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莎
[摘要]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接受视光类治疗的8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康柏西普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视力变化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在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CVA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视网膜厚度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够有效修复患者视网膜功能,增厚视网膜,安全性高,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视力。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视力变化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2(b)-0192-02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慢性疾病,集中发病于中老年群体,治疗时间长,在此期间,患者容易并发多种不良现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即属于其中典型症状之一。该病症属于一种增殖型炎性病变,患者常见表现有血管新生、视物不清、视力损伤等,严重情况下甚至导致患者失明,降低其生活质量。常规手术治疗易对患者眼球产生机械性损伤,导致眼球出血,常规口服用药不仅对于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症状无缓解,甚至还可能加重患者视网膜出血症状。因此,为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视力,临床一直在探寻一种安全高效治疗方法。该文主要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的影响,分析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在该院接受视光类治疗的8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接受视光类治疗的8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42~86岁,平均年龄(64.23±6.04)岁,病程5个月~26年,平均病程(13.48±3.14)年。观察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44~85岁,平均年龄(64.35±5.98)岁,病程7个月~28年,平均病程(14.24±3.4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经统计学分析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84例患者均采用玻璃腔内一次性注射药物治疗,对照组注射0.1 mL的曲安奈德(国药准字H44024941)治疗,观察组注射0.1 mL的康柏西普(Berlin-Chemie AG,国药准字H20160184)治疗。首先对患者眼疾部位进行麻醉以及常规消毒,使用开睑器打开眼睑,于患者眼角膜4 mm处平坦部位插入针头,使用30号针,沿眼球正中心方向刺入4 mm,注意查看针尖是否进入患者眼睛玻璃体腔内。在针头退出之后,即刻使用消毒棉棒按压针眼部,指导患者平躺于病床上,维持约2 h,保障药物与患者眼部后极部充分接触,随后协助患者保持半坐位,叮嘱其在休息时向一侧平躺,避免在后期检查药物治疗情况时受药物作用限制。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采用标准视力表对患者视力情况进行检查。②两组患者视网膜厚度。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患者视网膜厚度变化。③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有角膜水肿、前房发炎、高眼压等。④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在进行治疗3个月后采用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OOL)[1]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该量表主要包括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社交与心理4个方面,每项40~80分,得分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所得BCVA、视网膜厚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BCVA、视网膜厚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CVA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视网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为房发炎1例(2.38%)、高眼压1例(2.38%),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为角膜水肿2例(4.76%)、前房发炎4例(9.52%)、高眼压3例(7.14%),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6,P=0.024<0.05)。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评分(79.64±5.62)分、活动能力评分(71.26±4.86)分、社交评分(70.13±9.41)分、心理评分(55.49±6.38)分,对照组患者自理能力评分(71.48±6.53)分、活动能力评分(54.68±5.43)分、社交评分(58.25±8.43)分、心理评分(38.21±6.47)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38、14.745、6.094、12.325,P=0.000、0.000、0.000、0.000)。
3 讨论
由于社会环境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糖尿病发病人数近几年来呈现上升趋势,其合并症发生率随之升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即属于其中典型發病类型,约有8%糖尿病患者均出现该疾病[2]。糖尿病视网膜病发病缓慢,早期表现不突出,往往未能引起患者足够重视,延误治疗时机。患者眼底出现新生血管,异常供养结构导致视网膜增厚,出视网膜黄斑水肿,患者视力下降。若未及时予以有效干预,病情逐渐发展至晚期,血管呈现纤维血管膜,对视网膜产生牵扯作用,患者失明。以往临床主要采用全视网膜光凝术与玻璃体切除术进行治疗,但对患者眼部造成机械性损伤,极易加重视网膜病变,出现出血情况,后期反复为视网膜提供止血操作,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患者治疗痛苦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不佳。常规药物例如注射曲安奈德等血小板凝聚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对磷脂酶 A2产生抑制作用,减少前列腺素合成量,减轻炎症因子对于视网膜的损害,在短时间内具有一定疗效,可使眼部黄斑水肿等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该文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BCVA、视网膜厚度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曲安奈德药物治疗能够缓解患者视网膜病情。但据多位学者研究[3-4],在多数患者后续治疗中,视网膜均出现不同程度出血情况,反复治疗加重患者眼部内皮细胞通透性,引发炎症,与该研究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达21.43%具有一致性。再加之多数患者往往存在较多积血,因此无法接受激光治疗。康柏西普是一种治疗眼病的新型药物,属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融合蛋白,能够与内皮生长因子特异性结合,阻止内皮生长因子与受体信号的传递过程,可有效抑制病理性血管再生。且该文选择通过玻璃腔内注射方式为患者供药,保障药物与患处充分接触,能够延长药物作用时间,亲和力强,药物治疗费用低,多数患者及其家庭能够承担。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BCVA、视网膜厚度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方式治疗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功能及视力,且该药物具有较强靶向作用,可直接将药物与病变部位视网膜接触,药物以较高浓度直接作用于眼后节,不会对其他正常组织产生影响,安全性高[5]。该文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76%)明显低于对照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康柏西普能够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治疗效果。另外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用药方案应用优势更为显著,通过改善患者视力受损症状,为其积极生活及融入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故患者生活质量提升。
综上所述,采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修复患者视网膜病变组织,改善患者视力受损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曹海静, 王文奇.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于视力的影响[J]. 河北医学, 2016, 22(7):1129-1131.
[2] 邹海东, 张皙, 许迅,等. 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和信度与效度考评[J]. 中华眼科杂志, 2005, 41(3):246-251.
[3] 金延涛, 马丽娜, 马建洲,等.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影响的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4):14-15.
[4] 施航.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27):173-174.
[5] 韩姬,王玲,刘伟仙,等.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5(5):50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