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英,孙凌云,伊淑莹,蒋汉明,柏素云,王 涛,翟 静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 泰安 27100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本质的生命科学,是高等医学院校重要的基础医学主干课程之一。但在教学中长期存在“两多两难”的现实性问题,即教学内容多,抽象的代谢反应及循环途径多;理论知识理解和记忆难,理论与实际融会贯通难。再者,大多数普通医学院校一般是大班授课(100人左右),如何提高大班授课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是摆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1]。传统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是“填鸭式”的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团队协作意识的养成。混合教学法(Blended-Based Learning,BBL)是将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使教学过程“线上”(网络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及讨论)有机结合,促进教学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2]。高涵等[3]将微课等混合教学手段应用于生物化学部分章节,学生的期末成绩明显提高。但成绩的显著提升是否与BBL的应用直接相关并不明确,为此我们尝试对特定章节用BBL,其他内容仍使用LBL,以探讨两者是否直接相关。
1.研究对象。以我校2016级临床医学本科7-10班198人为实验组,其他班495人为对照组,均使用第8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查锡良、药立波主编),教学内容包括前四篇共20章内容。实验组采用BBL学习特定章节;对照组采用LBL学习所有章节。
1.期末考试情况。实验组和对照组期末成绩优秀率分别为2.02%和0.2%,低分率(≤39)分别为9.6%和16.8%,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实验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表明实验组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更扎实。
表1 两组学生期末成绩分布情况
详细分析试题发现:实验组主观题、BBL(BBL教授内容的试题)、LBL+在线测试(LBL教授结合在线测试的试题)、理解型试题的平均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综合应用型题目平均得分也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实验组客观题、LBL(仅用LBL教授的试题)和记忆型试题平均得分虽高于对照组,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表明实验组优势在于BBL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对主观题的理解、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
表2 两组学生期末成绩比较(分,
2.调查问卷情况。90%以上的实验组学生对BBL教学和线上知识的呈现形式是认可的(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对BBL的作业和讨论形式的认可程度分别是84.9%和78.8%,表明作业和讨论形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改进(见表3)。
表3 实验组学生对BBL授课的认可程度(n=198,%)
对BBL授课效果评价的调查显示:(1)实验组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线测试和教学视频方面的评价分别高达100%、96.5%和90.4%(非常有帮助或有帮助)。(2)88.2%、87.4%、82.8%和80.3%的实验组学生分别认为BBL对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归纳综合分析和与同学交流合作能力都非常有帮助或有帮助。
两组学生都使用LBL教学的部分,实验组的学习效果并无明显优势,说明实验组是随机选择的。实验组客观题和记忆型试题平均得分与对照组相比也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实验组在客观题的选择和记忆能力上也无显著优势。
实验组成绩的优势在于BBL的应用部分,说明BBL的教学方法和设计科学、可行,学生的学习效果好,能启发、引导其发挥潜力,促进其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其综合应用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实验组对BBL授课的认可程度和授课效果都给予充分肯定,说明BBL的教学改革很受学生欢迎,调动了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相互启发,培养了其团队协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视频对学习的帮助可能与它便于重复学习,弥补了课堂讲授的“一次性”、不能回放的不足,成为了学生课下查缺补漏的好帮手。在线测试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课前测试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课后测试加深了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巩固了所学知识。总之,以上措施的应用对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具有积极意义。
BBL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为中心的主体作用相辅相成,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作用。为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线测试成绩、课程讨论及作业作为一项形成性评价按一定比例计入期末总评成绩。
本课程是我校首批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课程之一,两年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BBL教学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激发其潜能作用很大,也对医学生继续学习能力的养成非常有益,但仍有不足之处:如线上教学内容必须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精心选取和设计;课堂讨论的形式要多样化,选题可尝试“学生自主选题+教师审核”的方式;总之,应注重对每一名学生学习的引导和有效监控,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