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公益选择和作为符合大众对一个商业领袖、时代偶像的期待,
可谓众望所归,而事实上他走得更远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
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联席主席
马云公益基金会创始人
撰文:杨百会
来源:《中国慈善家》2019年2月刊
唤醒
从2014年始,马云加快了其公益之路的进程。
这一年的4月25日,他捐出时值145亿元的阿里股权,在境外注册成立了一支公益信托基金。这支基金位列亚洲规模最大的慈善基金行列,“这预示着中国富豪慈善新时代的来临”,有外媒这样评论。中国公益界亦是一片惊喜。10年前,中国每年的慈善捐款不足百亿,现在仅马云一人的捐助额就达到了百亿级别。
8个月后,他再落一子。2014年12月25日,马云在杭州成立马云公益基金会,重点关注乡村教育。他对教育的深刻思考和热爱,让这一选择显得顺理成章。在此之前,阿里巴巴于2011年成立基金会,聚焦环保。在企业基金会之外再设个人公益基金会,其投身公益的决心和迫切清晰可感。
在接下来的一年,马云做了另一个大动作。2015年4月,他与沈国军、朱保国、虞锋等一众企业家在宁波的那张合影火速传遍网络。他侧倚在栏杆上,神态松弛,面带微笑。一个名叫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的公益机构的诞生,令公众再度看到中国企业家集体介入社会公共领域参与社会改造的理想和决心。
自此,商业领袖与公益的紧密连接开始深深定格于公众印象。
这一连接是通过高调、耀眼的方式完成的。他所发起的每一场公益活动—马云乡村教师颁奖礼、阿里XIN公益大会、阿里95公益周、阿里巴巴脱贫基金启动发布仪式……都操办得有如璀璨盛筵般为人津津乐道。数百家媒体获邀采访报道,众多国际名人到会,数百位包括一线企业家和明星在内的公众人物站台……此前,中国公益活动似乎从未如此醒目地出现在聚光灯下。
今年第四届乡村教师颁奖礼期间,马云公益基金会理事会会议甚至破天荒地邀请外人旁听并将全程录像向公众公开。面对摄像头,以及媒体记者、马云乡村校长委员会代表、基金会项目伙伴代表及企业家代表,马云与蔡崇信、邵晓锋、王帅、李连杰等人作了2018年工作述职。“一个基金会内部的会议打开大门请‘外人旁听,并全部对社会公开公布,这在公益行业属于开风气之先。”有媒体观察员说。
他从不掩饰其高调,或者说他是有意为之。“对今天的中国来说,比金钱更重要的,是大家要先学会做公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强调,高调做公益“不是证明你多了不起,而是你做的这件事情有多了不起”。他说:“我觉得任何公益,我们都要高调,公益是唤醒别人的意识,让大家统统可以参与。”
“唤醒”这个词,马云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如果说创建阿里巴巴和淘宝是为了激发人们成为企业家的灵感,”他说,“那么,我现在的工作是唤醒每个人的良知。我们希望播下种子,让年轻人未来在成功和富裕之后,想到他们应该做点什么。”
他为此用心至深,亲力亲为。曾有媒体报道过一个细节:2018年9月5日,在杭州举行的第二届“全球XIN公益大會”上,上台发表主题演讲前,马云和蔡崇信、李连杰等人在台下坐足了近3个小时,聆听公益志愿者的分享。“对于行程密集的马云,这样的安排实属罕见。即便是阿里巴巴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直播现场,马云也是最后才现身。”该媒体评论称。
他的公益选择和作为符合大众对一个商业领袖、时代偶像的期待,可谓众望所归,而事实上他走得更远。一定意义上,他正在用他的影响力,以及颠覆传统的理念和手法,为中国带来一股新的风潮。这股风潮在一定程度上将重塑中国公益。
呼应
马云一直主张“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是做公益最好的办法。企业家追求结果和效率的特质,令他深信这一群体是中国公益事业中重要的一环。他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影响他们,推动他们。
2018年1月中旬,媒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乐此不疲地报道马云在三亚组织的那场饭局。第三届乡村教师颁奖礼期间举行的那场企业家午餐会,包括史玉柱、冯仑、吴鹰、熊晓鸽、虞锋、王中军、张近东在内的80多位企业家出席。
这场午餐会耗时一个半小时,其中1个小时,马云用来号召企业家们参与马云基金会关于乡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计划。“这不是一个鸿门宴。”他开门见山,“我们每年到这儿来,不是要大家捐钱—我们这次的会是想推动一个进程,就是再度推起并校机制。”
“马云乡村寄宿制学校计划”的模式是以企业为捐赠主体,基金会作为资源方,协调政府关系与其他公益资源的投入,从而形成多方合力支持的合作模式。
“政府在脱贫方面已经做出巨大努力和成果,我们(企业家)要共同参与。”在现场,马云向企业家倡议,“并校,建宿舍,捐助汽车,就锁定在你们家乡,你要想你们家乡没了(教育贫困现象),(想要)跨省,我们帮你解决。马云公益基金会只做这几件事情:标准、监督、落实,我们不要你(把)钱给我,太复杂了,你们就自己做自己的。”
他对企业家们“软硬兼施”。“当你服务家乡的时候,一个是更懂得当地的情况,另一个是你会想着做不好的话对不起家乡的父老乡亲,所以你会认真地把公益做好、做下去。”
他是有备而来。2017年,马云基金会联合A8音乐在贵州的两所学校进行了试点。马云基金会负责策划和督导,A8新媒体集团、同益实业集团出资赞助。
A8新媒体董事长刘晓松是贵州人,在2017年的乡村教师颁奖典礼上第一次知道马云的教育理念后,心有戚戚,“从那天起,我就希望能够在贵州找两所学校资助。”
这正是马云想要达到的效果。“很多公益榜本身就不够公益,因为它们是根据捐款多少来排名的。公益不分大小,公益不是看捐了多少钱,而是看你唤醒了多少爱心,是否能够唤起更多人一起参与。”
他的呼吁得到了回应。一年过去,马云乡村寄宿制学校计划成果初现,5所乡村寄宿制试点学校得以完成,包括小赢科技在内的几家企业加入了寄宿制学校计划。其中,浙江省淳安县梓桐镇中心小学一期改造工作完成的视频出现在三亚饭局上。这一次的饭局,包括柳传志、陈东升在内的近百位企业家出席。
“我特别希望大家花时间在这儿思考,给自己的家乡做一点事。早年的慈善家是给家乡建桥、铺路,现在我们希望为家乡的孩子们搭建一个阳光灿烂、充满希望的地方。”马云再次发起号召。
这样的号召,或者说布道,多年来在别的场合他没少做。或轻松感性或理性沉重,均落到企业家的责任和价值意义本身。2015年4月,联合马化腾、沈国军、朱保国等人发起成立“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他发邀请函请企业家们到宁波参加“第0届桃花源大会”。“你不被迫捐款,我不请客吃饭,淡茶一杯,聊聊怎么做些好玩还有意义的事……大家一起聊出一种新公益,一种消费,过对得起自己、家人和子孙的日子。”在邀请函中,他写道。
2018中国绿公司年会上,面对台下700多位企业家,马云分享了他对企业家的认知。“企业家不同于生意人,不同于商人,生意人是有钱就要干,商人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企业家却要以家国利益为重,以未来利益为重,以社会利益为重。”
成为一家受尊重的企业和一个受尊重的企业家对他来说更加重要。“站在30年以后来看今天,企业必须以创新去解决人类未来所要面对的所有问题,引领社会进入新时代,企业解决的问题越大,市值就会越大,就会越受人尊重。”他说,“不参与‘三大攻坚战(风险控制,以及脱贫和环境保护)的企业,不具备‘三性(可持续性、包容性、绿色性)的企业,即使你成功了,你也不可能贏得社会同行、员工甚至你孩子的尊重。”
颠覆
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进入公益领域,马云同样遵循了这一思路。
结合自身业务平台,打通线下场景,阿里巴巴的公益生态正在慢慢形成“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公益”的图景。淘宝、支付宝、菜鸟物流等都形成了成熟的人人可及的公益项目,如淘宝的公益宝贝、支付宝的蚂蚁森林等。
“公益宝贝”打通了消费者、商家、公益组织三者之间的关系,消费者在淘宝上购买带有“公益宝贝”标志的商品,平台会按照卖家设置的比例,向公益组织或公益项目捐赠一定数目的金额。
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去年,淘宝公益宝贝总捐赠笔次达到79.29亿笔,相当于每天有超2000万笔捐赠订单产生。而这只是阿里巴巴平台公益的一部分。
根据阿里巴巴1月21日公布的平台公益账单,2018年度,4.3亿名消费者通过阿里平台参与公益,相当于带动近1/3中国人,年募集资金超4.4亿元,帮扶人口超870万,全年捐赠订单超79亿笔—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已成为国内参与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公益平台。
而蚂蚁森林已成为中国公益的现象级产品。用户通过低碳行为积攒能量,达到一定数额后即可委托平台上的公益组织在西部沙漠种下一颗属于自己的树。截至2018年6月,3.5亿用户参与,植树5552万棵,控沙超过百万亩。
现在,蚂蚁森林的价值还在继续拓展中。阿里开启脱贫战略后,蚂蚁森林和脱贫相结合,普通人也有机会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中。去年5月,四川平武关坝自然保护地在支付宝蚂蚁森林平台上线。4.1kg“绿色能量”可兑换1平方米保护地10年保护权,最终约有1823万用户通过能量兑换,成为关坝生态脱贫的支持者。其后,针对这一巨大流量上线的脱贫产品平武蜂蜜,短时间内被抢购一空。
原有的游戏规则被颠覆了。在阿里巴巴构建的这一公益体系中,商业与公益的界限被打破,企业和公众的公益意愿得以激活和释放,整个社会的公益观得以培育和养成。
有评论认为,蚂蚁森林的成功一方面有赖于支付宝沉淀的超大流量,而另一方面,可以说是一场价值观的胜利。
蚂蚁森林是阿里员工在业余时间开发出来的公益产品,同样诞生的还有打拐项目“团圆”系统、健康扶贫公益项目“顶梁柱”等。马云坚信,只有将员工公益作为第一公益,阿里的公益文化才会长久。2017年,他宣布阿里全面进入公益时代。
他曾经表示自己不是很喜欢“社会责任”这个词。“特别是公司内部成立一个‘社会责任部,我听起来(感觉)有点怪异。”他说,“因为不是社会责任部的人应该去干这个事,而是每个员工都应该干这个事。”
马云一直主张,“一个人做很多不是公益,很多人做一点点才是真正的公益。”他所做的一切,均围绕公益的这一本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