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大凡卓越的艺术家都有着超群独立的艺术品格和精神气质,郑艺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在他的油画世界里,描绘的是土地、农民、山川、风物种种最接地气、最直面人心的原生状态。他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浸润在广袤黑土地里的那种深沉、辽阔的气息,还有来自俄罗斯英雄主义的色彩交响曲和对生存、生命无常的追问。在各种艺术和文化碰撞与交融下,郑艺的绘画走出了一条独具个性的艺术道路。也许是天妒英才,这样一位艺术家却在2018年2月28日离开了我们……永远地回归到他此生挚爱的那片热土之上了。值此,本刊特邀部分郑艺生前好友、同事等撰文表达对郑艺和其艺术的无限敬意及缅怀之情,并以表哀思。
郑艺(1961—2018)198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曾任哈尔滨画院院长,哈尔滨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哈尔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油画艺委会主任。历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绘画系主任,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艺委会委员,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
文/王登科
迄2月28日止,郑艺兄离开我们已有整整一年了。这一年里,世界也没什么变化,依旧是寒来暑往,依旧是甚嚣尘上。偶尔原来郑艺兄所属的小圈子一聚,大家会时不时地想起缺席的郑艺兄。往往是“唉”的一声长叹,大家就又干下了一杯酒。
在郑艺兄离开的这一年中,我们其他的朋友确实又聚会了好多次。过去不太熟识的朋友因为提一嘴郑艺兄而变得稔熟,甚至办成了好多的大事情,比如有幸如我者,就是真实的受益者。在艺术圈、甚至在清华,只要说是郑艺生前的朋友,你就会被格外青眼有加,甚至壁垒森严的清华门卫也会为你敬礼放行。是的!一个好人就是这样有魅力,他的名字就是一束光,能够照亮一切,而且无论他活着还是离去。
郑艺 北方 140cm×180cm 1989年
作画中的郑艺
郑艺与学生们座谈
郑艺与师生们合影
我是2006年在一次宴会上与郑艺兄相识的,那也是朋友精心为我们俩设的局。当然,更早的是他那件叫《北方》的作品——散落的羊群与蔚蓝天空交织而成的壮丽、又让人伤怀的画卷感染了我,从那以后,这位画家鲜明的审美意象连同他光头的形象便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也冥冥之中感觉到,我会认识他。——这便是我们后来友谊的缘起。
我在鞍山工作那会儿,郑艺兄多次来访,大家环绕在他的周围,欢饮达旦、弹琴放歌,仿佛又回到了我们青春的岁月。继而又有一大批艺术青年,围绕在他的身边,拜师学艺,仰慕高风,更有一些有志于绘画的孩子们,在他的启迪下走上了艺术的道路,并成为了出色的画家。的确,郑艺兄就是这样一位寓深刻于平常,让所有人无不感到亲切的一位可爱的兄长。
2014年,我来北京工作,郑艺兄为我接风洗尘,他甚至比我更高兴,并把他自己圈子里的朋友不时介绍给我,大家每周一小聚,每月一大聚,我也通过不断的交情,更加深刻地了解了郑艺兄的人格与内心,进而生发出对他艺术作品的解读与阐释。我把他个人的心灵成长与其作品的时代征候加以一一对照,又从他的故乡与土地的情结联系到俄罗斯绘画气质对他风格的影响。也正是由于对郑艺的关注,才使得我批评的视野渐渐拓展到更广袤的领域。而在郑艺兄眼里,他说我是最能读懂他的人。不敢用“知音”一词来状括自己,但敢说我是在近二十年中一直持续关注他的那个人,包括他作为一位敏感艺术家精神世界里的忧伤与欢乐。
此刻,我脑海中又浮现出了多年以前的那个早晨,初秋的松花江畔已有些微寒,一位少年尾随在哥哥的身边,并用他天真的眼睛和努力的观察去在画板上画着远处的江水、堤岸、行人……这是郑艺兄生前经常向我回忆的他初学绘画的一个场面,真实又缥缈,荒诞也庄严。不知道当年滔滔的江水和行人会不会记得这位从远处眺望他们的少年。但我知道,至少这位少年记住了他们,那些流年、那些逝水、那些曾经入他画的人和往事,正是这些才生发出了他后来画中坚实土地、蔚蓝的天空、劳动或伫立的人们。是啊,艺术家的创造也正是这样一种奇妙的心灵之旅,从他乡到异乡,再到精神上的还乡。今天,我们来重新品读郑艺兄的绘画,我们最好先抛开什么“写实抽象”的概念桎梏,直接观照过去,那里有他内心的全部秘密……
去年的今天,郑艺兄带着他的秘密突然地离开了我们,像是跟我们开了个玩笑和恶作剧。我一直保留他最后一条的微信语音、保留他策划的我们一起办展览的方案文字,还有一起外出写生的计划,我都在等待他一一践行的消息。
窗外的春天正在酝酿,温暖里时现微寒。此刻,我以拙文为清酌、为庶羞,并向着他当天出行的方向说一声:郑艺兄,想念你!
(本文作者为荣宝斋书法院院长、《艺术品》期刊主编)
郑艺接受中外媒体采访
文/陈池瑜
郑艺1961年出生于哈尔滨,从小跟着二哥学习绘画,198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哈尔滨在现代产生过众多著名画家、音乐家和文学家,虽地处东北,却是艺术家的摇篮之一。俄罗斯文化对近现代哈尔滨文化产生较大影响。哈尔滨中央大街的百年建筑,如教堂建筑等具有鲜明的俄罗斯风格特点。郑艺从小感受哈尔滨独特的文化艺术,受哈尔滨本土文化及俄罗斯文化的熏陶,在艺术上受到俄罗斯画家列宾、列维坦、苏里柯夫和克拉姆斯科伊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以晁楣为代表的北大荒版画作品的启发。北方文化造就了郑艺豪放刚毅的气质和开朗务实的性格。
1987年,郑艺大学毕业二年后,26岁的他创作了一张以哈尔滨市一座教堂为题材的油画作品《寂》,获得黑龙江省油画展一等奖,并入选首届中国油画展,由此他开始进入当代油画创作学术视野之中。1988年4月至7月他参加鲁迅美术学院第一届伊维尔油画研修班的研修活动。伊维尔是法国当代写实主义重要代表画家,他在研修班上教授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油画写实方法,包括颜料制作、制笔、造型等。郑艺经过在研修班中的训练,油画创作技能得到巩固和提高,并为其后的油画创作做好了技术准备。此后,他从创作教堂及对物体的表现,转到对普通人的生活、生存状态及对东北本土文化的思考与表现上来。
郑艺创作的《寂》和《北方》,已经显示出他在油画技法和处理题材方面的才能。这两件作品,是借建筑物和羊群来表现一种宗教般的圣物和北方诗一般的自然意境。其后的创作开始直面人生,关注东北基层农民生活与生存状态。以法国画家库尔贝和作家巴尔扎克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艺术,俄罗斯的巡回展览画派及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他们共同的本质特征,都是用客观的不加修饰的方法,描绘现实生活和塑造普通人的形象,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对弱小人物的人文关怀。郑艺继承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和创作思想,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东北农民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显示出对底层民众深切的人文关怀精神,一种强烈的生命意志和生存意志体现在他作品的形象中,他成功描绘出的当代东北农民形象,是对普通劳动者生命的礼赞!
郑艺对北方的土地、玉米、羊群、农舍,以及这片土地上质朴的主人,充满无限的热爱和炽烈的情感,并将这种特殊情感倾注到作品中。1994年郑艺创作了《走近永恒》,泥巴土墙横过画面,土墙后面是玉米地、平顶农舍和土坡,画面中央聚焦的是站在土墙后且面向观众的一位老农,他的上衣沾附着黄土,柔和的阳光照在他衣袖和脸上,脸上的皱纹和秃顶头上的泥土,使其形象简直像一座永固的泥塑雕像,这位满身泥土的老农形象,蕴藏着刚毅的力量,诉说着无尽的农民辛酸的故事,体现出郑艺对当代农民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此作参加八届全国美展并获得大奖,引起观众对底层民众的关注和同情。他创作的《苍生》表现牧羊人和一群觅食的绵羊,牧羊人身穿草绿色大衣,胳膊夹着牧羊杆,侧身向前望着,平凡实在,憨厚的牧羊人形象屹立在草地、羊群、折断的树桩和天空之中,作品表现出对芸芸苍生的深切的关怀!
郑艺在《走向心灵》一文中谈创作体会时说到:“我喜欢描绘平凡的事物,用精巧的笔触,透过对乡土的浓厚感情,抒写平淡生活中包含的哲理,艺术加上我的感情能够引导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休戚与共”。郑艺深切地关注农民的生存状态和描绘平凡的事物,透视人物的内心精神生活。他的油画写实语言精纯而富有表现力,他在人物塑造上特别强调对形和结构的认识,将背景、天空的大块面形成的单纯性和人物形象刻画的丰富性相结合,创作出系列北方农民写实油画形象,特别是用写实方法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以及发现和创造具有标志性新的农民形象,取得新的突破和成果。
郑艺 美丽的梦想130cm×160cm 2008年
郑艺是东北人,他热爱北方土地、草木、羊群,更热爱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造方向,创造了一系列风格鲜明的普通劳动者的形象,那些忠厚的农民形象,黑色的北方土地,包含着郑艺对家园土地、农民、普通人的无限热爱,他将艺术为人民的创作思想,落实在一幅幅厚重的油画之中。郑艺作品具有深沉的现实主义力量和宽博的人道主义情怀。他将精熟的写实技巧,同抽象的几何分割相统一,使其作品带有鲜明的当代特点,对推动写实油画在当代新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郑艺继承现实主义精神,运用写实油画的方法,记录北方大自然的博大气概,描绘北方土地上农民的生存状态,以独特的眼光和艺术形式表现北方土地上生命的原动力,创造出当代写实油画的新篇章,成为当代乡土写实油画风格的重要代表画家。郑艺教授还被文化部评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他为黑龙江省美术事业,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艺术人才培养和绘画学科发展,为我国当代写实油画创作,都做出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本文作者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所所长)
文/王宏剑
戊戌春节刚过,2018年2月26日午后,我同蒙古国的朋友和学生自乌兰巴托驱车前往西北方向的蒙俄边境,途中大雪纷飞,一片银色,可谓“无尽飞雪锁银川”。
一路上手机信号时有时无,黄昏将临,不期接到家里电话,得知郑艺弟前往河南郑州参加清华美院招生巡考工作时突发疾病,并被送入当地医院重症监护室。闻此消息,车窗外壮丽无比的蒙古雪原黯然失色。此刻只能暗暗祈福郑艺弟能度过此难。
次日奔赴群山深处的布尔干草原,手机信号近乎全无,已接不到仼何来自国内的信息。零下四十度的严寒,无比沉重的心情连同大雪覆盖下的群山和寒林相互交织,无边无沿。夜深时分,皓月当空,散落在冰雪世界中的蒙古包已灯火阑珊。不知何处折射而来的一条短信闪显于手机屏上,“郑老师走了”。
对大多数人而言,即便是权力、财富、声望和智慧的拥有者,当你陷入生命的绝望之时定会期望冥冥之中的造物主能创造奇迹来改变此刻的结果。我也同样如此,只能再次为再也见不到的郑艺弟暗颂经文。望此经声能乘着月光越过冰雪覆盖下的阿尔泰戈壁和千里阴山,与远在京城的郑艺弟相会,似乎眼前郑艺的生命之泉正渐渐化作一片淡淡云雾。
郑艺1989年凭借他的油画作品《北方》在“全国第七届全国美展”荣获银奖而一举成名。自此佳作连连。他杰出的艺术才华和对油画的热爱,对时代潮流的把握能力及对东北农民生活细微的观察和体验,使得他的作品立意深刻,构成简洁大气,色调厚重质朴,尤其对画中人物入木三分的刻画,将东北农民的阳光、善良、质朴、憨厚且机敏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画中人物呼之欲出,黑土芳香扑面而来。动人心魄,过目不忘。
我和郑艺于1996年的全国文代会上相识。八年之后再次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相见,此时我们已是同事并成为好友。我发现郑艺的杰出才华不仅仅是在油画创作上,为人处事和应变组织能力同样非凡。他的智慧在于宽容、善良、热情且有求必应,即便是他十分厌恶之人有所相求也不会拒绝。所以他各阶层的朋友甚多,对同事和学生更是如此。调入清华十多年里他先后应邀参加了《历史的审判》等八、九件国家和重要部门所组织的有关历史上的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引起了美术界的广泛赞誉和关注。并经常参加国际上的美术交流活动赢得了国际荣誉,被授予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和比利时“东方艺术骑士勋章”。近年来郑艺先后担任了绘画系主任、美院党委副书记领导职务。在繁忙的工作同时又组织自已的学生建立“正艺术”油画创作群体,定期在北京举办展览。为美院和绘画系的工作发展及教学成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中宣部和中囯文联授予“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工作者”称号,至此达到了郑艺人生的巅峰时期。
郑艺 凡心已炽160cm×180cm 1999 年
生命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大地受到超负荷的挤压会引起山呼海啸,河谷受到突入其来的挤压会洪水滔天。郑艺同时受到工作、事业、社会以及人际上的多重挤压从而达到难以承受的极限。郑艺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然积极参加清华美院在外地的巡考招生工作,再次显现了郑艺忘我的责任心和无畏的牺牲精神。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富有禅机的诗句在揭示人生的哲理,行与坐为人生的动与静,穷与起为人生的终结与开始。而水与云则是生命的两种形式。大地上奔流不息所产生劳累的河流会羡慕天空中无边自由的白云,自由飘荡而感到空虚的闲云会眷恋大地上滋养万物的河流。此时郑艺弟的生命已和他的作品融为一体在云和水中自由穿越,永存于天地之间。
(本文作者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刘孔喜 朋友 48cm×35cm 木板坦培拉绘画 2018年
文/杨金川
绘事日课已毕,搁笔小憩,清茶一杯,窗前独饮。严寒的京城雾霭沉沉,黄叶飘飞。突然想起清人词句:“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我知道,我是又想起郑艺兄了—西风独凉,斯人可安?
时光不息的向前奔跑,猛回头才发现,郑艺兄已离开这个他曾经如此炽爱的世界快一周年了。曾经和他交往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昨天,仿佛依旧在继续。郑艺兄啊,天寒地冻,你可安好?
2018年2月28日,一个让我永远铭记的日子。严冬依然,生活依然,平静如水。偶刷朋友圈,看到登科兄发了短短几句话:“此别应须各珍重,故乡犹恐不同归,郑艺兄千古!”我心里突然一沉,像被电击了一下,好端端的郑艺兄怎么了?急问登科兄,登科兄回复:郑艺兄没了!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我自言自语了好多遍,人生难料,这是何等的无情与无奈!
回忆起我和郑艺兄的最后一面,离他逝去相隔不到二十天。因为彼此较忙,有些日子没见面了,年前我邀他和几位好友小聚,他虽繁忙却也挤出了时间前来相聚。同聚的有邢少臣、登科兄、盛鸣兄等其他几位挚友。郑艺兄先到,精神尚佳。除了比上次见面略显疲乏和脸色略微发白之外,也并无异样。他感冒未全愈(当时流感盛行,好多人都患感冒),坚持参加朋友聚会,令我十分感动,感于一位大艺术家的平易近人,感于一位东北汉子一贯的重情重义。因为他感冒,我和朋友们均未劝他饮酒,但他依然以茶代酒,敬了在座的每位朋友,丝毫没有大艺术家的架子。遗憾这次聚会郑艺兄因病未能畅饮,于是我提议等春节后郑艺兄完全康复了我们再聚一次,郑艺兄也欣然答应了,他说:等过完年回来咱们再喝。一阵推杯换盏后,我们就拱手告别。春节之后,我特意从老家带了两瓶家乡正宗的高粱烧酒,准备择日约郑艺兄再聚小酌,可造化弄人,我还没来得及约他,他却匆匆离去了,让我留下终身遗憾。 郑艺兄呀,咱们还有一次酒没喝呀,你忘了我们的君子之约吗!怎能就这样独自走了呢!
郑艺兄累了,教学上他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因材施教,尊重学生,是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艺术创作上,倾尽心力,佳作频出,继《北方》在第七届全国美展获银奖后,他的东北农民题材系列《走进永恒》《凡心已炽》《稻草人》《眺望新世纪》《炽心已飞》等作品先后获第八、第九、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银奖及优秀创作大奖,更有《历史的审判》《大兴安岭火灾》《毛泽东在庐山》《文成公主》《朱元璋与南京城》《娄山关大捷》《大国工匠》等主旋律巨作陆续诞生,践行了一个人民艺术家的责任与担当,让人无限敬仰。但这也消耗了他大量的心血,一幅巨作《历史的审判》,从收集资料,做小稿到完成创作就耗时三年!除了大量的创作、教学、科研工作外,他还有大量的行政工作及各种繁忙的社会活动,他是真的累了,或许,他是去另一个世界休整一下、小歇一阵吧!轻轻地,我们都不去打搅他。呜呼,斯人已去,空留惆怅,愿郑艺兄在天国安详,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本文作者为中关村画院院长 )
文/邢少臣
我和郑艺接触时间不长,只是两三年的时间,但我们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为很要好的朋友,每次相见的都有一种兄弟之间那不分彼此的感觉。他为人仗义,喝酒也一样,我觉得很惋惜的是,也许是酒毁掉了一个我非常难得的好朋友。他病的很厉害的时候,我们也见过很多次,他很顽强,从来没有露出过一点的病情消息,也没有表达出对生活这种悲观和绝望。他依然乐观,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所以,直到他走了我们都觉得非常的突然,非常的不能理解,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生病一年多时间里,没有耽误一天工作。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日常工作上,他依然勤勤恳恳,教学也好,招生也好,而且他最终是倒在去年那次招生的路上。我感觉郑艺真是一心扑在工作上。他对绘画,他对教学都十分的执着。他画了很多,很有影响力的油画作品,他用他独特的视角表现东北家乡黑土地上生活的人们,表现他们热爱生活和粗犷豪迈的性格。他把中国劳动人民这种人性和淳朴善良、吃苦耐劳并乐观向上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作品里表现了很多很厚重的东西,但是它不是直接去表达的。我个人感觉郑艺作品里还存在着一些幽默的成分。譬如,作品《炽心已飞》表现的那个在田地里放声歌唱的农民,生活虽然是艰辛沉重的劳作,但他苦中有乐,自娱自乐,一颗炽热的心随着歌声飞向远方。郑艺作品永远是把生活向美好方面延伸再延伸,他的作品展现的是生活,但阐述的是很多生活以外的思想。他的创作还包括一些重大题材,他的“两个审判”以及20世纪杰出的人物题材创作,他画了很多很有影响的作品。还有很多合作的,多数他是执笔作者。所以,他这种绘画高度可以说在目前中国油画领域里面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他的为人也达到了公认的高度。他与我的友谊是我无法忘却的记忆,去年他去世后,我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夜难入眠,他的音容笑貌总浮现在眼前,总感觉他仍然跟我们这些好朋友在一起,感觉他还活着,好像就在我的周围,就在我的旁边。转眼一年了,我才真实的感觉失去了一个好朋友,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为他惋惜的同时,我也祝愿我们现在的这些朋友身心健康,健康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我们在工作之余应该注意身心的修炼,身体的强健才能使我们的艺术能够继续,才能从高原迈向新的高峰。我深深地怀念他,再一次地缅怀他,郑艺的艺术不朽!人格不朽!
(本文作者为中国画研究院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副教授)
文 /丁 荭
郑老师是一位幽默的人,
幽默,需要智慧,
这让我印象深刻。
有他的所在,
总是笑语欢声。
郑老师是一位爽快的人,
北方大地的阔朗,
浸润着他的心性,
也成就了画布上炽热的暖色,
画布上的阳光,仍然温暖着我们……
一年的时间,很快
郑老师的笑容清晰可辨,
他轻快的步伐,
总是那么匆匆,
似乎,只是出了一趟远门,
不知道,他还好吗……
郑老师是一位有情怀的人,
他爱画画,爱得真切,
画布上留下的,
是沉厚,是隐喻,
是浓烈,是象征,
这是他生命的华章。
好了,
那一个,穿蓝白条纹汗衫的身影,
那一个,敦实的汉子,
走了……
但是他,酣畅淋漓地活过!
这就够了!
您还好吗……郑老师
(本文作者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副教授)
文/王耀发
悲怆忆昨冬,
洒泪别兄。
二十载义重情浓。
把酒温茶言岁月,
人去杯空!
惜艺境丰隆,
如日升中。
斑斓色彩万千重。
今世丹青还未愿,
它界称雄!
(本文作者为郑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