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兢
《锦瓜壶》
紫砂作为传统民间手工艺术,从原有的实用器转变成当下的兼具实用的工艺美术品,在数百年的发展中,孕育了文化上的附加价值,拥有了其他传统手工艺品所不具备的独特传统和艺术底蕴。在历史上最初的紫砂壶造型是从过去陶瓷器形态的临摹复刻,并随着之后使用场景的不同,慢慢衍变,例如文人雅士所青睐的袖珍小壶和田垄茶馆所使用的实用大壶就有着相当显著的区别,并且根据实际的使用场景进一步细分,这种形体变化的趋势,最终让紫砂壶从简单的方圆变化扩展出无数的分支,而多变的外形吸引了更多人的喜爱,最终孕育出了自身的文化属性。
我们一直强调紫砂壶的塑造要有文化内涵,那么什么是紫砂壶的文化内涵呢?事实上所谓的文化内涵是一种总的概括的说法,细分到每一个把壶实际上就是指的创作者所赋予它作品的情感,正所谓用心之作,方能用心感受,当一把紫砂壶展现出制作者的诚心实意,那么被这把壶吸引的人就能够感受到其中所孕育的种种情感,而情感是基于文化的理解和表达,既简单又复杂的一种事物。
之所以说其简单,在于从古至今紫砂壶艺的创作者们会在制作的过程中不自觉的融入自身的情感,就比如在制作这件作品“锦瓜壶”的时候,我所能想到的就是过去乡村田园生活的种种风情,是栽种和收获的一种质朴的乡村情怀。虽然当下的城市生活让很多人都远离了乡村,但散发着田园风味的生活方式依然让很多充满着憧憬,因为这意味着远离自身生活琐事的喧嚣,避开种种的烦扰,是一种追求放松的世外宁静之情。这样的心情实际上同传统紫砂壶所代表的暗中宁静书香气有着种种契合。传统紫砂壶以古朴、雅致而著称,自古在我国就崇尚腹有诗书气自华,耕读传家的历史传承元素,乡土情怀跟文人的诗书气质实际上存在着某种暗合,而作品“锦瓜壶”的外形便是紧扣着这一文化元素,将紫砂历来的特性展现出来,光圆素润,过渡流畅、外观简洁,通体的质朴给人以一种十分干净素雅的观感,饱满的囊瓣则让人联想起辛勤栽培之后那种期待丰收的劳动乐趣。
复杂的地方在于,如何通过简单的轮廓外形,将所要表达的种种情感融入其中,我在具体的制作中,采用了化繁为简的手法,首先是壶身的塑造,在自然界中,各种瓜果的造型极少有两两相对的形态,当然这并不是说筋囊造型的作品就一定要制作的像仿生的花货一样,四块泥片的镶接,壶面的饱满程度和囊线的清晰程度就是这把壶制作的重点,一般而言,囊瓣的横向弧度越大,囊线就越清晰,作为筋纹器的形态表现就越强,但实际上单纯的增加壶面囊瓣的横向弯曲角度以实囊线清晰的做法并不会让造型显得更美,相反由于囊瓣过于凸出反而带有一种反“自然”的味道,违背了紫砂壶历来表现的古朴自然的审美法则,所以在具体制作的时候作为壶身泥片的囊瓣的组成部分,横向的曲线要舒而缓,而纵向的弧度则要顺而快,并在泥片左右镶接的时候,相互向内挤压,这样既可以增加泥片之间的镶接面积,增加结构的强度,更可以增加泥片的厚度,为后续对于囊线的处理留出余地。从整体的构造来看,这样的处理更加舒缓,同时带有一点珠圆玉润的意味,结合了紫砂壶古典而原始的本源魅力。
除此之外,直流搭配圈把、扁圆珠钮搭配圆形截盖,微微提升的壶颈让壶口和壶盖紧密的连接在了一起,结合饱满的壶身,整件作品就是一件具有丰满乡土气息的引子,勾起人情感的回忆,并将紫砂壶最原始的魅力发散开来,用诚心换取会意,简洁而雅致。
对于当代紫砂壶的创作,是一种内心的选择和呈现,追求复古的原始意蕴和追求创新的当代风格,可以是平行的两条发展道路,但只要遵循着紫砂本源的艺术表现力,就是对紫砂文化的肯定和传承,在此基础上无论是光器、花器还是筋纹器,都只是外在表现方式的不同,其精华的核心仍然是紫砂基于本身材质技艺与意蕴的综合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