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何晶 乔增淼
如果说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曾经迷途的中国点亮了明灯,那么同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就是为科技领域送来了复苏的春风。
全国科学大会奖励的7657项科技成果中,有7项属于黄委水利科学研究所(1991年更名为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简称黄科院)。这个黄河岸边的科研单位,从此同她的祖国母亲一样,昂首迈进了改革发展的春天。
一夜春风,一批学人
打造出成果、出人才的科研氛围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全国科学大会之后,黄科院科技人才培养步伐大大加快。
1978年10月,选送第一批出国学习人员赴荷兰代尔夫特大学进修。同年11月,委托清华大学举办泥沙研究培训班。
这一时期高考制度恢复,一届又一届本科毕业生、硕士、博士的加盟,使得黄科院科研实力不断提升。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学术交流活动更加活跃。黄河研究生培养基地、黄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成立,院所长基金的设立,一系列科技讲坛的开办,都为学科和人才团队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40年来,黄科院许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组部联系专家、钱宁泥沙科学奖获得者、中原学者、水利部水利科技英才、“5151人才工程”部级人选、河南省科学技术带头人等。
40年来,在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中,黄科院主持和主要参与完成了多项密切联系治黄生产实践的研究,其中138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
两座水库,一腔赤诚
在治黄决策关键节点提出科学依据
作为黄河治理开发的科研机构,为治黄提供科技支撑,是黄科院的初心和使命。
在对三门峡水库改建的研究中,黄科院提出了潼关高程控制目标,找到了解决水库泥沙淤积问题的基本办法——加大泄流排沙, 调水调沙,实现蓄清排浑,使有限库容在无限来沙条件下不被淤废,长期发挥综合效益。这使得三门峡大坝如今仍巍然耸立在中流砥柱前,履行着她在黄河治理开发事业中的重要使命。
“没有三门峡,就没有小浪底。”在三门峡水库经验与教训基础之上,水利专家们对小浪底水利枢纽的论证更显成熟、睿智。20世纪70年代,黄河水利委员会专门成立了小浪底规划办公室,黄科院派出專家对水库设计中的泥沙问题开展研究,提出的泄水建筑物“一字形”排列方案、孔板消能等多项优选方案,均为小浪底设计采用。
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建成运用为调水调沙提供了条件。塑造异重流是调水调沙最关键的环节,黄科院研究提出了异重流排沙的临界水沙条件、异重流塑造的时间及适宜边界条件等,设计了历年异重流塑造方案。
河床演变与河道整治自建院(所)以来就是黄河科研的重点工作。1999年10月小浪底水库蓄水后,改变了进入黄河下游的流量过程及水量分配。黄科院在已有研究成果和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河性行曲”和“大水趋直、小水坐弯”等河势演变规律,提出了“分段整治、突出‘节点工程、实现游荡性河道整治的有机统一”的整治新思路,建立了工程设计指标体系、工程具体布置方案以及近期实施意见。
2003年以来,黄科院每年向黄委党组递交一份《黄河河情年度咨询报告》。这是针对黄河当年出现的重大问题及存在的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基础性的科学问题进行的咨询研究,从政策、技术等不同层面提出黄河治理开发管理的建议,为黄委党组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张名片,多种手段
治河技术的不断发展深化了对黄河的认识
多种研究手段的互相补充配合,映射着治黄科技的不断进步。
多年来,黄科院一直非常重视借助模型试验手段开展实体动床模型试验,在多沙河流模拟方面位居世界前沿。位于郑州北郊的“模型黄河”试验基地建有七座大型试验厅和两个实验室,分别模拟下游河道、三门峡库区、小浪底库区、万家寨库区等,开展基础研究、水土流失、水工等试验。“模型黄河”已经成为治黄科研一张闪亮的名片。
从1974年黄科院购置的第一台计算机——TQ-16,到2006年建成的全国水利系统第一家高性能计算中心——黄河超级计算中心;从BCY程序到黄河数学模拟系统平台;从入门到高端,从粗放到精准,数学模型已成为河流模拟不可或缺的手段,黄科院也实现了从追随到超越的嬗变。
多波束声波测深系统、参量阵浅地层剖面系统及水沙取样等新型设备和仪器的利用,大大提高了研究人员开展多方位床面形态野外观测的效率。专门仪器自动连续监测让凌汛期的被动应急救灾转变为主动干预,黄科院建立的冰凌灾害预报预警模式及黄河冰凌远程视频测量与分析系统可以提前近2个月预测出黄河内蒙古段的封、开河时间。各种先进观测设备的应用让黄河科研如虎添翼。
一片黄土,一方新绿
科技助力黄土高原再现绿水青山
“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小流域”的概念正是黄科院水土保持学科奠基人吴以敩亲自论证。
1979年,黄科院研究人员配合黄委,对黄土丘陵沟壑区进入黄河的泥沙进行全过程观测,发现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泥沙输移比接近于1。这一重大成果为以小流域为单位的治理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回答了“为什么进行小流域治理”的问题。
在确定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工作中,黄科院参与了大量研究,与兄弟单位携手,在钱宁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了1.88万平方公里的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回答了“治理哪些小流域”的问题。
在小流域治理中,黄科院还提出了综合治理和坡沟兼治的思想,即统筹考虑林草、梯田、淤地坝以及其他工程措施的搭配比例,回答了“怎么治理小流域”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水沙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黄科院通过连续30年对典型支流、沟道和重点河段的查勘调研,探索了黄河水沙锐减原因、水土保持的贡献程度、暴雨条件下来水来沙与近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响应关系,也预测了未来水沙变化趋势。
砒砂岩区是攻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难题的最后一道堡垒。2013年起,黄科院领衔的研究团队对砒砂岩区的治理展开总攻。通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实施,水土流失治理逐渐实现了从单一的水土保持,到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生态恢复、生态衍生产品开发相结合的转变,水土保持学科研究范围得以拓展,学科发展得到促进。
一项技术,一片市场
不忘初心服务流域社会经济发展
在黄科院探索市场化的道路中,防腐抗磨技术是一个绕不过的点。其发展用“三起三落”来概括绝不为过。
作为国内最早进行抗磨蚀研究的机构之一,黄科院紧盯多泥沙河流水力发电设备过流部件磨蚀问题,研发的环氧金刚砂涂料配方与施工工艺、能源用钢及耐蚀材料等先后获得国家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三等奖等国家级奖励。曾成功解决了三门峡大坝2个排沙洞的钢管锈蚀问题,大大延长了机组寿命。
1985年5月,黄科院被确定为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防腐抗磨研究室实行内部承包,独立核算。在体制影响下,有人转到其他岗位,有人离开黄科院,也有人艰难地继续科研。
2013年起,黄科院决定重整旗鼓,再次打开防腐抗磨市场。以万家寨水库为突破点,青铜峡、三峡、小浪底、三门峡、达克曲克……越来越多的水电站用上了黄科院的防腐抗磨材料。
市场化运作与政策支持结合,让过硬的技术真正成为单位发展壮大的支柱。黄科院为防腐抗磨技术研究配套了科技发展基金、成果推广转化示范基金,争取到了多途径资金支持。同时,把防腐抗磨技术和泥沙资源利用技术、生态护坡技术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打造黄科院拳头产品,实现产业化经营,让市场反哺科研。
一路探索,多向发展
紧跟形势不断进行学科拓展
以先进思想为引领,以国家政策为指导,黄科院不断拓展研究方向,优化学科布局,更新工作思路。
1999年3月,黄科院防汛抢险技术研究所挂牌成立;1999年4月,黄委引黄灌溉局(现引黄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划归黄科院;2002年10月,黄科院水资源研究所成立;2016年12月,成立黄河河口研究所。
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黄科院深刻理解推進生态文明建设新使命,深入贯彻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年底,将江河治理试验中心实体化,瞄准流域水生态环境研究;同时对信息工程中心实行“走出去”策略,在水利信息化领域一展拳脚。
新时代,新任务,黄科院将在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方针的指引下,贯彻“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治水总基调,结合黄河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科学研究、成果推广、人才建设三篇大文章。
科技兴河,惠民强国;春风浩荡,波澜壮阔。一代代黄科院人始终行走在治黄工作的前列,为母亲河的岁岁安澜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年华,不断书写着黄河科研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