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蕊 侯胜芳 张亚辉
[摘要]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减轻微创小切口拇外翻矫正患者疼痛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行微创小切口矫正术的拇外翻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拇外翻角、拇趾-跖趾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率。 结果 两组护理后的拇外翻角均较护理前减小(P < 0.05),两组护理后的拇趾-跖趾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本组护理前增高(P < 0.05)。护理后,观察组拇外翻角小于对照组(P < 0.05),其拇趾-跖趾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护理后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均较本组护理前降低(P < 0.05),生活质量评分、舒适度评分均较本组护理前升高(P < 0.05)。护理后观察组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其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在拇外翻患者行微创小切口矫正手术期间,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其舒适度,改善其睡眠质量、心理状态,有利于使其拇趾-跖趾关节功能有效恢复,使其生活质量水平及护理服务评价得以提高。
[关键词] 拇外翻;微创小切口矫正手术;护理;疼痛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9)03(b)-0165-04
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结构畸形病症,多发生于女性人群,其发生主要与遗传因素、穿高跟鞋或尖头鞋有关,患者往往伴随有剧烈疼痛、拇趾-跖趾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到其日常生活[1-3]。微创小切口矫正手术是临床治疗拇外翻的微创术式,可有效矫正拇外翻,但在围术期存在诸多风险因素,可能会对患者手术效果产生干扰,故还需实施积极护理干预。本研究旨在探讨拇外翻患者微创小切口矫正手术的术期护理方法,为此,针对200例拇外翻患者开展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行微创小切口矫正手术的200例拇外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男34例,女66例;年龄21~62岁,平均(41.83±15.42)岁;观察组男31例,女69例;年龄20~64岁,平均(42.09±15.2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無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18~65岁;②经足部正侧位X线片检查、病史观察,证实为拇外翻;③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存在认知障碍、精神障碍等无法正常沟通者;②不配合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具体为:①术前准备。准备好手术需要使用的器械、仪器、急救药品等,完善术前各项检查。②术中配合。严密观察患者术中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并配合手术医生操作,及时递送手术器械。③术后观察。术后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状况进行观察至少30 min,再将患者护送回病房,与病房责任护士完成交接。
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具体为:①术前认知护理。对患者的认知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其认知情况,先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拇外翻的相关知识,向其强调微创小切口矫正手术的重要性,对其认知误区予以纠正,还可邀请既往实施微创小切口矫正手术后预后良好的病例现场分享治疗心得及体会,以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②围术期心理护理。术前针对患者心理顾虑,以减轻患者心理顾虑为目标,对患者实施心理辅导,让患者意识到手术治疗的作用;进入手术室后,可播放轻音乐,握住患者双手,对其进行安抚;手术结束后,告知患者“手术成功完成”,并告知其“良好的心态有益于术后康复”。③术后疼痛护理。为患者讲解术后出现疼痛的原因,普及镇痛方法,提高其对疼痛的心理接受程度,并播放舒缓、动听的音乐,在音乐下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尽可能放松肌肉,通过聊天、看书等方式来转移患者注意力。④术后康复指导。术后24 h,指导患者先进行拇趾、踝关节被动锻炼,持续2~3 min,4~5次/d,再逐渐过渡到患肢踝、髋、膝关节主动锻炼,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持续5~10 min,3次/d,再根据患者具体康复情况,增加其活动量,运动强度以肌肉不感觉过度疲劳为宜。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拇外翻角、拇趾-跖趾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率。
1.4.1 拇趾-跖趾关节功能评分[4] 评估工具为美国足踝外科学会制定的拇趾-跖趾关节评分标准,针对拇外翻患者的疼痛、拇趾外观及功能状况进行评估,总分0~100分,患者拇趾-跖趾关节功能越好,得分越高。
1.4.2 疼痛评分[5] 评估工具为数字疼痛评估法,总分0~10分,患者感到越疼痛,其得分越高。
1.4.3 舒适度评分 评估工具为一般舒适度状况量表(GCQ),总分28~112分,患者感到越舒适,则得分越高。
1.4.4 睡眠质量评分 评估工具为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0~21分,患者睡眠质量越差,其得分越高。
1.4.5 心理状态评分[6] 评估工具分别为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均由华裔教授Zung编制,总分0~100分,患者心理状态越差,其SAS评分、SDS评分越高。
1.4.6 生活质量评分[7] 评估工具为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74(GQOLI-74),该量表包括躯体功能(0~100分)、心理健康(0~100分)、社会关系(0~100分)、生活环境(0~100分),患者生活质量越好,得分越高。
1.4.7 护理满意率 将医院护理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发放给患者,问卷总分0~100分,分为很满意(>80分)、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总满意率=(很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拇外翻角、拇趾-跖趾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后的拇外翻角均较护理前减小(P < 0.05),两组护理后的拇趾-跖趾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本组护理前增高(P < 0.05)。护理后,观察组拇外翻角小于对照组(P < 0.05),其拇趾-跖趾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1。
2.2 两组疼痛、舒适度、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后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本组护理前降低(P < 0.05),两组护理后的舒适度评分均较本组护理前升高(P < 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其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2。
2.3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后SAS、SDS等心理状态评分均较本组护理前降低(P < 0.05),而护理后观察组各项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生活环境等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本组护理前升高(P < 0.05),而护理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
2.5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 0.05)。
3 讨论
拇外翻在临床上较常见,主要是指患者足外侧过度倾斜、第一跖骨向内收的前足畸形,其发生除与家族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长期穿高跟鞋或尖头鞋行走过多有关,在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往往会给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不便[8-11]。微创小切口矫正手术是拇外翻的常用治疗手段,主要是利用微创技术对拇外翻予以矫正,其手术效果较好,但部分患者受到围术期风险因素的影响,其术后恢复情况并不乐观,故还需对拇外翻手术患者实施合理的围术期护理干预[12-15]。
综合性护理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的护理服务模式,其护理核心在于护理服务的综合化,该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服务措施未统一规范,其护理服务措施不局限于某几个方面,而是泛指针对患者护理问题制订的一系列护理服务措施,其护理方案更加全面,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在临床护理中落实到位后可有效规避护理风险,减少护理风险对患者医疗活动带来的干扰。本研究中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与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护理后,观察组的拇外翻角小于对照组(P < 0.05),其拇趾-跖趾关节功能评分、舒适度评分、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其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 0.05),充分表明综合性护理应用于拇外翻患者围术期可有效保证其微创小切口矫正手术的治疗效果,改善其拇趾-跖趾关节功能,还可减轻其疼痛感和睡眠障碍,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使患者感到更加舒适和满意。这主要是因为综合性护理模式下的護理方案包含术前认知护理、围术期心理护理、术后疼痛护理、术后康复指导等,不仅可有效纠正患者对于疾病认知,消除其负面情绪,还可减轻其疼痛感受,使其在术后接受系统化的康复训练指导,更好地恢复拇趾-跖趾关节功能[16-20]。
综上所述,在拇外翻患者行微创小切口矫正手术期间,应用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其舒适度,改善其睡眠质量、心理状态,有利于使其拇趾-跖趾关节功能有效恢复,使其生活质量水平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 Feilmeier M,Dayton P,Wienke JC. Reduction of interme-tatarsal angle after first 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arthrodesis in patients with hallux valgus [J]. J Foot Ankle Surg,2014,53(1):29-31.
[2] 陈学强,吴群峰,董卫芹,等.内侧单切口改良Chevron截骨联合关节外侧组织松解治疗轻中度拇外翻临床观察[J].中国骨伤,2018,31(3):213-216.
[3] 周黎辉,王徐灿,欧阳连,等.Scarf截骨术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 20(15):1849-1853.
[4] 袁毅,瞿刚波,罗兵,等.Scarf联合改良Mcbride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8,47(14):1900-1903,1907.
[5] 龚浩,桑志成,温建民,等.拇趾外翻足负重位和非负重位下X线测量指标与跖骨头下疼痛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骨伤,2014,27(4):303-307.
[6] 任华,曾毅,田丽云,等.穴位按摩及抚触对局麻拇外翻术患者生命体征及焦虑情绪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4, 29(20):47-48,55.
[7] 王晓蕊,侯胜芳,张亚辉,等.康复疗法在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术后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8):81-83.
[8] Klemola T,Leppilahti J,Kalinainen S,et al. First tarsometatarsal joint derotational arthrodesis-a new operative technique for flexible hallux valgus without touching the first 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J]. J Foot Ankle Surg,2014, 53(1):22-28.
[9] 鲍鲲,李坤,王增涛,等.Silver手术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拇外翻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 34(1):11-13.
[10] 燕冰,赵士君.Scarf联合Akin截骨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畸形疗效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10):1013-1014.
[11] 宋玉新.小切口微创治疗拇外翻的临床疗效与术后护理[J].世界临床医学,2015,9(6):26.
[12] 郝芳.临床路径在拇外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9):60,66.
[13] 韦亚红,倪晓威,刘沫,等.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拇外翻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评价[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 31(4):832-833.
[14] 顾始伟,赵思桥,张文清,等.微创手术治疗68例足拇外翻伴小趾内翻畸形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32(4):433-434.
[15] 邢国丽,冯建书,姚力.拇外翻微创手术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J].河北医药,2013,35(16):2544-2545.
[16] 孙晓光.改良Ludloff截骨术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重度拇外翻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7):257-258.
[17] 闫世杰,付强,侯熙智,等.拇外翻术后患者的康复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7,39(6):924-925.
[18] 徐杨,刘艳秋.老年拇外翻患者在个性化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研讨[J].黑龙江科学,2018,9(5):94-95.
[19] 任苗苗,张黎.老年拇外翻患者圍手术期全面护理服务的应用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7):104,107.
[20] 邢丽丽,冀云涛,全静,等.足拇外翻患者行改良Reverdin截骨与基底开放截骨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48(7):874-875.
(收稿日期:2018-09-11 本文编辑:金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