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敬涛 施雪
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是人类能够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食品安全重于泰山,其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生活的安定,是国家放在首位的大事。因此,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就必须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检验和检测工作,从而才能确保食品安全以致人民的健康。
食品检验的重要意义
食品检验是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对食品原材料、辅助材料及成品的进行测试和评定,判断食品质量合格与否。食品检验是保证食品安全最为基础性的手段,检验结果必须客观、公正,真实。
食品是促进人们身体发育和健康的必须品。然而社會环境的竞争下,为了获取暴利,许多商家生产一些劣质食品,这些劣质食品不仅危害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严重的还会为造成死亡事件,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食品不仅是我国人民物质生活的必须,也是我国出口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食品安全既是保障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内在要求,只有保障食品安全,才能保障人民的健康,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技术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目前,HPLC法已经在食品分析上广泛应用。其流程为贮液瓶中的溶剂由泵吸人色谱系统,然后输出,经流量与压力测量之后,导入进样器。被测物由进样器注入,并随流动相通过色谱柱,在柱上进行分离后进人检测器,检测信号由数据处理设备采集与处理,并记录色谱图。主要检测内容有:①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如食品中的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食品中的糖精钠的测定,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栀子黄的测定,抗氧化剂的测定,乳酸、柠檬酸以及人工合成甜味剂的测定等。②营养强化剂的测定,如食品中的牛磺酸的测定,维生素A、D、E和维生素K的同时测定,食品中的叶酸、烟酸、泛酸和氨基酸的测定等。③保健食品,如芦荟苷、红景天苷的测定,DHEA的测定,异秦皮定的测定,冬虫夏草中腺苷的测定等。④农药残留量的测定,如粮、油、菜中西维因的测定,水果在单甲脒的测定,大豆及谷物在氟磺胺草醚的测定,乳品中速灭威、异丙威的测定等。
生物检验检测技术。生物检验检测技术有效地保证了食品安全。利用生物材料与食品中化学物质反映,从而达到检测目的的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针对生物性污染,常用的检测技术就是以PCR(生物学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是利用DNA在体外摄氏95°高温时变性会变成单链,低温时引物与单链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结合,再调温度至DNA聚合酶最适反应温度,DNA聚合酶沿着磷酸到五碳糖的方向合成互补链。基于聚合酶制造的PCR仪实际就是一个温控设备,能在变性温度、复性温度和延伸温度之间很好地进行控制。
色谱技术。色谱技术近年来在灵敏度上有了较大突破,分离能效也有显著提高,在其选择性上也是很高,在食品工业检测中广泛应用。当前的农药有机化合物居多,具有强极性热不稳定性,分子量大,不易挥发,一旦带有农药残留物的食品流放市场,会给人的健康造成很大威胁。食品中的农药检测技术主要是气相色谱法,气象色谱法是利用试样中各组分在气相和固定液两相间分配系数的不同,当气化后的试样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各组分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经过一定的柱长后便彼此分离,按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其产生的电信号形成色谱峰。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它是基于原子对特征光吸收的一种相对测量方法,基本原理是将光源辐射出的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通过样品的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在一定条件下,人射光被吸收而减弱的程度与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呈正相关,由此可得到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主要用于食品中铅、镉、砷、汞、铜、铝和铬等元素含量的测定。此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也可用于以上元素含量的测定。
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工作对于稳定社会发展、促进人民安全乐业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对食品检验检测技术高度重视,加大对技术的投资;技术人员要在增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的探索先进检测技术,不断加强我国食品领域的安全,促进我国的食品产业发展,从而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