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高考新材料作文,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把握程度、审题立意的能力以及其所具备的语文素质。其中,审题和立意是中心环节,它们直接关系到学生作文的质量,体现着学生的写作水平。
李显涛老师的这堂作文课,利用压缩语段的方法瞄准材料的核心内涵,为学生能准确审题立意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设计思考】
审题立意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作文的成败,而固有的思维形式以及错误的思维方式会使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思维紊乱。具体表现有:一是筛选能力欠缺——往往无法抓住关键词,无法把握材料的核心内涵;二是对概念的理解和界定不明晰,基本概念把握不准,往往会犯偷换概念的错误;三是由于缺乏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由材料引出观点时,推理常常无序与混乱。为了引导学生准确审题立意,我利用压缩语段的方法,瞄准材料的核心内涵,合理推理得出中心论点,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审题立意的能力。
【教学环节】
(一)引发思考,激起欲望:
提问:清人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请问,这是什么意思?
明确:说明没有统帅的军队其实就是乌合之众。
提问:军队的统帅与作文主题有什么关系?
明确:军队的统帅如同文章的主题,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同理,没有主题的文章就缺乏灵魂,没有生命。
由此看来,立意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作文的成败,立意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关键。面对作文时,大多数学生会感叹“想说爱你不容易”,也会感叹“为什么正确的立意总与我擦肩而过”,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审好题、立好意呢?今天我以本次段考的作文题为例,谈谈新材料作文如何准确审题立意。
(二)还原题目,刨根问底:
1.投影展示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1. 2017年7月,在波兰召开的第四十一届世界遗產大会上,中国申报的可可西里和鼓浪屿——一个是广袤无垠的纯净高原,一个是孤悬海中的蕞尔小岛——双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已拥有52处遗产,其中文化遗产31处,位居世界前列。
材料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任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分析材料,找准内涵:
提问:请大家回顾压缩语段的基本方法。
明确:①通读材料,标出序号;②概括各句,提炼中心;③厘清句意关系,分析、筛选、整合信息;④按题目要求准确表达。
提问:压缩语段其实就是找准语段的核心内涵,而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归根到底,也是需要瞄准材料的核心内涵,是否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
明确:可以。对于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我们同样可以先分析每句话的主干,找准材料的关键词、关键句;然后分层,厘清层次之间的句意关系;再分析、筛选、整合信息;最终瞄准材料的核心内涵,准确审题立意。
3.分析、筛选出作文材料的关键信息,然后提炼出材料的核心内涵:
材料1的关键信息:中国申报的可可西里和鼓浪屿双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遗产位居世界前列。
提炼出核心内涵: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保护好它们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材料2的关键信息: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提炼出核心内涵:继承创新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让其展现魅力。
分析综合两则材料的核心内涵,可立意为:
①保护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②继承创新中华优秀文化;③如何让文物“活”起来。
(三)展示习作,有的放矢:
1.投影例1:一考生作文《做人要有创新精神》的开头段,请同学们读一读。
人的潜能是意识性的,唯有创新才能不断激发自己的意识,才能让自己不断前行。如何做一个创新之人?关键是从生活中取材,因为创新来自生活、来自人民。俗话说,有创新才有动力。而创新,是宽阔的海洋,能给予你无穷的知识,能激发你的潜能。可见,做人要有创新精神。
想一想:请同学们划出本文段的中心论点,并判断中心论点是否合理?
明确:本段的中心论点为“可见,做人要有创新精神”。但由于本文段开头没有引用材料,观点也只是从材料中的词“创新”引出,一叶障目,所以,审题十分不准确。
2.投影例2:一考生作文《创新,让人生绽放精彩》的开头段,请同学们读一读。
勇于创新,让我们的人生绽放精彩。中国申报的可可西里和鼓浪屿双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见,中华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而创新是一个国家必须具有的精神,只有继承创新这种精神,中华传统文化才能更加优秀和富有生机。因此,我们要积极创新,让我们的人生绽放精彩。
辨一辨:与例1相比,例2有了哪些明显的变化?所引出的观点又是否合理?
明确:与例1相比,例2引用了材料。作者有意识地想从材料中引出观点,但观点由继承创新传统文化延伸到创新,犯了随意扩大范围的错误,因此,审题立意同样欠准确。
3.投影例3:一考生作文《精神力量》的开头段,请同学们读一读。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华民族更有凝聚力和生命力,而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梦想精神、团结精神,体现出中国精神力量之大、生命之坚。民族精神作为一种力量,在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会转化为一种动力。精神是需要载体来依托、传承和发扬的一种力量,精神的力量更多体现在坚持和努力之上。只有不断努力和坚持,你离成功才能更进一步。
想一想:请划出本段的中心论点,并判断是否合理?
明确:本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只有不断努力和坚持,你离成功才能更进一步”。这个文段由中华民族具有凝聚力和生命力,体现出中国精神力量之大,过渡到民族精神为一种力量,再延伸到精神力量需要坚持与努力,从而得出中心论点“只有不断努力和坚持,你离成功才能更进一步”,这种可以称之为“滑翔式推理”错误。
4.投影例4:一考生作文《思想观念》的开头段,请同学们读一读
《周易》中有一句话:“穷则变,变则通。”当陷入困境时,我们要学会变通。学会变通,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才能风雨无阻;懂得变通,我们才能谱写出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描绘出“山高人为峰”的壮丽人生。2017年7月,在波兰召开的第四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可可西里和鼓浪屿双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因为懂得变通,所以我们知道要深入发掘中华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并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使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的魅力和时代风采。
想一想:请划出本段的中心论点,并判断是否合理?
明确:中心论点为“懂得变通”,文段前、后两部分都围绕“变通”去论述,但与引用的材料没有半点关系,中心论点是强加因果推理出来的,审题同样不准确。
(四)由同学们充分讨论后进行小结,同学们审题立意出现偏差的原因大体有几个方面:
1.筛选能力欠缺,无法瞄准材料的核心内涵:由于学生筛选能力欠缺,故无法抓住材料的关键词,无法瞄准材料的核心内涵,提炼出来的中心论点往往不准确。
2.无法厘清概念,往往在无意中滑向同义词:由于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和界定不明晰,基本概念把握不准,所以常常会犯偷换概念的错误。如混淆了“朗读”与“阅读”的概念,将“老规矩”泛化为“规则”,将“探究”等同于“思考”“实践”,将“自信”写成了“信心”,将“诚信”写成了“诚实”,将“失意”写成了“挫折”,将“换个角度”写成了“换位思考”等。
3.推理无序混乱,容易犯随意扩大范围、强加因果、“滑翔式推理”等错误:由于缺乏相应的筛选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故同学们在由材料引出观点时,常常表现为推理的无序与混乱,最终导致审题的失误。
(五)悟一悟——由错因入手,悟出解决的策略:
1.整体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引材料要见“词”见“料”。
具体操作方法:主要抓住材料的高频词以及起修饰作用的限制性词语,在梳理材料中准确瞄准材料的核心话题。而在引用材料时必须要见“词”见“料”,紧扣材料“关键词”做简要分析。
2.厘清概念内涵,提观点运用“原词重现”法。
具体操作方法:尽量用材料原词语,少用近义词,以避免因对材料中的关键词语理解不准、不细而在写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滑向它的近义词。
3.材料引出观点,必须符合逻辑推理。
具体操作方法:推理时要弄清楚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句意关系(因果、条件、转折等),从而避免出现偷换概念、扩大范围、强加因果、“滑翔式推理”等错误。
(六)练一练——结合学生本次段考开头段情况,根据上述策略重新整理:
示例:在波兰召开的第四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可可西里和鼓浪屿双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拥遗数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中国世界遗产的跨越式发展,需要我们切实坚定文化自信,认真履行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做出的承诺,而在保护的基础之上,我们还应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散发它应有的独特魅力,以此不断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七)写一写:请准确审题立意,按照“引材料—明观点”的方式,写个开头段。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上海127所中小学在2016年与自然博物馆签订合作协议,博物馆和学校之间的“墙”正在慢慢被拆除。这也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把课堂搬到博物馆里。起初,这些学校的教师对于课堂的迁移有所顾虑,毕竟这种全新的授課方式颠覆了一贯的教学思路和评价方式。但当一些“种子教师”开启了探索之路后,他们发现,博物馆中的课堂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们逐渐形成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增强了规则意识,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这种课堂的变化,也让在传统课堂体系中成长起来的教师打开了思路,促使他们不断弥补知识结构上的不足。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