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霞 卢 刚
山东省东平县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271506
急性心梗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多见于老年群体,由于患者的机体机能较弱,因而将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损伤,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1]。目前临床中主要使用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等药物进行联合治疗,能够获得良好效果[2]。本文将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急性心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选取2016年12月到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 例老年急性心梗患者,依据不同的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53 例,男29 例,女24 例,年龄为61-72 岁,平均年龄为(66.5±4.9)岁;试验组53 例,男30 例,女23例,年龄为62-72 岁,平均年龄为(669±5.1)岁。
①均符合急性心梗的临床诊断标准[3];②未患有其他心脏疾病。
①无法积极配合治疗;②患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家属了解相应的治疗方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之间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患者入院后分别对其进行心电监护,并使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H15020766,呼伦贝尔康益药业有限公司,0.3g)等药物。
对照组在杉树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国药准字H20066825,爱德药业(北京)有限公司,1ml:5000 抗XaIU/支)治疗,采取皮下注射方式,每日2 次,每次5000U,连续注射7d。
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小剂量尿激酶(国药准字H11020549,四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 万单位)治疗,采用静脉滴注方式,将6*105U 的尿激酶与100ml 的氯化钠溶液进行混合,与30min 内滴注完毕,连续注射7d。
在治疗期间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变化进行观察,并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①治疗后12h 的冠状动脉血管再通情况,评价标准:(1)治疗后2h 内心电图ST-T 段回降超过50%;(2)治疗后2h 胸痛症状基本消失;(3)治疗后在发病14h 内提前出现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②并发症发生情况。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患者的治疗后12h 的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例或例(%)表示,两组间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非参数检验,P<0.05 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的再通率为84.91%(45/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83%(28/53),差异显著(χ2=12.717,P=0.000)。
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急性心梗是一种常见的且具有较大危害性的临床疾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近年来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如此才能够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目前临床中多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进行治疗。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新型抗凝药物,通过临床研究可知,低分子肝素的生物利用度为普通肝素钙的3 倍,并且能够分离其抗血栓作用与出血作用,因而在获得良好抗凝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出血发生率[4]。尿激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其主要的作用原理在于能够将内源性纤维蛋白将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不仅具有较强的抗凝作用,同时能够对纤维蛋白凝块进行有效的降解,因而能够获得良好的溶解血栓效果。使用小剂量的尿激酶具有较大优势,能够溶解新形成的血栓,以便能够进一步的阻止心肌缺血的发展,为心肌细胞提供足够的血供。将上述两种药物进行联合使用能够获得有效的抗凝作用,并且将会对患者形成较大的保护[5]。依据实验数据显示,患者治疗后12h 的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高达84.91%,并且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降至7.55%,足以说明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的显著优势。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急性心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不仅能够提升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同时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作为治疗老年急性心梗的首选联合用药方式。但临床医生仍然需要加强对上述两种药物的研究,以便能够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