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成
大雪
午后,母亲用一只旧木盆,外带
一把菜刀,就砍下了白雪的头颅
确切地说,她在雪堆里
挖掘了我们的中餐和晚餐——
那时,我和弟弟正围坐火炉
她一双通红的手,在炭火上
搓得雪沫噼啪作响,泪水横流
她有三口大锅,再寒再冷的冬天
也经不住那松木柴火,整日的
蒸煮啊——腾升热气萦出的
一棒棒金黄苞谷……
譬如珍珠
从纸布皮丝木,到铁铜陶锡瓷银,
三十年曲折坎坷、起伏跌宕
晨起,我对你说:“今天是腊八啊!”
短暂惊异之后,是一张平静的脸
抬头,仍是双掌中核桃发出的
细腻又粗粝的声音:咔嚓,咔嚓!
——仿佛你已习惯磨砺:
千百次,把隐疾和阻滞
磨成细碎的粉沫!
心与手的碾磨,暗合了成色的珍珠——
于无声处的炼狱与惊雷:在肉中磨砂
砂中磨肉,循环往复中,化成
闪光的颗粒——掌中核桃
是另一类珍珠吗?肉身与灵魂
焚化了现世的苦难、不安
——无言相对,仍是静好!
梅洲晓雪
岁末。延宕的雪,完成了
又一次命名。杏花村里的白,沿湖岸
起伏,弥漫了丘陵村树
霁日里,湖水和楼阁失语了
梅洲无处落脚,湖为映衬
而生死……
诗人雅集。纸上的吟诵之后
迁往洲岛。真实的雪让他们无语——
原来诗歌这么渺小——一个个
埋头踏雪,沙,沙,沙,风在耳廓上
荡漾,梅在看不见的雪中……
刺目的白,让诗人无言以对
丽日的反光,檐滴的音韵,亭台的沉默
一些人在木质栈道徘徊,湖水噬咬的
声音,奉了春天的旨意;
一些人盘桓于洲陆,在无花无叶的
梅林中穿梭,不知梅之隐
隐于心,隐于市,隐于尘……
渴望融化
雪有轻重。它与我们的线路
相反——我们出山,它从南至北
痕迹由浅入深……
雪霁的阳光耀眼。我们沿着单一的
颜色疾行。两边是被雪删改的廊道、田野、
村落——近城,它的破坏力愈大;
道边、路侧成堆的雪,因为脏污
渴望融化——迎合了我们守望
陈旧的心……
自然的消融,如返程所见:
阳面的雪化了,还原的山坡、田畈、草木
闪着湿漉的亮光,阴面的雪仍在坚持,其
上有
质地坚硬的蓝光;一阴一阳,一有一无,一
深一浅
呈现黑白立体之美——枝头上,乌鸦的巢穴
现身了,村庄、房屋、树丛半明半暗
天赐的水墨画
悬垂天地间……
在湖边,干净的雪
拒绝消融,面对碧水,清白
之身,卧于草丛堤岸间
固执地,要作镜像里
飞鸟和白云的背景……
木梓
前人种下的“故乡”,我现在
受用了。虽只单单的一株,且被
灰白的混凝土紧锁手脚——我在
一首里,曾写过它夏日的浓荫和
鸟鸣……
现在,面对一条清江,它立在
我面前,曲折但不委琐,老迈
但不颓败,滔滔江水也拿它
没办法——
现在,我更愿意把它比作父亲——
清瘦、硬朗,披头散发的父亲;几天前
我还见过他,八十四岁了,每天
在鄉下粉墙黛瓦的砖房里,进进出出
从晨至昏,一刻也不停;
以至于在热闹的乡村宴席上,面对
头发灰白的我,和戴着一顶风雪帽的他
都说我们是:多年的兄弟。
秋浦渔村
流水知道河流的秘密。卵石之下
是砾石,砾石之下是沙粒,沙粒之下
是巨大、连片的碣石,充盈着暗褐的
淤泥。于是,软硬都在水的裂缝中了……
鱼虾的鳞光,点燃黑暗。水有三层
床榻:表层凛冽,中层冷寂,底层
温暖。摇摆的河床,穷途末路中
得到地母的庇护。清潭是流逝和
时间的深渊,搂抱着静谧清幽的
起伏与跌宕……
未曾看见,流水有一副坚韧的表情。
盘踞河底的石头,弹奏多层乐谱,它的
雄心是,守着一河一岸,不为世间
罡风所动。三月,一条河流和它所属的
堤坝,涵养了初春,泥岸上最早的返青者——
水草、青蒿、野菠菜,反复模仿着
我们的生活:在流逝中消亡,停顿,转换
新生——春天,以泥土中焕然一新的色块
呈现……
谷雨
山中静谧。汹涌的绿
随群峰压过来——草木葳蕤,杂花
生树,千株万朵,无以辨识……
村子瘦小,村人黝黑,双脚骑在
飞逝的轮子上——采茶的妇女
背着黎明的夜色上山,归来时,竹篓中
有疲惫的清香,亦有晶亮的露水;
制茶的男人,伏在电灶上,炒制到通宵
头上身上,挤得出浓浓的芳香……
火轮在天——“過了谷雨就是夏。”
“咕咕,咕咕……”长命鸟从早
叫到晚;转眼间,油菜花变成
青葱的菜荚,白蒜头一摞摞地
爬上了房檐……
平庸的幸福
——卵石泥土间,黄堇
举灯探路,接骨草
葳蕤,野波菜茂盛
诸葛菜、通泉草、蛇床子、野芝麻
清明低调,蒲儿根
出挑——金黄的狮子
携青草翻滚……
鱼儿跃出水面,偶现
一闪即逝的鳞波;一只白鹭
从河上飞过,倒映的影子
让它暗暗吃惊……
洗涤的人,捕鱼的人,闲逛的人
扰乱了这个平静的午后——阳光
不多不少,春天
不多不少
滆湖
在这里停下来,撒泡尿
抽支烟,在芦苇摇荡的
水边,站一下
再上路——
白的毒,红的毒,紫的毒
都没有被包裹的
太阳的毒大
一桥穿心,一车穿心
有时,也是一箭
穿心
一首诗
一首诗,明媚,陡峭,
鲁莽;悄悄读,慢慢想。
一首诗,江头江尾;
流水没有痕迹,我是岸边
一块不动的卵石。
一首诗,时空倒置;
君生我生 ,重叠是
深空,不重叠是星辰。
一首诗,傍晚的落日
融于大海;短暂,锋芒
可以洗礼,亦可焚身。
白露
万物收敛,凝滞。河中巨石
松动,向堤岸靠近。
群山停驻,老枫杨向秋水
献出第一片落叶。
卸妆的时候,草木凋萎
自然露出多彩的胸廓——衰败的
部分,仍被遮挡;花叶、枝柯匍匐
流水,山冈上,松萝悬空,杉木的
针叶,生出锋芒;此刻仍有强劲的
坚守,泡桐的坚果金黄,五倍子
花穗繁茂,紫色的夹竹桃、粉彩的合欢
又开了一拨,秋风渐劲的晨昏
露水回到人间,徘徊踟蹰中
一部分成为琼饮,一部分化作
泪滴……
南山
与诗菊无关,
与大隐的陶无关。
山坞里,阴影高大,木屋
竭尽,光光的桃枝凛冽。
三角枫在变色:一口池塘,
三条狗,两个人——母与子。
不与外界联系,不上网
不用手机,开口不提世事。
人称“疯子”的他,打柴,垂钓,
夜读,冥思,用时光给一座山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