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卉
很多老师抱怨政策年年变课标时时新,学生一届不如一届,教师在课堂上无所适从。其实“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无论课堂怎么变,我们必须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当下倡导学科素养落地,我们教师到底需要扮演什么角色?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弄清楚“学科素养”的概念。对学生而言,主要指的是他们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应用能力。教师看到这点,必须要反思我们的知识灌输对他们的发展是帮助还是遏制。
一、教师角色定位
如文章开头引用的名言一样,一节课是一个大工程,教师是个工程师,我们的作用是“通”,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顺畅”。这一个工程要想流水浩浩,一望无垠,教师本身要先充電不断汲取水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认知规律、情感规律,引导学习体验的说的,我们教的内容不是课文本身而是课文背后给我们传递的文化意义。
以诗歌教学为例。学科素养下的语文教学不再是简单地进行作者介绍、背景导入、文本解读,这样知识点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完全可以自己查询得到。那么在课堂上,教师该怎么教才不是华而不实的无用教学呢?
我觉得提问方式和教学手段很重要。诗歌教学中,可以再课堂上创设穷经、组织学生活动,让她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创作诗歌去学习体验。诗歌所涉及的知识点很广泛,因此在教学时需要备课归纳而不仅仅是立足于小小的课文。一节课教授一个知识点,例如诗歌的变形。这首诗歌就可以从变形的角度入手,让学生掌握变形的几种手段、变形后的表达效果,再自己进行创作对比。不仅可以将知识点应用起来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获得学习方面的成就感。
这样的课堂学生为主体,教师也有“居高临下”的地位,一举多得。
二、教材处理改变
同样以诗歌为教材事例,余光中先生的《戏为六绝句》。整首诗歌几十个字,读来读去,情感内容都是比较容易理解和体验的。以往的教材处理无非就是作者的写作风格和写作背景介绍一下,体验一下诗歌的重点字词等等。然后全班齐读,一起领略诗歌的文字美、意境美。看似十分完整,但其实学生掌握多少呢?今天学的这些东西在以后的终身发展中又用多少辅助作用?很多语文老师是笑而不语的。
我们从学科素养的概念出发,研读一下新课标。现在我们可以转变观念,注重知识点的操作性。诗歌的学习体验文字和意境之美,与其教师在那里用各种华丽的辞藻灌输不如让学生自己去亲身体验文字的区别。中华的文字博大精深,一字之差效果天壤之别。
《戏为六绝句》可以从诗歌的变形入手。我们日常的语言是如何表达的?诗歌是如何表达景象的?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差异。
课堂是学生的,大方地还给他们。给他们一支笔,一张纸。自己写出优美的语句,根据课堂上的诗歌变形手段,一改、二改、三改,甚至无数次地修改,他们自己会发现初稿与最后定稿的区别。这些并不用假借他人之手,自己在课堂上就可以掌握。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后完全可以自己操作练习。那么,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就达到了,阅读能力提高了,思考力提升了,审美力也提高了。
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那么教材的处理也要另辟蹊径。我们要以多元化的形式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有时候直观的刺激更能加深效果。另外,教师还要将“书本”加厚,又要将书本变薄。最后变成语文综合能力,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学生的课堂角色
当下的课堂,学生也不仅仅是竖起耳朵来听就可以的。既然坐在课堂上,必须有所得有所感。
首先,必须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每一节课就像是饭盒里的食物,我们循着味却摸不着。这个饭盒不打开,断断猜不透里面装着什么食物。课前,学生必须抓着仅有的味好好的研究研究,揣测揣测一下。
其次,学会质疑提问。最初的课文阅读,没有各种资料的干扰,往往可以产生最真实最原始的初印象。课堂上带着问题去上课,可以向老师提问也可以自行在课堂中解决。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下意识地加入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立足“作者”“文本”“读者”等多重视角进行解读,运用联想、归纳、分类、辩证等一系列的学习策略,给第二天的语文课堂带来扎实又全新的课前准备。
再次,小组合作,团队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下十分流行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个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与分享,类似于头脑风暴。可以讲述自己的思路观点,也可以参考别人的的意见,多渠道解析文本更加立体直观。有了讨论的机会,就有了“热身”的机会,学生就有了探索真相的欲望和动力。教师就是这场小组合作中的倡导者和促进者,学生也非常实宜的扮演着“参与者”角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合作过程中也是同学之间增进感情,锻炼表达能力的途径。
处理好学科素养与语文课堂之间的关系正好符合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培养与生成学生的语文素养核心是一场漫漫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