询师那里,在候诊的时候,孩子要吃摆在桌上的巧克力,妈妈对他说:“你只能吃一块哦!”他吃完了一块再去拿,妈妈就说:“你不能再拿了!”孩子不聽照样拿了就吃。此后,孩子连续拿了5块巧克力吃,妈妈也重复了5遍:“你不能再拿了!”可是对孩子的行为完全没有影响力。

这一切都被幼儿心理咨询师看在眼里,一进诊室,心理咨询师马上建议妈妈和孩子一起接受治疗,因为她完全没有对孩子的控制力。在进行了行为评估诊断后,医生更肯定了之前的建议,对孩子妈妈说:“一些当母亲的基本能力,你还不具备,所以必须要学习。就像会计和医生都要有执照一样,你要通过训练取得作为母亲合理管教你孩子的资格。”第一次咨询,医生就严格训练孩子要知道在一个场所的“领导者”是谁,并要服从;如果你自己是“领导者”,那么就要服从社会规则和法律。无理的发泄情绪和不满,不会被姑息。

重视社交礼仪和交流

荷兰是一个非常重视社交礼仪和相互交流的地方。在一个家庭聚会里,孩子被教导要积极参与和融入交流,而当着大人的面不管不顾地玩手机是不被允许的。我先生的家庭是个大家族,孩子众多,每次家庭聚会少则三十几个人,多则六十几个人,总要包个度假村或是大餐厅来搞活动。我们会给孩子们安排他们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可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比如吃饭、下午茶和家庭游戏时),孩子们都必须参与和亲人的互动。在他们的活动时间没到或大人不允许时,他们不能做自己的事情。

上次我先生表哥一家四口从美国回荷兰探亲,家庭聚会被安排在一个自助餐厅。聚会因为人多,有个传统就是,吃上一道菜,大家就换个位置,好去和坐得远的亲戚也能聊到天。为此,表哥的两个儿子,一个10岁,一个14岁,一开始他们就被父母打散坐在桌子的不同位置,都没挨着父母坐,方便他们多和在荷兰的亲友自由交流。

对形式感的尊重

同中国尊重传统一样,荷兰也教导孩子们对形式感的尊重,也是对自律和公众责任感的培养。想想看,在一个社交场合,最重要的不就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自我约束力吗?而这种能力,就是从一点一滴、耳濡目染的家教和社会环境里学到的。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具备一些基本的礼仪和约束力,不要再说“那是欧美的自由和素质”,因为这样的孩子在欧美肯定会被边缘化,无法受到欢迎。素质,不是欧美才有,一些价值观和素养是全球共通的。把放纵当自由,把任性当个性,这在任何地方都不是素质教育。

猜你喜欢
家庭聚会心理咨询荷兰
凡·高
在荷兰骑自行车
家庭聚会增强父母幸福感
骑行荷兰羊角村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熊猫跳跳的家庭聚会
聚焦家庭聚会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FAMILY MATTERS
荷兰医保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