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键
随着上海生活成本的提高以及城市的扩张,越来越多人选择工作在上海、居住在上海周边的卫星城市,每天搭乘火车通勤。另外随着长三角区域分工协作和产业梯度的转移,许多外资研发中心把研发和销售总部放在上海,生产基地布局在长三角其它城市,“两头在沪,生产在外”,已成为许多外企研发中心的产业链布局趋势,而他们的人才集聚和人员流动都需要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来提供更大便利。
沪通、沪甬、沪湖等跨城通勤群体目前还在不断壮大。在那些工作在上海生活在昆山、苏州、常州等的人们眼里,生活在长三角并没有城市的概念,长三角就是一座“城市”,高铁就是他们的地铁。
搭乘高铁需要购买固定时刻的班次车票,虽然网络购票比以前更便利了,但对跨城通勤的上班族来说,对着列车时刻表来凑时间很难,有时赶到火车站火车正好开走,有时车次合适但列车没有座位了,于是既不能买这趟车的票,也不能进站,但其实每天在异地上班的人并不在乎有没有座位,因为坐火车早已和搭地铁一样了。
为此,建议相关部门协调铁路总公司,改变铁路行政区划的管理模式,率先打破行政界限和行政隔阂,逐步实施长三角铁路公交化运营,即不用提前买票,凭一张长三角月卡,在任何时刻都能刷卡进火车站,月卡累计使用超过一定次数还能享受票价折扣,这不仅为长三角人才集聚和人员流动提供更大便利,也是长三角深度融合的一种协同创新。
第一,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需要更好地发挥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作用,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海应通过要素的辐射和扩散,支持和带动周边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决定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也希望在要素市场、地区分工、公共服務、城乡协调上更多地迈向一体化。一体化过程中间有很多障碍,要逐步消除这些障碍。
第二,北京和天津之间的京津城际铁路,在2017年5月就推出了京津城际同城优惠卡,这是铁路总公司与天津市委市政府挖掘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出行优势和潜力,助力京津冀人员往来交流所推出的。“优惠卡”的票价优惠部分由铁路运输企业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分担。这是促进京津一体化,让京津城际旅客分享改革红利的具体举措。2018年北京南站又开通了京津城际铁路的快速闸机通道,检票速度大大提高。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可以借鉴京津城际铁路的优惠共享理念,设计出更科学合理、能使跨城通勤族更方便优惠的出行优惠卡。
第三,上海早在2012年建成开通了上海金山铁路,在上海南站和金山卫站间运行。金山铁路是中国首条公交化运行并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的市域铁路。金山铁路的运营就是按照方便快捷、便民利民、公交化运营的总体要求,在国内率先实行公交化运营的模式:全程不对号、不限定具体车次与座号,旅客随到随走,可刷上海交通卡,并享受与市内公交换乘优惠。金山铁路的多年运营为上海积累了一定经验,可以积极探索,复制推广到长三角地区。
综上所述,建议打破行政区划的要素流动,协调铁路总局和长三角其它省市,推出长三角火车优惠月卡,逐步实施长三角铁路公交化运营,从机制上创新,进一步推动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让长三角居民跨城通勤变得更便捷。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联合利华中国集团中国区税务副总监、联合利华服务(合肥)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工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