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罗城民歌的分类及其音乐特征研究

2019-05-09 09:36路广宏
池州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罗城池州号子

路广宏

(池州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1 民歌的概述

民歌,顾名思义,就是人民的歌,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不论哪个时代、哪个地域、哪个民族、哪个国家,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语言环境、文化氛围、宗教信仰等影响下,都产生了自己的民歌。如中国民歌、美国民歌、俄罗斯民歌、日本民歌、朝鲜民歌等等,再如,中国民歌按照地域分为安徽民歌、江苏民歌、山东民歌、山西民歌、陕西民歌等等,根据民族又可分为汉族民歌和各少数民族民歌等等。不管是哪个国家的民歌,还是哪个民族的民歌,这些民歌都和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民歌是由人民群众在田间地头,在劳动之余,自发的根据当时的感受即兴编创出来的,后来经过广泛的流传或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其唱词具有诗歌的韵律,音乐形式一般简明、朴实、生动、灵活。

在我国,民歌的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祖先们就在狩猎、祭祀等活动中运用了他们自己的歌唱。比如记录在上古文献中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首民歌虽然只用了八个字,但是它概括地描述了原始社会的人们狩猎活动的整个过程,很有画面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就是当时北方十五个地区的民歌。如《伐檀》《硕鼠》等,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塑造了很多生动的人物形象,既具有很高的思想性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我国各民族的民歌资源相当丰富,从《诗经》里的《国风》到解放后搜集出版的各种民歌选集以及当代的新民歌,数量很多。对于当今民间仍在传唱的传统民歌和新创作民歌,更是浩如烟海,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比如同是汉族民歌,北方民歌的音乐风格比较豪放,南方民歌的音乐风格则比较委婉。

2 池州罗城民歌

池州罗城,地处长江中下游沿江江南地区,池州市境内,九华山北麓,在贵池区墩上街道东南的许桥村、童溪村和渚湖村一带,从这些村的名字上就能判断出这是一个山水相依的魅力乡村,罗城因地理形状而得名,四周围有义湖山、蝴蝶山、金鸡山、船峰山、莲花山,其形状罗列如城,所以这个地方被称为罗城。这样一个四面环山有碧水环绕的山间盆地,孕育了丰富的民歌,罗城民歌就是这一带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池州罗城民歌是我国汉族民歌之一,也是安徽民歌中皖南民歌的代表之一,所以池州罗城民歌不仅具有汉族民歌的共有特性,同时也具有皖南民歌所特有的个性色彩。

在20世纪60年代,以全国著名的民歌手姜秀珍为代表的老一代民歌手将罗城民歌唱到了中南海,并参加第五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使之逐渐享誉全国。第二代民歌手姜梦玉等,现在也还活跃在舞台上,演唱的代表作有《池州牌坊九十九》等,现在经常传唱罗城民歌的当数第三代民歌手如钱秀华、吴丹等。在此期间,池州罗城民歌研究会在推动罗城民歌的抢救、挖掘、整理和传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06年,罗城民歌被列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罗城民歌的传承与保护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2018年12月14日,由池州市文联主办,池州市音乐舞蹈家协会承办、罗城民歌研究会协办的“池州民歌展演”专场演出,罗城民歌在这场展演中大放光彩,在池州建设灵山秀水生态旅游城市的今天,罗城民歌又焕发出蓬勃生机,此外近年来,罗城民歌与当地的高校联系密切,如池州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邀请第二代传承人姜梦玉老师给音乐学专业同学教唱罗城,排练了经典曲目罗城民歌表演唱《池州牌坊九十九》,并把罗城民歌《对歌》和《朵朵山花摇春波》改变成了合唱作品进行排练演出等,这些举措,对罗城民歌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池州罗城民歌是我国汉族民歌之一,也是安徽民歌中皖南民歌的代表之一,池州罗城民歌不仅具有汉族民歌的共有特性,同时也具有皖南民歌所特有的个性色彩,关于池州罗城民歌的分类,大致有三种分类法,从民歌题材上可以将池州罗城民歌分为劳动歌、时政歌、生活歌、情歌、儿歌等,从民歌歌词所描写的时代上又可以将罗城民歌分为“老民歌”和“新民歌”。从民歌体裁上可以将罗城民歌分为山歌、小调、号子等等。

3 池州罗城民歌的题材分类

池州罗城民歌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按内容题材又可以将池州罗城民歌分为以下五类:劳动歌、时政歌、生活歌、情歌、儿歌。

3.1 劳动歌

诗经中就有“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描述,说明从古至今,劳动歌在各地各民族的民歌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反映的是劳动人民的在生产劳动时的劳动状态和情感表现。如罗城民歌中的《插秧号子》《镰刀歌》《车水号子》《打油号子》等,如姜梦玉老师演唱的罗城民歌《熬糖歌》中写到:“腊月二十三,家家忙得欢。起五更睡半夜,都为过年忙。对面姨表姐,隔壁二大娘,洗糯米剖干柴,在熬麦芽糖。”在这些民歌中,经常用一些口语化的语言,如“洗糯米、剖干柴”等生活化的语言把熬糖过程描写的非常生动,场景描绘的栩栩如生,很有画面感。

3.2 时政歌

时政歌是对当时时事政治的记忆,反映的是时事政治生活,很有时代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什么时候唱什么歌”,民歌的歌词也是紧跟时代步伐的,每个时代的民歌传唱的是每个时代现实生活的歌曲。目前根据搜集整理到的罗城民歌歌词中,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时代:一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民歌,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现实的如《长工歌》《短工歌》《当兵就要当红军》《小小鬼子你多恶》等等,二是在建国以后改革开放之前这一时期,有很多反映劳动人民翻身解放的民歌,《山歌唱到北京城》《幸福生活唱着过》等等;三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反映新时代人民生活变化的民歌,如《欢迎客人池州来》《多多山花摇春播》等等。

3.3 生活歌

生活歌表现的是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情感表达,反映的是日常生活行为。如罗城民歌中的《十恨》《做花鞋》《劝郎莫吃鸦片烟》等,再如有表现农村妇女在杀鸡的时候演唱的歌曲《杀鸡歌》:“鸡呀鸡,你莫唏,脱掉毛衣换布衣;鸡呀鸡,你莫怪,你是阳间一道菜。”这些民歌都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即兴编创出来的生活歌。

3.4 情歌

情歌是表现青年男女追求爱情的民歌,是民歌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歌曲,如罗城民歌中的《十爱姐》《小星起山一盏灯》《撩姐歌》《十二月探妹》《十爱郎》等,如罗城民歌中情歌的代表作《洗菜苔》中写到:“妹在河里洗呀洗菜苔耶,郎在那河里放木排。一篙子调过来哟,嗳嗨哟,一篙子调过来哟。哥用篙子打呀打妹水耶,妹把那身子歪一歪。打湿了妹的鞋哟,嗳嗨哟,打湿了妹的鞋哟!要吃菜苔你抓一把去啊,要想谈心你晚上来。”这些歌词都表现了在民歌中通过“郎”与“妹”“姐”这些年轻的异性之间的调情故事等等。

3.5 儿歌

儿歌主要是指儿童演唱的歌曲或者是为儿童而演唱的歌曲,如罗城民歌中的《牧童歌》《小孩怕剃头》《对歌》等,如罗城民歌中一首童谣《做粑》:“磨磨牵街,磨粉做粑。小粑家里吃,大粑送隔壁。隔壁不开门,狗咬屁股腚”;再有如《卖狗歌》:“好大月亮好大狗,捡个铜钱打烧酒。走一步,喝一口,问声老爷可要狗。”这些儿歌也都是农民歌手即兴编创出来的。

4 池州罗城民歌的歌词内容分类

池州罗城民歌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一曲多唱,即用同一首曲调,在不同时期填上不同的曲调,所以罗城民歌的曲调目前搜集到的不是太多,但是歌词却又很多,根据歌词的内容可以将池州罗城民歌分为“老民歌”和“新民歌”两大类。

4.1 老民歌

根据我们的采风调研,当地老百姓习惯性的将建国以前流传的民歌称之为“老民歌”。目前搜集到很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的民歌,每首民歌也都深深地烙有时代的烙印。在民国时期的民歌中所唱的内容较为广泛,有情歌、苦歌、怨歌、劳动歌等等。在抗日战争时期也出现了很多反映劳动人民失去家园,劝儿当兵类的歌曲。具体歌曲如:《大脚调》《长工调》《短工调》《苦媳妇歌》《小小鬼子你多恶》《撩姐歌》《迟早会翻身》《唱古人》《熬糖歌》《月亮渐渐高》等等。

4.2 新民歌

这里说的新民歌是指建国以后,各个历史时期民歌手、诗人、文艺工作者以及作家们根据原有的罗城民歌曲调重新填词创作的民歌,当然也有重新谱曲创作的新民歌。如:《山区人民一条心》《口唱山歌心里甜》《我爱公社四月天》《两朵花儿并蒂开》《满山喜鹊都飞来》《草鞋歌》《句句都是英雄语》《幸福泉》《金钥匙》《赞水库》《送公粮》《货郎担子到山村》《防范溺水要把关》《桃花满树迎贵宾》《池州牌坊九十九》《敬酒歌》等等,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这首《敬酒歌》这首歌曲由罗城民歌第一代传承人姜秀珍老师根据1960年参加全国第三次文代会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在向周总理敬酒时边唱边说,受到总理“为人民多编多唱”历史使命而创作的,由王兆乾先生谱曲,传唱这首新民歌的传承人有姜秀珍、钱秀华等,新民歌《池州牌坊九十九》由罗城民歌第二代传承人姜梦玉老师演唱,被评为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的演出节目进京演出。

5 池州罗城民歌的体裁分类及其音乐特征

目前,搜集到的罗城民歌包含了传统民歌的三种体裁,即山歌、小调以及号子,其音乐特征各具特色。

5.1 山歌及其音乐特征

罗城民歌中的山歌所用的曲调,主要是用“慢赶牛调”。“慢赶牛”是普遍流行于安徽各个地区的很重要的一种民歌曲调,特别在大别山地区的民歌中更为普遍,在皖北淮南、皖西六安金寨、皖西南安庆池州等都较为流行。具有典型的安徽地方音乐特色。“慢赶牛”从字面意思上就不难理解,原为农民驱赶牛群的时候即兴演唱的一种较自由的歌调,牛本身行走的速度就不快,又因为唱起这种悠扬的山歌,赶牛的速度就会放慢,所以把这种山歌称为“慢赶牛”。按照分布地区及音乐风格的不同,“慢赶牛”可分为中路慢赶牛、北路慢赶牛和南路慢赶牛。“中路慢赶牛”其代表主要是以皖西六安金寨和周边一带流传的曲调。其音乐曲调一般都是建立在民族五声羽调式的基础上,其调式音阶为la、do、re、mi、sol、la,音域通常是在隔开一个八度的三度(10度)之间;节奏节拍等音乐元素比较单纯规整,变化不大;其旋律进行有级进也有跳进,使得旋律既较流畅,又很有起伏,有种刚柔相济的特殊性格。“北路慢赶牛”的流行区域主要是在安徽省淮南地区,调式一般为民族五声徵调式,其调式音阶为sol、la、do、re、mi、sol,其曲调的音域一般在一个8度左右。通常是两段体的曲式结构,节奏规整,具有歌舞音乐的特点。“南路慢赶牛”主要流传于安庆一带。曲式结构一般由三对上、下句构成一个段落,旋律较平稳,基本上以级进音型为主,很少有大跳,调式一般为民族五声徵调式,其调式音阶为sol、la、do、re、mi、sol,其音乐具有细腻、柔婉、抒情的特征。

池州罗城民歌中的山歌就是属于南路慢赶牛曲调。如罗城民歌的山歌《慢赶牛道路越走越光明》和《慢赶牛调 朵朵山花摇清波》。

从以上这两个谱例,我们可以看出,这两首罗城山歌的音阶都是徵羽宫商角徵的民族五声音阶,结束音都是徵音,所以可以确定该曲调的调式调性是民族五声徵调式,这两个曲调所用的音列主要有(表1):

表1 主要音列表

慢赶牛曲调流畅,唱词多用衬词,一字多音运用很多,旋法特点比较明显,第一首曲调的旋律起伏较小,音与音之间都是以三度以内的级进为主,没有大跳,第二首有少量大跳,总的音域从低音sol到中音la,总音域跨度是大九度。从调式调性和音乐风格来判断该曲调是典型的南路慢赶牛,从该曲调的总音域和偶尔出现的大跳来看,池州罗城民歌的山歌慢赶牛曲调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

罗城民歌的“慢赶牛调”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一曲多唱,就是同一首慢赶牛曲调在不同时期会填上的不同的歌词进行歌唱。如罗城民歌中《耘田》用的慢赶牛曲调与朵朵山花摇清波所用的慢赶牛曲调完全相同。

罗城民歌的“慢赶牛”旋律优美,富有歌唱性,节奏规整,曲式结构是两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属于分节歌的形式,唱词是七字句,多用衬词,如“哎,哟,嗬嗬嗬,呀么哟嗬嗨”等等。由于音域不宽,其演唱基本都是采用本嗓,即真声进行演唱,其演唱形式可以是独唱、齐唱或者是一唱众和等形式。

在池州罗城民歌的传唱中,擅长演唱《慢赶牛调.多多山花摇春播》的民歌手有姜秀珍、刘正荣、李芳芳、钱丽芳、吴丹、钱华等。2008年4月25日,“江淮情”艺术团来池州慰问演出时,姜秀珍老师带领她的四位小弟子演唱了这首《慢赶牛调 多多山花摇春播》,引起人们对罗城民歌的极大关注,对当时罗城民歌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5.2 小调及其音乐特征

小调又称“小曲”“时调”等,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之余,平时生活当中用来抒发感情或者供娱乐消遣而产生的民歌。相对山歌而言,小调的词和曲即兴创作性较少,一般比较定型化,在音乐艺术上也较为成熟。小调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流传,而且流传的面也比较广,也有很多地方戏曲也会采用当地的民间小调作为唱腔使用,比如,池州的傩戏唱腔中的傩腔,就是采用很多民间小调作为唱腔使用,小调所反映的内容也很广泛,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都有涉及。例如农村民间小调大多是反映农民平常生活,或者是反映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生活的;城市里的小调大多是反映城镇居民的生活,内容以娱乐嬉戏、生活常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民间传说故事等等。小调的表现手段多种多样,表达的音乐情感也比较细腻,音乐表现形式比较规整。

池州罗城民歌中的小调有很多种,就曲调而言,大约有一百多种,数量众多,流行较多的如“洗菜苔调”“采茶调”“扇子调”“花鼓调”等等。这些小调,形势规整,旋律性强,曲调优美,风格多样。流行较广的曲目有《洗菜苔》《十二月花名》《十爱》《十二月梭》《相思调》《一阵日头一蓬阴》《打洋袜子》等。曲调委婉细腻,结构完整,旋律主要以级进为主,民族五声调式,具有典型的江南色彩。如罗城民歌小调《洗菜苔》。

这首《洗菜苔》是罗城民歌中非常流行的小调,几乎罗城的所有民歌手都会演唱。它的音乐比简单,旋律优美,容易上口,典型的江南小调,乐曲结束音结束在徵音上,其音阶排列结构应该是徵、羽、宫、商、角、徵,由此可以判断出,《洗菜苔》这首小调的调式是民族五声徵调式。整首作品的旋律都是采用具有民族特色的三音小组构成(表2)。

表2 音列表

旋律主要以级进为主,很少有大跳,这首小调的曲式结构也很简单,是四乐句的单乐段分节歌的形式,其中最后一句是重复第三乐句的,以便于构成一段完整的旋律。这首民歌的拍子是2/4拍,节奏比较规整,主要节奏型有等节奏型。这首民歌的整体音域也不大,才只有六度。从《洗菜苔》的这首歌词来看,它是属于小调里的情歌类别,虽然旋律风格委婉细腻,但却描述了青年男女的大胆和开放,表达了青年男女追求爱情的人性之美。

5.3 号子及其音乐特征

劳动号子简称“号子”,在我国北方常称为“吆号子”,南方则常称为“喊号子”。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是直接伴随着体力劳动,为使集体劳动时步伐一致,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民歌。它是直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并为其服务的,它反映出劳动人民在劳动时的真实状况和精神面貌。劳动号子就是劳动人民在远古时代的生产劳动中,为了凝聚集体的力量,创造出来的最早民歌。就像鲁迅先生说过的文艺起源于“杭育,杭育”原始的民歌。劳动号子的音乐形象也比较粗犷豪迈、高亢有力,歌唱形式一般是一唱众和,但也有独唱的号子,如“挑担号子”等。

关于号子种类的划分,主要是根据不同的劳动项目和传唱环境来划分的。一般把劳动号子分为: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等等。如船渔号子中的放排号子、船工号子、拉纤号子等等都与水的环境和使用船作为工具等密切相关,代表性的有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双江演唱的《船工号子》,其音乐形象非常生动。

罗城民歌产生的地理环境是在群山相连,碧水相间的优美乡村里,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正是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罗城民歌,其中号子也是罗城民歌中重要的一种音乐体裁形式,罗城民歌中的号子主要以农事号子为主,如流传较广的有“插秧号子”“打油号子”“打硪号子”“打麦号子”“拉滚号子”等等。这些号子都是以具体的农事项目来命名的,目前传唱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插秧号子,也是最动听的号子,因为这首插秧号子很有自己的音乐特色,它除了具有其他号子的“呼号”等音乐特征之外,还具有完美的音乐性,音乐元素丰富,曲调和曲式结构都很有特点。在2018年12月15日,由池州市文联主办,池州市音乐舞蹈家协会承办,贵池罗城民歌研究会协办的池州市民歌展演中,由池州市著名民歌手钱秀华演唱了罗城民歌《秧歌号子》,高亢明亮的嗓音较完美的诠释了罗城民歌《秧歌号子》的音乐形象。根据她的演唱,我整理记录了这首歌的曲调如下:

通过这首曲谱我们能够看出罗城民歌《秧歌号子》音乐特征非常完美,旋律流畅、节奏规整,音乐元素丰富。整首曲子的结构是引子+A+A'+B的形式。一开始是个八度大跳拉开乐曲的前奏部分,这部分节奏较自由,有散板的感觉,音乐形象非常生动,采用一唱众和的形式,领唱和帮腔都用“啰呵来”等衬词唱出整首歌曲的引子部分,体现了号子的音乐特点,这一唱众和,也预示着插秧劳动的开始。三小节的间奏之后的中间部分是乐曲的主体部分,这部分节奏规整,速度加快,从歌词上来看,这部分只有四句歌词,其余全是衬词,“手拿秧靶去插秧,等到今年大丰收;跳下田里去插秧,等到今年粮满仓。”领唱者与和唱者相互呼应,很有画面感。这部分结束之后,通过一小节的间奏,紧接着再现了引子部分的领唱和帮唱,按说音乐到此可以完美结束了,乐曲停留在徵音上,很有结束感,但是这首插秧号子并没有选择结束,而是紧接着音乐继续发展,采用了罗城民歌中的“赛花调”,以更加高涨的情绪把插秧号子推向高潮,最后音乐在徵音上结束,与A部分的主体调式色彩相统一。整首作品从调式调性来分析的话,它所使用的调式音阶是徵、羽、宫、商、角、徵,结束音停留在徵音上,根据宫音是降B确定徵音是F,从而确定这首插秧号子的民族五声F徵调式。从音乐形态上来分析的话,采用的典型的三音列(表3)。

表3 音列表

整首曲子,较多使用倚音、波音等装饰音,使得音乐更富有情趣。拍子出现了5/4、4/4、2/4拍子,应该是属于混合拍子,这也是插秧号子所具有的音乐特征,使得音乐语汇更加丰富,比一般的农事号子音乐性更加丰富,更加完美。一字多音,使得旋律更加优美等等。

罗城民歌的体裁分类包含了传统民歌的山歌、小调和号子三大分类法,通过以上对罗城民歌中的部分代表作品的分析,不难看出,罗城民歌既各具特色又有很多相同特点(表4)。

表4 体裁特征对比

池州罗城民歌中的山歌、小调以及号子虽然各自具有自己的音乐特征,但是也有很多共同特征,它们都具有皖南民歌细腻优美的音乐风格,旋律都是以级进为主,音域较小,容易演唱,以本嗓演唱为主,都是属于民族五声徵调式等等,都是池州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瑰宝。

猜你喜欢
罗城池州号子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池州学院二级学院商学院简介
仫佬族刺绣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我家的“号子”
茶山号子的艺术特征与传承
基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仫佬族特色村寨保护研究——以罗城大勒峒村为例
唱起号子走汉江
农村基层组织党风廉政建设罗城的实践与启示
池州武傩文化研究
罗城果林水肥一体化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