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理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效果分析

2019-05-07 05:35袁云霞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免疫学病原基础

袁云霞

(桂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桂林 541002)

信息化教学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1]。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教学模式及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在线学习逐渐普及,信息化教学逐步推行并成为必然趋势。作为职业学校教师,应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创新,分析信息化教学效果,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最大限度调动学习者主观能动性,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互动,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1 研究对象

在桂林市卫生学校2017 级护理专业随机抽取两个班,分别设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班48 人,对照班50 人,两班学生均为初中毕业,女生,选用教材、学时数、教学内容均相同,其他基础课成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2 研究方法

2.1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实验班采用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过程与方法如下。

2.1.1 课前 教师准备信息化教学资源,将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点制作成微课并拟定自主学习任务单上传雨课堂学习平台,学生借助微课、网络资源及教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学习平台跟踪学习进度及答疑,师生、生生在学习平台交流互动。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检测,教师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难点、易错点,在课堂教学时讲解。

2.1.2 课中 按照“问题导入、情景创设、布置任务、合作学习、成果展示、考核评价”流程组织教学。教师播放临床案例视频,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创设真实情景、布置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合作学习,并将学习成果或作品上传至学习平台进行自评及互评,教师发布检测题,学生在学习平台完成课堂检测,教师根据检测结果归纳小结。

2.1.3 课后 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并提交学习平台,在学习平台交流学习经验、分享收获。

2.2 教学效果评价

采用综合手段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包括理论考试、实验操作考试及问卷调查。

2.2.1 学生成绩 比较两班学生理论考试及实验操作考试成绩。理论考试由学校统一出题,满分为100 分。两班考核方式、试卷、考试时间、阅卷标准均相同。实验操作考试采取抽签的方式,两组操作项目及评分标准均相同。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

2.2.2 问卷调查 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取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包括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绪、学习难度、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应用能力、对教学方法的评价8 个方面。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结束后,通过问卷星平台发送电子问卷到班级QQ群,学生在问卷星平台填写电子问卷并提交。实验班提交48份,有效问卷48 份。对照班提交答卷50 份,有效问卷50 份。问卷提交率及有效率为100.00%。

3 结果

3.1 两班对学习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必要性的认识(见表1)

表1 两班对学习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必要性的认识[n(%)]

3.2 两班学习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的兴趣(见表2)

表2 两班学习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的兴趣[n(%)]

3.3 两班学习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时的情绪(见表3)

表3 两班学习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时的情绪[n(%)]

3.4 两班认为学习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的难度(见表4)

表4 两班认为学习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的难度[n(%)]

3.5 两班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见表5)

表5 两班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n(%)]

3.6 两班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见表6)

表6 两班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n(%)]

3.7 两班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见表7)

表7 两班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基本技能掌握情况[n(%)]

3.8 两班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知识应用能力情况(见表8)

表8 两班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知识应用能力情况[n(%)]

3.9 两班理论和实验操作考试成绩比较(见表9)

表9 两班理论和实验操作考试成绩比较(x±s,分)

4 讨论

4.1 信息化教学有利于提高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效果

网络学习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实的情景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直观生动的微课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直观化,降低学习难度。课前自主学习及课中合作探究,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建构知识、掌握技能、学会合作,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岗位能力,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实现快乐学习,全面提高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效果。

4.2 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以“教”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被动接受。信息化教学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以“学”为中心,教师成为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建构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3 开发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系列微课

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2]。充足的信息化学习资源是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传统教学资源主要为教材、教具、多媒体课件等,信息化教学时除了使用传统教学资源外,还需开发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系列微课,依托校园网创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微课资源网,既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又能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4.4 以任务为主线设计教学流程

教师需将知识及技能设计成具体任务,以任务为主线设计教学流程,按照“布置任务、实施任务、评价任务”顺序组织教学,使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让学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教学环节要逻辑严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学活动要不偏离任务主线。

4.5 建立多元考核评价体系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中,采取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知识、技能检测与综合应用能力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多元考核评价体系能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反馈调节功能及激励功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全面检测学生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是否达成,便于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免疫学病原基础
《中国免疫学杂志》关于彩图处理的有关说明
动物免疫学课程教学在当代大学生中的探索与实践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红尾皇冠鱼头洞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性分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中医药院校《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材分析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