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中农残检测技术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2019-05-05 02:44梁健滔谭庆显陈锐均王建皓
食品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超临界溶剂流体

梁健滔 谭庆显 陈锐均 王建皓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农业生产越来越依赖农药,农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作物的质量,也有助于提高产量,但同时也对人们健康生活的安全构成威胁。目前我国使用的农药种类大致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等,每种农药都含有许多有毒物质,进而为农药残留分析和检测增加了难度。因此,通过不断分析和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以及提高农药残留检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从而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农残检测技术介绍

第一是固相萃取:原理是液体样品中的分析物被固体吸附剂吸附并与原始样品分离并干扰杂质,然后通过加热解吸或洗脱液进行洗脱,实现萃取和纯化的目的。该方法可用于预处理农药样品,如有机氯农药的检测,具有简便,快速,低消耗,高回收的特点。

第二种是固相微萃取:固相微萃取是一种先进的萃取分离技术,它将气相色谱与液相色谱相结合,完成萃取过程,该方法分为两个阶段:提取过程和解吸过程:提取过程包括将吸附的纤维提取到提取样品中,解吸过程包括将完成提取过程的提取针插入气体中,气相色谱仪插入样品中,将提取的纤维暴露于高温载气中,并将提取物连续解吸到随后的气相色谱级分中。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了收集和浓缩的功能,操作简单方便。它不需要额外的溶剂,也不会污染基材,并且被广泛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提取过程中。

第三是超临界流体萃取:所谓的超临界流体是指温度和压力高于临界点的流体,并且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例如低粘度,密度,扩散系数,溶剂化能力等。超临界流体的提取是指使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从固体或液体中分离可溶性组分的提取的操作。目前,最常用的超临界液体溶剂是CO2,其安全,无毒且廉价。它可以快速渗透固体材料并提取其精华,它具有高效,不可氧化,天然和无化学成分的特点,该方法使用少量溶剂,可以选择性地提取所需物质,提高分析效率,并广泛用于检测各种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预处理。

四是凝胶渗透色谱技术(GPC)。其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分子体积不同,凝胶的速率也就不同,来达到分离物质的效果。凝胶渗透色谱技术已经常规用于净化样品中的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等高脂含量农药的净化,具有高效、快速、使用广泛、准确等特点。

第四种是凝胶渗透色谱法:其原理是使用不同的物质和不同的分子体积,采用不同的凝胶速度,以达到物质分离的效果。凝胶色谱技术常用于纯化高脂农药,如样品中的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具有高效,快速,广泛和准确的特点。

对我国农残检测的建议与展望

比色传感器阵列检测技术。此项技术由各种敏感点组成,如非特异性的交互敏感性和稳定性,如pH指示剂,氧化还原染料等。检测技术的应用原理与我们的人类味觉基本相同。当可检测样品与比色传感器的基质组分的敏感点接触时,发生各种特定反应,导致各种差异的反应出现,进而达到检测残留物的目的。宋振国等人根据比色传感器矩阵和测试样品之间的颜色变化的基本原理,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农药残留检测系统,同时还考虑到大规模的分析工具和传统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复杂工作,为农药残留检测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奠定基础。

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目前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检测方法,并且与生物工程相得益彰。农药残留检测组件不再是机器,而是使用生物活性组织物质,如酶,细胞,组织等作为识别元素,与待测物质发生特定的生物反应,然后经过特殊处理。转换装置转换这些反射信号,以便我们能够识别这些信号的含义以便检测。李萌和其他人使用自行开发的农药残留检测器,如酶生物传感器,有效地解决了局部颜色干扰的问题和颜色样本的峰值静态时间问题。

对我国农残检测的建议与展望

要加大对家用产品中农药的检测力度,必须加大投入,購买先进的检测设备,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保持国际领先的检测标准。政府应该进行总体规划,各级农药残留检测实验室的分工应当明确,避免有不必要的现象,如施工期间的重建。提高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水平,加强对实验室和人员的评估,并采用国际标准进行查询和管理。

在未来,农药残留的检测向快速,方便,环保和准确的方向发展。农药将逐渐从化学制剂转向生物制剂,这将再次使检测更加困难。我们必须根据测试设备的类型,测量结果的要求,实际样品的性质和类型,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发现农药残留,加强培训和自主创新的趋势,在不久的将来获得较强的竞争优势,为中国食品安全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猜你喜欢
超临界溶剂流体
硝呋太尔中残留溶剂测定
超临界CO2在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流体压强与流速
等效流体体积模量直接反演的流体识别方法
600MW超临界机组热经济性定量分析
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豆干与腐竹中溶剂黄2及溶剂黄56
1200MW等级超超临界机组可行性研究
溶剂热法可控合成纳米氯化亚铜
超临界CO2增稠剂研究进展
非溶剂对浇铸SPEEK 膜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