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泽群
如果说,“阴渠,就是城市的良心,一切都在那儿集中、对质”(雨果《悲惨世界》),那么,一份整日与下水道里的污水、淤泥、渣滓乃至粪便打交道的工作,在无形中也成为一块试金石:知恩者感恩,庸俗者鄙夷,更多的人避之唯恐不及。本文主人公王玉柱,则在从事机关办公室工作,拥有“大好前程”的情况下,主动要求调到脏、臭、累的排水排污一线挥洒青春,一干就是19年。
2000年,24岁的王玉柱风华正茂,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对于这个出身于贫寒农家的小伙子来说,加入武警部队后年年被评为优秀士兵、在全支队同年兵中第一个入党、复员后被安排到朝阳市建设局办公室工作,人生之路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但王玉柱却有着更高的人生追求——到基层一线去,到最苦最累的岗位上去,面对面地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事。“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和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王玉柱用雷锋日记里的一段话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钉子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雷锋日记》
2000年,王玉柱如愿来到市政工程管理处排水维修队工作。
排水维修队担负着朝阳市226公里排水管网的清淘、疏通、维修、养护及汛期排水抢险的繁重任务。王玉柱“挤”时间、“钻”进去,用一年多的时间走遍城区5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的6596座检查井和6989座雨水井,绘制出一份由300多张八开纸组成的地下管线分布图。几年的时间里,王玉柱将这份密如蛛网的地图牢牢记住,只要出现问题,他都能及时准确地查找出问题并迅速解决处理,同事们钦佩地送给他一个外号——“活地图”。
朝阳降水偏少,雨热同季。王玉柱居安思危,每到夏季来临,就带领队员清淘淤污,防范内涝。2006年夏天,朝阳连降大雨,排水管网险情不断发生。市中心医院门前、轴承厂门前、胜利桥附近……王玉柱带领队员蹚着冰凉的雨水奔波在低洼地带,开井盖、架机械、除险情,饿了啃面包嚼榨菜,累了就在马路牙子上蹲一会儿,连续奋战26个小时没有休息。
人生的考验渐露狰狞。2010年十一期间,王玉柱遇到了人生中最痛苦的一次选择:8岁的儿子身患重病到沈阳就医,医院连下两次病危通知书,王玉柱却在此时接到单位电话,一项管网情况极为复杂的工程项目,只有他这个“活地图”坐镇指挥才能顺利施工。
记者无心在此处渲染气氛、拔高形象,落笔之时,眼前闪现的只有王玉柱讲述时满脸的泪水。
王玉柱离开医院时,没敢抬头看妻子怨恨的眼神。赶回朝阳,七天七夜的时间,他逼着自己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指挥施工之中。
供水、供电、燃气、通信等8条管线安然无恙;施工中不慎陷入沙石流的两名工人被迅速救出。
随着施工顺利进行,又一个喜讯传来:儿子转危为安!工友们爆发出热烈的欢呼,王玉柱抱着电话失声痛哭。多少歉疚,多少激动,在从不轻弹的男儿泪中飞扬!
两只铁脚板,一颗赤诚心。王玉柱带领的维修队不怕脏、不怕累,修管道、清水井、除淤泥,有力保障了市民的生产、生活正常进行,先后获得“辽宁省青年文明号”“辽宁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永远做人民群众的忠实的
勤务员。”——《雷锋日记》
2012年,为解决全市老旧弃管小区排污难题,朝阳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城区民用排污管理中心,王玉柱被任命为排污管理中心主任。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王玉柱带领队员们走遍全市1699栋弃管楼房、964户平房,排查排污管网,绘制网格化地图,向居民发放2万多张联系卡。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寒风刺骨,无论是双休日还是逢年过节,哪里的化粪池、下水道出现堵塞,王玉柱和他的同事们就赶到哪里。
朝阳市北大街地下综合管廊安装着供水、供电、供暖和通信等多条设施管线,涉及城区三分之一的住户。接到维护综合管廊的任务后,王玉柱第一时间组织工人对管廊情况进行摸底。可是,一打开入口,一股恶臭刺鼻的气味就扑面而来,2.2米高的管廊几乎被渗漏的污水填满。王玉柱迅速组织排水、通风,待水位降到1.5米高、新鲜空气流入后,他第一个冲进了管廊。
头戴探照灯、身穿大皮裤,王玉柱带领队员们在冰凉刺骨的污水里艰难前行。没有防毒面具,就戴上几层口罩;没有防护设施,就将沿途井盖打开,拉上几根绳子。3.5公里的管廊,他们足足用了6个小时才走完,汗水与污水湿透了全身。
连续两个月,王玉柱奋战在北大街地下综合管廊,摸透了所有管线的详细情况。任务圆满完成,但王玉柱却患上了“怪”病:先是手脚发麻,继而扩展到整个四肢。经过多方求医,最终由北京301医院的专家给出了明确诊断:由于王玉柱次次带头下管廊,空气和污水中的重金属侵害了他的末梢神经,只能靠长期吃药和多休息来慢慢缓解。然而,重任在肩的王玉柱坚持工作在第一线。2017年,他疾病复发,手指疼得睡不着觉,才在大家的劝说下到沈阳做了清除手部神经炎症的手术,手指至今不能伸直。
“以我一身脏,换来万户洁。”排污管理中心成立7年来,共清淘污水井4.2万座、化粪池3925座,疏通维修管道34.2萬多延长米,维修翻建污水井4370座,受益人数达30万人。排污管理中心先后获得“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自己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活得更美好。”——《雷锋日记》
王玉柱从小就崇拜雷锋,长大后,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处处学习雷锋。他每月工资只有三四千元,给孩子治病欠下的债务,夫妻俩节衣缩食用了六七年时间才还清。尽管如此,王玉柱还是从微薄的收入中挤出7万余元,为灾区和困难家庭捐款捐物。2015年,王玉柱在排污管理中心学雷锋志愿服务小组的基础上,联合社区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组建了“爱通”学雷锋志愿服务队。4年来,这支服务队已经由最初的12人发展到1000多人,为居民上门疏通下水750多次,累计志愿服务达3000多工时,捐款捐物2.5万多元,成为朝阳市响当当的志愿者团队品牌。此外,服务孤寡老人、捐助孤残儿童、帮扶困难群众、帮扶贫困学生……王玉柱时时处处传承着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从弱冠之年到年逾不惑,人生最美好的19年光阴,王玉柱的青春之花在淤泥污水间怒放,人生价值在为民解忧中升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好人·最美人物”等30多项荣誉彰显着组织上和群众对他的认可,而王玉柱最看重的,却是他代表排污管理中心向广大群众许下的一句诺言——为民办实事、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