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张祥 本报记者 刘扬
据韩联社7日报道,韩国国防部当天向国会报告,朝鲜4日的火力打击演习共发射“10到20余枚”武器,但目前尚难准确研判其数量、种类以及其中有无近程导弹。而在这之前,朝鲜方面已公开了4日演习的照片,称此次“火力打击训练”是为了判定和检查前沿及东部前线防御部队的大口径远程火箭炮、战术制导武器运用能力。那么,为什么在朝鲜已公开演习画面,且侦察技术如此发达的情况下,韩方至今仍然未能确定朝鲜发射武器的具体类型?外媒所说的短程飞行物或者说抛射物可能是什么?
疑团一:发射的“短程飞行物”为何物
本月4日,韩美联合本部消息称,朝鲜当天上午试射了多枚近程导弹,飞行距离为70-200公里。稍后韩美联合本部将“近程导弹”一词修正为一个非常模糊的词语,有媒体称之为“短程飞行物”,西方媒体则广泛使用了Projectile一词,也就是“抛射物”。
据韩联社7日报道,韩国联合参谋本部发言人表示,朝鲜试射的短程飞行物,其中有数枚飞行高度达20-60多公里,飞行约70-240公里。中国专家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一般来说,70公里是远程火箭炮的射程涵盖范围,比如俄罗斯的“龙卷风”300毫米远程火箭炮的最大射程约70公里。
而240公里基本是远程火箭炮的远端了。可通过减少火箭炮战斗部重量,增加和改善发动机装药等方式,提高射程,理论上能够达到这个数值。弹道导弹,哪怕是近程弹道导弹的射程通常都超过这个数值。比如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最大射程约280公里。而且朝鲜导弹不受军控条约限制,可以在减小战斗部重量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大射程。如果以最大射程大约300公里的近程弹道导弹打240公里左右距离的目标,那么将会使用较高的弹道,弹道顶点高度会比最大射程时高一些,60公里的弹道高度也符合其特征。如果射程更远的弹道导弹打击240公里的目标,其弹道顶点高度估计会超过100公里。
疑团二:卫星照片能看出啥
尽管韩国方面一直未确认此次朝鲜发射的抛射物的具体类型,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一篇文章引用专家观点称,此次发射中包括了近程弹道导弹。CNN日前的报道称,他们获得的卫星图像显示,朝鲜发射火箭的烟雾痕迹表明,它可能是一种近程导弹。报道称,米德尔伯里研究所的东亚防扩散计划主任杰弗里·刘易斯说:“发射的位置,排出的羽烟外观和浓度以及只有一条火箭踪迹的事实都表明,这是朝鲜在其之前的宣传中所展示的短程弹道导弹。”刘易斯说,朝鲜在4日上午9时左右开始发射大量短程“抛射物”。在上午10时左右或之后的某个时候,平壤发射了另一枚抛射物。这次发射的影像和它尾随的羽烟被卫星捕获。报道称,照片是在导弹发射后若干秒或者几分钟内拍摄到的,拍摄到这种画面的概率是百万分之一。
中国专家表示,这张照片体现出的发射特征,确实更像是导弹。弹道导弹通常垂直发射,而多管火箭炮以一定角度倾斜发射。弹道导弹会有一个垂直爬升阶段,然后再转弯,点火时的烟雾会向四周扩散,特征比较明显;而火箭炮多为以一定倾斜角度发射,烟雾特征不如弹道导弹明显。火箭炮为确保发射的密集度和足够的火力,通常在相对较小的阵地上布置多辆发射车,通常以比较小的间隔连续发射多枚火箭弹,而如果是弹道导弹的话,一般情况下一辆车携带一枚(最多两枚),发射间隔也比较长。CNN公开的卫星照片确实更像弹道导弹的发射特征。
疑团三:如何区分发射的是火箭弹还是导弹?
韩联社援引韩国国防部的话称,朝鲜军方这次混合发射了多种武器,韩美仍在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尚不能完全断定飞行物中没有导弹。据CNN网站之前的报道,一名美国官员表示,早期的分析称这些发射“似乎既是MLRS(多管火箭系统),又可以被视为是一种短程弹道导弹。”
那么为何美韩都无法确定朝鲜是否发射了弹道导弹呢?中国专家表示,主要是对射程240公里的导弹或火箭弹较难区分。射程240公里左右的,既有可能是火箭弹,也有可能是近程弹道导弹。而且最大射程相同的远程火箭炮和弹道导弹的轨迹也颇为相似,包括弹道高度。如果当时美韩获取到的雷达或卫星数据比较丰富,可以从雷达截面积、飞行轨迹(弹道导弹先垂直上升再转弯)、发动机工作时间等方面进行判断。但如果没有事先的情报支撑,韩方未必会得到非常丰富的数据,而且受到地球曲率影响,发射初期雷达也未必能探测到。
专家表示,一般来说,同等射程的火箭炮口径更小些,战斗部重量更轻,全弹重量也更低。通常的近程弹道导弹战斗部重量为500公斤左右,或者更大,而像“龙卷风”这种最大射程70公里的300毫米远程火箭炮,战斗部重量约为250公斤,如果增大发动机装药,提高射程,战斗部重量会进一步降低。一枚“伊斯坎德尔”导弹重约3.8吨,而1枚300毫米远程火箭弹重量通常不足1吨。▲
相关链接
“短程飞行物”包括什么
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专家表示,“飞行物”从字面上理解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包括飞机、巡航导弹等空气动力目标和弹道导弹、火箭炮炮弹等弹道目标。而“抛射物”这个词则意味着它的轨迹类似抛物线,这就基本排除了常规的巡航导弹等空气动力目标。从这次朝鲜的发射活动看,用抛射物这个词或许更准确一些,因为朝鲜很可能混合发射了远程火箭炮炮弹和近程弹道导弹。当然,也不排除飞行物是对Projectile的另一种翻译。
对于如何定义短程飞行物,专家认为,这并非一个严谨的军事术语。从目前公开的报道来看,所谓短程飞行物主要包括近程弹道导弹和大口径远程火箭炮。
专家表示,即便是从火箭炮发射的飞行物,射程240公里要想发挥作用,必须装备比较精准的制导系统,包括惯性制导、GPS制导等,这实际上就是一枚导弹了。如果使用更为复杂的制导系统,其投送单位质量的战斗部的成本,也未必比简单的弹道导弹便宜。随着技术进步,大口径火箭弹和弹道导弹间的界限正在模糊。
实际上,当今火箭炮概念已发生很大变化,可以认为是一种多用途发射器:除了发射传统的火箭弹,无人机、反舰导弹、防空导弹理论上都可通过火箭炮发射。▲
(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