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市政府每年要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3月27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一改以往书面审议年度环境报告的形式,首次以听取报告以及分组审议的形式对过去一年的环境状况进行了回顾总结与讨论思考。
针对市民普遍关心的大气和水污染防治问题,报告中的几组数字颇为亮眼:空气质量方面,2018年,上海PM2.5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下降7.7%,较2013年基准年已下降41.9%,低于长三角41个城市平均水平(44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为296天,优良率为81.1%。,较上年上升5.8个百分点;其中,优92天,良204天,轻度污染55天,中度污染11天,重度污染3天(比上年增加1天,主要受区域污染输送影响),无严重污染日。水环境质量方面,2018年,上海主要河流断面(259个国考和市考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76.7%,较上年上升17.6个百分点。
关注“新元凶”臭氧
喜人的成绩背后却又暗藏“波澜”。报告指出,PM2.5年均浓度较2013年的62微克/立方米大幅下降,但臭氧污染上升态势明显,其作为首要污染物对污染天的贡献已连续两年超过PM2.5,在2018年达到35天,占所有污染天的50.7%,以PM2.5和臭氧为代表的复合型、区域性污染十分突出。
城市空气中的臭氧,主要是直接排入大气中的一次污染物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太阳光与热作用下,经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污染物。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火电、钢铁和水泥等行业以及机动车尾气、加油站等,在光化学反应下,即生成臭氧产生污染。相较于看得见的PM2.5污染,臭氧污染常因其看不见而被称为“隐形杀手”。
“这些年大家对于PM2.5比较重视,讲到空气质量的时候都能脱口而出。但另一个指标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就是臭氧的污染指数。报告中提到的臭氧污染上升态势明显,这与我每天观察各类指标的印象十分符合。”沙海林副主任指出,今后要重点关注PM2.5和臭氧的协同控制,将其作为本市污染治理持续攻坚的重点和难点。
孙雷、苏明两位委员认为,报告虽指出了臭氧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却未明确分析成因,建议邀请第三方机构对该指标上升的具体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在赵越让委员看来,“多分析污染源的构成和形成原因,然后再治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咽喉炎患者越来越多也与臭氧污染相关。”李富荣委员指出,要突破此问题,上海要下大力气,如在技术上加强研究,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氮氧化物生成等。戴柳、崔明华两位委员也强调,臭氧问题对健康危害很大,需要更好的手段和更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针对臭氧浓度上升,高德毅委员建议,环保部门要会同市政府相关委办局,做好综合治理的长期规划,同时要加大科学施策和综合整治。
做足“联”字文章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涵盖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方方面面,深化区域污染防治协作,也是推动实施这一国家战略的一大课题。
长三角区域的环保协作,有基础——目前,长三角区域12个超级站和420多个国控省控常规站点已经实现数据联网,同时,《长三角区域环境保护领域实施信用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也已签署;有行动——去年首次实施了长三角区域水源地和大气执法互督互学,长三角开展太湖蓝藻和省际边界水葫芦联合防控,推出太浦河水质预警联动方案,沪苏浙协作推动22条段界河协同整治;也有规划——《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深化治理方案(2017-2020年)》《长三角区域水污染防治协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已在沪苏浙皖滚动实施。
参加审议的常委会组成人员纷纷指出,环境保护要牢牢把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良好契机,进一步发挥上海的龙头带动作用,完善协作机制,强化联合行动,合力推动绿色生态长三角建设。
沙海林副主任指出,要继续完善长三角地区环保协作机制,形成规划上的对接、对标、对表。郑健麟委员认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加强区域协同,推动长三角地区环保工作一体化发展,探索联防、联控和联治的新机制。
“长三角区域环境污染治理区域联防非常重要,相互影响关联很大。长三角地区在环境治理协同方面有非常多的合作基础,如标准统一、信息共享等,已经形成了部分机制。”莫负春副主任建议将已形成的机制通过法律固定下来,政府和人大要加强协同,发挥好人大立法强有力的引导作用。丁伟委员也指出,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仔细评估,有效激活,促进长三角地区在环保领域的立法协作。
赵伟星、钱耀忠、林杰三位委员建议,长三角地区大气、水资源天然一体化,要加强联合监测和观测工作,为精准实测提供依据;同时区域协作机制也要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重视落实。
要绿色,也要发展
在谈到2018年环境保护目标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时,报告指出要坚持以环境论英雄,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在谈到2019年的工作安排时,报告再次指出要聚焦推动绿色发展。在新一轮发展中,上海也一直将绿色发展作为出发点,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绿色和发展虽并行不悖,但如何在二者之间做好平衡也成为审议时的讨论焦点。
徐泽洲副主任指出,2019年的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很大,发展下行压力很大,市级、区级财政增长也明显放缓;另一方面有些企业又在呼吁放宽部分环保标准,从而降低企业的环保成本,这些都给2019年的环保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此,他强调,环保攻坚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近几年,工业在上海经济中的比重急剧下降,污染较大的产业纷纷外迁,上海的整体工业形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工业门类众多,工艺流程完整,现如今有了缺口,整个工业经济的成本大幅提升。此外,环保标准也在逐年提升,生态环境指标的达成更多的是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措施才得以实现。”林晶委员分析认为,这可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仍需要在發展和治理中找到平衡点,考虑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出台更加平衡的举措。
在高小玫副主任看来,上海目前关于绿色发展的设想和举措还停留在“守”和“防”的层面,“主要是被动地应对”,她建议在“主动”层面要有更多的考虑,如积极响应国务院“无废城市”建设等。
于广辉委员认为,报告中成绩的取得部分要归结于污染源的减少和外迁,有些甚至是以牺牲经济的发展速度为代价的,而环保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目前在环保治理技术方面仍存在“短板”。他建议上海还应在环保技术的开发上多下功夫。
孙福庆、王晓东、施超等多位委员也强调了环保技术的重要性。孙福庆委员建议,要将环境保护同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社会进步等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科技研发的力量,尽可能做到减少源头污染。王晓东委员指出,要想天更蓝、水更清,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投入和发展。施超委员认为环保科技产业是朝阳产业,政府应考虑多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