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丹 李艳霞
■
最近在中央台热播的大型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唤醒了无数国人的青春回忆。是呀,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一起走进中学校门的第一次相聚吗?我们一起聊新班级,新朋友,新梦想。还记得我们的大合唱比赛吗?我们唱响了《中学时代》……我相信尽管岁月流逝,但我们经历的那些美好时光,却如同钻石般闪耀在我们的记忆中。
请以“我们一起走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
命题中“我们”是关键词,“我们”,不是一个人,至少是两个人,或者是一个集体。“一起”,就是共同之意。“走过”,就是过程。因此,在选材上,我们可以从学校生活入手,写我们一起走过的中学时代,如中学生活中的值得怀恋的拔河比赛,军训展演,一起走过的体育测试,班级、年级、甚至于学校五四青年节大合唱,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次毕业典礼等。还可以写一起走过的青春的岁月,写青春路上的接受过的一次次挑战,一次次挫折,写出青春期的任性,拼搏与执着。还可以聚焦亲情,写一个家庭走过的艰难岁月,风雨同舟的历程。总之选材思路非常广泛。在写法上,要以小见大,小素材,大情怀。还可以运用童话等写作形式进行写作。
■
一起走过
◎张梦钰
“唉,翠琴啊,你命中缺木,又从小没了娘,如此,便拜了这槐为干娘吧。快,给干娘磕头。”她乖巧地跪下,恭恭敬敬地给那槐磕了三个头。五岁的孩子,眸里尽是一片单纯和懵懂。
待大人都散去了,她静静地站在树下,仔细看着它。无风,却见那槐树的枝叶微微颤动,一朵一朵纤细的白花悠悠飘落,落在她的羊角辫上,像母亲的轻抚。她抬起头,笑得灿烂明媚,天真无邪。
这个村子,不过是乡间最普通的村落,几百亩田地环绕在村庄周围。每逢夏天麦子丰收时,村庄仿佛置身在金色海洋中的一座孤岛——孤独而又温暖。而那槐树,就立在她们家那十多亩田地的中央。
这槐,不过是最为普通的刺槐。那裸露的根不断地向外延伸着,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盘根错节,交织缠绕,不怒自威,方圆三米竟没有农家作物敢靠近它。不过野花儿可不怕,不管哪里,她们只管着明媚地开。如此,竟也无端地给这棵槐树增添了几许柔情。
那时她十二岁,每日放学,必定要来到槐树下,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地给槐讲自己学来的东西。每当她讲完,槐的叶子总会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是在应和她。
十五岁时,她立志要考上优质高中。每有空闲,便坐在那槐树的根上,静静地看书。树枝悄悄向她坐的地方伸展,为她遮炙热的阳光,好让她安心看书。老爹眼睛不好,但每次忙农活到很晚,总能找到在树下熟睡的她。她扶着老爹往家走,笑问,老爹,你怎么找到我的?老爹笑答,每次我找你时,那槐总是沙沙地响,我顺着声音过去就找到你啦。她回头望着那槐树,恍然间,却也见槐树冲着她微笑,温暖、孤独。
谷雨前后,是田间最热闹的时候。全村的壮年男女都在地里埋头苦干,于是孩子们便再也没有了约束,在田野间风一样地撒欢儿地跑,老人们也不再阻拦,只站在地头上,嘴里喃喃地祈祷着,老天爷保佑哦,愿今年光照足,雨水多,麦苗喝饱大丰收哦······
槐花渐渐开了,一粒粒小小的“槐米”成串儿地挂在树上,像老婆婆手中的念珠,也是孩子们最喜爱的东西。“五月天,槐花开,风送槐花飞,飘飘一片白,染香萬家灶······”孩子们唱着歌谣,拿根长竹竿,上面再系个镰钩,用来打槐花。他们把钩子套在一根纤细的枝上,用力一拽,便下起一场槐花雨。打得差不多了,孩子们便把那一串串槐花装进篮子里,挎回家烙槐花饼去,那可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地上的他们也不浪费,顾不得脏,抓起一把来就往嘴里塞,那是童年的最香最甜。
后来,她回到了这里,办起学堂,教孩子们读书。闲暇时,便倚着槐树小憩、看书。
她原以为,这样的温馨会弥漫至永远。
今年,她六十七岁,早已退休。有一天,她的桌上多了一份合同,送合同的人说:“国家需要这块地,房子要拆,地要平,那棵树,也要一并砍掉。唉,看上去还是棵好树。不过,我们会补偿的。一栋房子换两间楼房。”她不说话,却渐渐红了眼眶。
那槐似乎也感觉到了异常,苍老的藤蔓上竟又开出了洁白的花,数量并不多,星星点点地挂在枝头。
槐树被砍的前一晚,她坐在树根上,抚着那槐粗糙的枝干,絮絮地说,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的无数个夜晚,她倚在树旁,向那槐絮絮地诉说自己满腹的心事。她渐渐睡去。夜,很静。
清晨,薄雾蒙蒙,她坐在儿子的车中,倚着车窗,望着那一排排的巷子渐渐远去,那槐树的身影渐渐模糊。她摸摸挂在脖子上的槐树枝,嘴角淡淡勾起,眉眼弯弯。
也许很久以后,所有的一切都会被时间风化,在岁月的洪流中消逝,但那棵槐树的魂却永远不会散去。它陪她走过风霜,走过繁花。
漫长的人生路上,她们曾一起走过。那过往的回忆,在岁月的沉淀中历久弥香。
点评
作文记叙了“她”与一棵槐的故事。槐从儿时一直陪伴着她,几十年的陪伴早已化作浓浓的感情。文章虽为虚构,但读来却让人动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小作者把握细节描写,写出了真挚的感情。比如,她在槐下读书睡着,父亲寻来的场景,写得极为感人。结尾总结全文,收束有力,也鲜明地点了题,凸显了中心。
■
我们一起走过
◎齐泉颍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在一页页被翻过的日子里,我们一起看过无数风景,我们一起走过无数条路,但唯有我们一起经历的那次军训,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中,难以忘怀。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是工农的子弟,我们是人民的武装……”随着嘹亮的军歌响起,激动人心的军训踏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奏着青春的旋律,携着夏末的燥热来到了我们身边。
那是军训的第三天。在这一天里,我们要进行汇报表演彩排,到时候由评委给每一个班打分。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日子里,别班的同学都一鼓作气,准备迎战,而我们班的同学却怎么也打不起精神来,懒懒散散。“齐步走,一二一。”待教官一声令下,其他几个班的同学都整装待发,迈着有力的步伐走得一丝不苟,我们班的同学却经常迈错脚。这不,刚走到主席台前,就有好几个同学因为步子不齐被绊倒了,我们这滑稽的一幕让看台上的同学笑得是前仰后合,连平日里不苟言笑的校长也给逗乐了。最后的得分,不用说,我们是全年级倒数。
虽然是全年级倒数,但我们的心里却没有丝毫的愧疚。不甘落后的教官恨铁不成钢地给我们上了一课。他严肃地说:“知道你们为什么会出现那滑稽的一幕吗?那是因为你们班不够团结,大家的心不在一起,劲儿也没往一处使,拧不成一股绳。最可怕的是,你们根本就没把集体荣誉放在心里,时刻为之奋斗。你们一定要记住,你们是一个整体,这路你们得一块儿走。全班53个人,缺了谁也不行,缺了谁也不能完成最后的会操表演!”教官的话说得鏗锵有力,犹如震耳发聩的鼓点,句句击打着我的心。其中那句“你们是一个整体,这条路你们要一块走”在我的心头不停地回荡着,久久不肯散去。我抬起头,仰望湛蓝的天空,辽远的空中正翱翔着几排南飞的大雁。那一行行、一排排整齐的队形,让人心里为之一颤。那一刻,我明白了大雁之所以能够从北迁南,又从南徙北,完成一次次艰难而壮观的远行,就是因为它们异常的团结。
在此后的日子里,我们全班同学团结一致,勤练基本功,每一个动作都按照要求去做。炽热的太阳无情灼烤着我们,有些同学体力不支,不得不下场休息。可是他们并没有就此放弃,不一会儿,又出现在队伍中,因为他们心里知道,这路我们要一起走。汗水像小溪一样顺着双鬓而下,原本白皙的皮肤被烈日晒得又红又黑,可大家没有丝毫怨言。
经过多天的努力,在会操表演上,我们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喊着团结的口号,完成了这场精彩的表演。最后我们从当初的倒一蜕变为如今的真正的第一。
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很美,像一朵开在夜间最灿烂的花,静静地绽放;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很纯,像一阵午后轻柔的风,轻轻吹过,荡起心湖中的层层涟漪。
点评
作文通过描写军训时,我们班如何摆脱倒数第一、成为第一名的经过,表现了我们积极向上、努力拼搏、团结一心的可贵精神。作文叙述流畅,作者紧扣中心,适时点题,凸显了主旨。不足之处在于,得倒第一的经过是铺垫,略写即可;而我们克服困难,团结努力争荣誉的过程是重点,应该详写,必要时可以运用生动的事例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