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谦逊 心系高空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张履谦

2019-05-06 02:56
科学中国人 2019年6期
关键词:雷达

□ 吴 彪

张履谦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1926年3月1日,湖南长沙东乡一个名叫蛇山嘴的小村庄里,一名男孩呱呱坠地。他的父亲为他取名“履谦”,是以《史记·留侯世家》典故,要求子女“履行谦逊”,务须谦虚向人求取教益之意。

一生勤勉朴实的父亲或许并不能预料到这个孩子长大以后能成为一名“造雷达,开创我国电子对抗事业先河;入深空,为圆我国航天强国梦搭梯铺路”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之栋梁之材,惟愿他能谦逊做人,磨炼心智,长大成人。也恰恰是这种谦逊的心态,伴随张履谦一路乘风破浪,成就了非凡的一生。

良言家训沉底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一直到现在,90多岁高龄的张履谦诵读起儿时就熟读的《孟子》中的名句,仍然能回忆起父亲灯下伴读的情景。如今回想,孟子的这些名言,正是父亲身上优秀品质的写照。张履谦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幻化成自己成长的动力和源泉。

张履谦出身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幼年时期当过放牛娃,种过菜,还做过插秧、割稻等农活,从小过着辛勤劳动的生活。父亲名叫张子尧,天生有腿疾,为了谋生,辗转学医,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终成家乡远近闻名的中医。撑一把洋伞外出行医的背影,成了张履谦对父亲最深刻的记忆。不论刮风下雨,不论逢年过节,只要有病人求医,父亲就会不辞辛苦地奔波上路。认真钻研、虚心求教、体察病人的学医行医从医经历,深深影响着张履谦及其兄弟姊妹,也影响了张履谦性格的形成。张履谦的母亲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劳动女性,父亲在外行医未归的时候,如果家里来了待诊的患者,母亲从不介意就诊患者弄脏了自己的家居厅室,她教育自己的子女将心比心,吩咐张履谦和弟妹们烧水端茶,礼节备至。父母言传身教,教给了子女为学为人的道理。

幼年的张履谦得到了父亲的虚心教导,严格要求。从“学而不思则罔”告诉他学习必须经过认真仔细的思考才能有所收获;到“业精于勤荒于嬉”教导他从事任何工作必须勤奋才能有成;再到再三举例司马迁虽遭受酷刑但其著作《史记》却流传千古和他勤奋努力分不开……父亲还会在放假期间和他一起制订功课复习计划:早上放牛回来后,上午复习一课国文和算术;下午学写毛笔字,认真临摹颜真卿《多宝塔》字帖;傍晚到菜地里浇水。父亲每天晚上都会亲自检查他一天的作业,如有做得不好的,父亲不满意,就会要求他当面重新做一遍。

家风家训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正是父母早年间的潜移默化,为张履谦奠定了一生的人生轨迹。也正是吃苦耐劳的品性伴随他走过战火洗礼,伴随他在颠沛流离中仍选择不放弃学习和进步,伴随他一步步迈向了通往进步阶梯的殿堂。

1946年,张履谦来到清华大学。亲历家乡沦陷、亲兄弟失散、同学亡故等战争苦楚的他深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于国于民的重要性,如饥似渴地学习专门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到爱国学生民主运动的开展中去。

明斋117同寝室的同学们

航天科普活动合影

百年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1946年,从西南边陲昆明迁回北平的清华大学,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时任校长梅贻琦依靠一批国内外知名学术大师,从严办学,凝聚了强大的教师阵容。同时,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与清华大学之间,教师相互任课,更使师资优势得到进一步增强。沐浴在这种环境下,张履谦一方面拼命吸取大师传授的专业知识,作为学生聆听过多位名师授课,像周培源先生的“普通物理”、叶企逊先生的“物理概述”及钱伟长先生的“工程力学”等;另一方面博采众长,听过土木建筑系的素描课,学习了一些绘画基础知识,还去文学院英语系听英诗课程,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世界杰出的大文豪莎士比亚的著作很感兴趣……这些丰富的绘画、诗歌等艺术元素,不仅丰富了张履谦的文化修养,也便于他把这些信息融汇到自己的学科里,触类旁通,开拓思想。

1948年12月的一个晚上,在清华园荷塘边安静的小树林里,张履谦等来了他的入党介绍人庄沂。就在这里,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从此正式走上了革命道路,走上了为共产主义信仰、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利益奋斗终身的道路。

初出校门开先河

1951年对张履谦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幸运之年,也是一个新纪元之年。这一年,他从清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军委通信部,第一次真正步入工作岗位,第一次穿上军装,第一次接触雷达,第一次奔赴前线……

面对陌生的一片领域,早已磨炼出过人意志的张履谦并不畏惧,他相信自己通过学习完全可以掌握新知识,而考验也很快就降临。

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处于相持阶段,为了打击我国抗美援朝的运输补给,美国B-29飞机对鸭绿江两岸进行狂轰滥炸,并施放电磁波干扰,使我军防空雷达不能发现目标,指挥雷达不能引导空军起飞作战,也不能把上了天的飞机引导着陆。紧急形势下,我志愿军部队要求后方火速采取对策,排除敌方干扰。而当时作为军委通信部雷达处技术员的张履谦,被指派担负起参军后的第一次战斗任务。

张履谦至今还清楚记得当时的情景。时任军委通信部王诤部长亲自率队火速赶往中朝边境。上午接到命令,下午就启程。到达防空部队雷达站当晚,部长亲自坐守雷达站阵地,看到了雷达受干扰情况,严肃地对张履谦说:“不解决这个问题绝不回去。”这是决心也是命令,张履谦的第一场实战考验开始了。

在简易的雷达站里,张履谦一待就是10多天。从第一次接触实战的雷达设备,到看说明书,从请教雷达技师直至终于摸清这部雷达的原理和结构。之后,他和站里的技师们一道反复琢磨试验,成功研究出几种抗干扰措施:快速改变频道,扩展使用频段,加装瞬时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多站联合定位带干扰机的敌机。而且在缺乏无线电器材的情况下,因陋就简,将罐头盒做成可以快速改变频道的电容器,从而成功实现了抗干扰的目的!

小罐头盒解决了抗干扰大问题!张履谦在第一次工程实践中创造的业绩,被当时部队的领导和技师们广泛地称赞。

为了让这一应对干扰的方法得到进一步普及和提高,张履谦在完成任务回到北京通信部后,还特意总结研制出一个套变手动为联动的快速跳频装置,采用快速跳频抗干扰方法,直至现在依然是各种现代雷达使用的一种有效抗干扰手段,不同的是现代使用的器件进步了,工艺先进了,但其设计思路是一致的。为了表扬张履谦在朝鲜战场上所做的工作,总参通信部在年终总结时给予他荣立三等战功的表彰。

解决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雷达抗干扰问题为张履谦定下了雷达的专业方向,之后,张履谦秉承一贯养成的吃苦耐劳的品质,以坚强的毅力,埋头艰苦学习,结合业务工作,攻读《雷达丛书》经典巨著,反复应用实践,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初出茅庐、靠摸着石头过河的稚嫩毕业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具有丰富实战经验,为我国雷达技术发展、电子对抗事业做出诸多开创性贡献的科学家,期间经历了不少磨炼:从被授予重任管理全军雷达,开创我国抗干扰研究工作,到1956年在电信技术研究所(后改名电子科学研究院)十八室担任室主任,开展雷达与通信抗干扰研究,期间研制了多种部队训练的电子对抗成套设备,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为我国电子对抗技术发展、促进雷达技术进步、培养专业人才和部队训练起到了很大推进作用,为我国电子对抗事业奠定了技术基础。

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国务院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调集全国几百名各种门类和学科的科学家参加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编制规划工作,作为当时的雷达和电子对抗领域的专业带头人,张履谦参加了这一远景规划相关章节的编写工作,提出我国应发展雷达干扰与抗干扰等电子对抗技术,并根据我军任务发展需求提出了发展思路,从此,我国电子对抗工作,纳入了国家发展规划。

和首批航天员在回收舱前合影

因对我国雷达技术和电子对抗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张履谦的工作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肯定。1957年,作为全军通信兵技术竞赛代表,他在中南海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主席和张履谦亲切握手,勉励参赛人员好好工作,鼓励他们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不断努力。196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作为全国优秀模范人物,张履谦在人民大会堂又得到了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亲切接见。

最早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研究雷达抗干扰工作,是我军第一个成立的雷达干扰与抗干扰组组长,建立了十八室,把电子对抗写进我国长期科技发展纲要,见证了我国雷达技术和电子对抗事业的发展过程……有人把张履谦称为我国电子对抗工作的开创者或奠基者,而张履谦在谈到这一点时却谦虚地表示:“我只是比别人开展雷达与电子对抗工作早一些,带了一帮人,做了些实事,引了个路,搞了一个开头。”

浩瀚长空留印记

1957年秋,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总参通信部电信技术研究所的一批骨干力量,包括31岁的张履谦被调到刚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从此,张履谦开始了从事我国航天事业的生涯,这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之初,没有科研大楼,没有图书馆,没有加工厂,没有试验场地,一切工作都靠白手起家,从零开始。

张履谦调到二分院后,带领同志开展导弹制导雷达的研制,在苏联辙走专家、连续三年自然灾害条件下,先后研制成功“东风一号”导弹偏航校正仪、地空导弹红旗一号制导雷达站等,从最初的“反设计”、下厂仿制、解决超差代料,进而到飞行试验,打靶定型,改进提高和研制红旗二号制导站;从最初的白手起家到研制出我国自己的地空导弹雷达,并最终装备部队,击落美国U-2高空侦察飞机。

艰苦环境下研制尖端武器,确实是高难度的考验。而立之年的张履谦,以从小不忘国耻、立志报效祖国的心情和坚强毅力,带领一代年轻的团队迎接了这场挑战,其中经历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深刻体会。

当时,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掌握雷达高技术。张履谦自1951年到通信部雷达处以后,就立志专攻雷达技术,他利用业余和节假日时间,先后经过12个年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刻苦攻读了全套英文的《雷达丛书》,这套丛书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编写的,全套丛书28册,理论很深,实践丰富,是一部雷达技术的经典巨著,书中的理论与设计技术,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调来的年轻人,有不少人大学还未毕业,有的是中技生,都没有学过雷达,张履谦边学边教,经常晚上学习到12点以后,往头上浇凉水清醒头脑,周日拿两个馒头去山中树林里看,一看就是一整天。张履谦给年轻的同志们讲雷达课,提高团队雷达知识水平,也为他从事雷达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张履谦在带领团队攻克苏制地空导弹红旗一号制导雷达站时却硬是带领研究室创造了“无米也成炊”的奇迹!没有设备,他们就根据书中仪器的原理和样子自己做,在照猫画虎的磕磕绊绊中,他们模仿书中的图画,做出了雷达驻波测量仪、微波波长表、波导转接器等雷达测试设备。为了研制出这些仪器设备,有一段时间,张履谦频繁奔走于北京、西安、成都等地。每次出差都自己背着被子,跟同志们一起,坐上硬座火车或汽车。到了目的地,对方单位通常只提供一间屋子,冬天冷时,屋子里没有任何取暖设施,彻骨的寒冷让他们睡觉连衣服都不敢脱,经常是裹着毯子或被子和衣而睡。在张履谦和同志们的不懈努力下,他们自行设计研制出了多种仪器设备,既解决了研究工作的急需,又提高了动手能力。类似这种面临各种各样困难毫无畏惧想办法解决的事例,张履谦还有很多。

他的这些模范事迹多次获得上级领导的肯定和上级机关的表彰。1961年,张履谦所在的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党委会决定在二院范围内推广学习他的经验;他的先进事迹还得到了时任副总理聂荣臻元帅的高度赞扬。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在形势愈发严峻的情况下,张履谦不顾自己受到的委屈,坚持学习和工作,在广泛学习国内外雷达知识的基础上,提出反导雷达系统必须采用新体制新技术,他提出反导雷达系统方案的建议,攻克了相控阵雷达技术关键,还研制成功了单脉冲雷达,其性能达到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在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建设三线时期,他依然不顾自己患了心脏病,先后参加了地空导弹制导雷达站的三线建设和投身于反导雷达的三线建设选址工作,即使是在养病期间,还在病床上先后编写《雷达脉冲压缩与波形设计》、《电荷耦合器件及其应用》评述文章和《雷达技术走向新的发展阶段》论文等,为探索行业里的先进技术和将经验积累系统总结做了扎实的工作。

1975年,我国卫星通信工程正式列入国家计划。在通信卫星工程测控系统总设计师的主持下,由国防科委测量通信总体所牵头会同星地测控系统各个研制单位,经大量的调研、论证和协调,一致认为地球同步静止通信卫星测控采用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张履谦临危授命,在带着氧气包工作的条件下担任450-1微波统一测控系统总设计师,带领团队坚持遵循科研规律,不抢进度,保证质量,对难度和复杂性很高的设备进行地面站飞行试验,又经闽西苦战四个战役,从而获得450-1微波统一测控系统研制的一次成功,将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发射控制入轨,成功定点。

参加建立资源遥感卫星标校场的专家

在酒泉神舟号飞船发射阵地

在450工程研制单位

1984年,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发射成功,这是继研制成功返回式卫星之后,卫星技术迈上新台阶的标志,从而揭开了我国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而开展研制各种军用、民用应用卫星的序幕。

张履谦还来不及享受喜悦转身又踏上了新的征程。1985年,他由450工程办公室调到航天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担任常委工作,除继续从事雷达与电子学领域的工作外,还肩负起开发空间技术领域的重任。期间,他为我国早期研制的各种军用和民用卫星的立项、方案评审、技术攻关、故障归零和卫星应用,做了大量工作。至21世纪初,他参加了10多种30多颗卫星的研制和关键技术攻关工作,还参加了我国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风云气象卫星、资源对地观测卫星、雷达卫星研制全过程;主持了海洋卫星有效载荷三计(微波高度计、微波散射计、微波辐射计)和精确定轨的方案制定及关键技术攻关;领头做调查研究,撰写了我国卫星上水平的调研报告;提出发展我国北斗一代导航卫星的方案和参加北斗二代导航卫星的论证评审;为发展我国数据中继卫星,进行国外调研、分析论证、出谋献策,积极提出建议;还参加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的研制,为其测控系统的方案制定和技术攻关做了大量工作。他的这些工作,促进了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拓展了雷达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1984年, 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任务基本完成后,经过严峻锻炼和考验的航天科技工作者们,思索着下一步该做什么型号工程,走什么样的一步棋,持续不断地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开展载人航天和空间站的工程建设列入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对接

在秦皇岛会议上参与倡导和积极支持载人航天和空间站立项;参加工程顶层和总体方案设计论证;对工程研制各阶段进行故障归零和技术评审;对交会对接的天宫一号目标方案进行评估;为空间站货运飞船作技术方案评审;为工程的测控网提出建设方案,并对测控设备进行技术攻关,出谋献策,保证质量……多年来,张履谦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做了大量的细致工作,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攻坚克难的感人故事。2009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总装备部表彰在921工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张履谦位列其中,被光荣授予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称号,颁发了奖章和证书。

2010年,我国神舟九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作交会对接的前一年,张履谦被聘任为交会对接测量与控制专题组的首席专家,他会同其他单位的同行专家,历时半年,交出了一份长达10万字的专项独立评估报告。评估组专家经过深入分析,与总体和研制单位反复研究,提出了执行任务前应做哪些细致工作,重点注意哪些问题的建议,结论是风险是存在的,在风险部位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有效避免或降低风险,完成交会对接任务。

2011年,我国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胜利地完成了交会对接,两个飞行器以20多倍音速在空中飞行,从100多公里以外开始自主控制,其测量与控制的精度极高,原设计在交会对接时的横向位移偏差为0.16m,实际达到了0.05m,我国科研人员创新的设计,获得了优良的成效。

探月,登月,深空探测,是中国人数千年的梦想,也是21世纪航天人的雄伟壮举。作为一名从事航天创业的老技术专家,张履谦受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聘请担任探月工程实施方案专家组成员,也被原总装备部聘任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重大专项、载人空间站工程论证评估委员会委员,他以火热之心,关心、支持这一壮举,为其操劳费心,先后参加了嫦娥一号、二号月球卫星测控网和数传的方案设计工作,力主研制18米数传地面接收天线,使得接收探月传回清晰的月面三维立体图像,开创了我国航天探测迈入深空的新阶段。张履谦还参加了嫦娥三号、四号、五号的独立评估。

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当中国人的足迹第一次踏入这一领域,当“天宫”和“神舟”深情“拥吻”……中国航天所经历的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里,都饱含和倾注了张履谦的心血和汗水,他见证了中国航天的成长,也亲历了中国航天的拼搏历程,如今青丝早已变白发,不变的,是从未停歇的步履。

2003年夏,在湖南长沙参加国际雷达会议与博士生合影(自左至右为喻小虎、徐博、张履谦、李井源、韩其位)。

黄昏日照争朝夕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已经步黄昏晚年的张履谦依然很忙。他每天早上7点多就到办公室,中午在食堂就餐,休息半个小时接着干,不少时间晚上八九点才回家休息,精力十分充沛。有时,同一时刻有几个评审会要参加。他不能经常在办公室工作,为了不误事,张履谦把办公室的电话座机转接到手机上,保证自己“全天候在岗”。

虽然已经不在一线,不担任领导具体型号的研制或技术攻关,但在担任顾问进行咨询和建议之余,他尽量抽出精力,放在推动人才培养,关心青少年成长上,积极做些科学普及的工作,提携后备人才成长。

为少年同学赠言

半个多世纪以来,张履谦参与研制了多个型号,突破了许多重大关键技术,在研制和技术攻关中,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技术骨干和优秀人才,在他领导下和与他一起工作的团队中,有3人被评选为院士,30余人成为型号或研究所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是专业研究或型号研制的领军人才。张履谦在培养人才方面做出了成绩,2004年获得了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颁发的“航天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

2007年,北京市科协举办“首都科学讲坛”,张履谦为论坛作了题为“现代空间电子对抗”的学术报告,受到热烈欢迎。现代空间电子对抗,是当前军事斗争前沿技术,具有重要的技术研究价值和科学普及意义,为了取得好的效果,他亲自做PPT,搜集许多新颖的图片,认真准备,用朴实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作了系统的和详细的论述。张履谦在报告中回忆了过去电子对抗历史,讲述了现代空间技术进步现状和带来的新军事变革,世界各国争夺空间控制权日益激烈,空间电子对抗是当今一场战时与平时非常激烈的严峻的斗争。这场学术报告,人员众多,课堂增加了座位,讨论十分热烈,散会以后张履谦还与听众答疑半个多小时,不少听众热切邀请他去开设讲座。

为中小学同学们作报告,讲科学家的故事,传播科学常识,引导青少年建立远大理想,晚年的张履谦成为很多青少年的知心引路人。

除了与工作、专业有关的各种活动,张履谦的晚年生活里,也充满了各种丰富多彩的业余爱好。他爱好摄影,他着迷计算机,他爱好书法,喜欢游泳,也爱打篮球。少年时,他就曾在浏阳河横渡过湘江,参加过全省篮球比赛。2009年,83岁的张履谦来到三亚,欣然穿着泳衣下海,兴趣盎然。

作为一名90多岁的老人,张履谦对新鲜事物的敏锐接受和熟悉程度,令人咋舌。他没有听过一堂计算机使用的课程,也没有人专门教他如何使用计算机,全靠着自己天天摸索、天天练习、天天应用。他说,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推动得来的,不学会用计算机,在当今的社会里就会落后,就会跟不上时代,他把操作应用计算机,作为自己知识更新,与时俱进的强力工具。张履谦把从网上获得知识,作为自己取得进步的源泉之一,遇到技术上有什么新思想、新概念,总是到网上去搜索查找相关期刊文献。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不能在单位连上互联网,但他会利用晚上的时间回家坐在计算机旁,查阅各种资料文献,查收电子邮件,答复和处理有关信函。在空档的时间里,张履谦还开通了微博,他将所摄祖国大好河山的一些好风景照片,激励人们意志为内容所作的书法作品,以及航天精神和所听所闻的社会上涌现出的好人好事等,在微博中发表,让更多的人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新风尚,鼓舞更多的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献力。他的微信朋友圈天天更新,每天清晨,都会在固定的时间转发央视新闻的早间新闻,评论时事,感悟人生。

一家人团聚

书法作品

早年间,张履谦因为常年忙于事业,无法兼顾家庭、照顾家人。如今与妻子力伯畏“与子偕老”,生活依然朴实。这一对党的事业终身伴侣,除了仍热心参加一些活动之外,一有时间,两人会携手去附近的公园,欣赏花木,或去外地游览祖国锦绣山河,拍一些照片。

张履谦十分欣赏明代诗人杨慎的一首诗词,结合自己的体会感悟,他将诗词的最后两句改写成“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为后来人”,用以自勉。其意是,人生如长江之水滚滚东流,自古以来,出现了许多英雄豪杰,但英雄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一句诗词,表明了自己一生竭尽全力为国为民的目的。

2010年元旦,他又书写了一幅字:“大江东去奔腾急,黄昏日照争朝夕”来表明心志,他如是说:“时光像长江、黄河入海一样的急速奔腾,我到了黄昏之年,要趁太阳还照在天空,争取时间,积极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多做些工作。”只因心怀这样的信念,90多岁高龄的张履谦仍奔波在践行梦想的路上。

猜你喜欢
雷达
隐形飞机哪里躲
为什么远警雷达被称为“千里眼”
卡尔曼滤波在雷达目标跟踪中的应用
卡尔曼滤波在雷达目标跟踪中的应用
高尔夫GTI后驻车雷达—直报警
中国雷达工业发源地
班上的“小雷达”
APG—83开始在F—16V上进行飞行测试
能分身的雷达
好雷达,不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