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弓
晋安帝的老爹孝武帝是东晋或整个晋朝,为数不多的真正掌过大权的皇帝。他在位期间,让同母弟弟琅琊王司马道子参政,收回由高门士族把持的大权,此时正走下坡路的门阀对他无可奈何,只能编些谶语、童谣来恶心皇室,“晋祚尽昌明(孝武帝字昌明)”一语不胫而走。
然而孝武帝被闷杀,晋安帝继位,晋朝没亡。难道谶语不灵了?不,预言界又出来解释了,所谓“晋祚尽昌明”是说东晋在孝武帝死后就会走向灭亡,至于具体时间——“昌明之后尚有二帝”。
晋安帝绝对是傀儡的命,别的不说,他继位时才15岁,东晋的皇帝又不像北魏那样早熟,况且东晋的皇帝按传统来说是没权力的,孝武帝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回了皇权,但他并没建立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来保证权力的过渡。而且所有人都知道晋安帝是个白痴,所以无论机制如何,他这个傀儡是当定了。
晋安帝并不像晋惠帝那样智商低,而是完全没智商。他从小到大不知饥饱、不辨寒暑,大小事务全靠别人照料,而且不会说话。翻检《晋书》《建康实录》等书中的安帝本纪,除了诏书外,从没见他说过一句话,不是说了没被记载,而是真的不会说。
先是叔父司马道子,再是堂兄司马元显,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晋安帝应会禅位于他们。然而桓玄异军突起,杀人建康,几经思考,桓玄决定:去你的“昌明之后尚有二帝”,“尚有一帝”也要篡。就这样,桓玄篡位称帝,改国号为楚,晋安帝被封为平固王,第二年又被迁至浔阳(今江西九江)。
同年,刘裕在京口起兵,击败桓玄。桓玄挟晋安帝逃往江陵(今湖北荆州)。不久桓玄被杀,晋安帝在江陵复位,但好景不长,桓玄的余部很快又攻陷江陵,晋安帝再次被俘。直到义熙元年(405年)他才得以回到建康,那时他已离开建康14个月了。
晋安帝脱离了旧军阀,又落到新军阀刘裕手中,不过这次比以往好些,此后十余年他一直活得比较安稳,刘裕北伐后还一不小心成为东晋收复故土最多的皇帝,当然只是“名义上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晋安帝算是帮了刘裕。擊败桓玄后,刘裕的威望虽如日中天,但并不是一家独大,于是他利用晋安帝的名义铲除政敌,连话都不会说的晋安帝当然不会反对了。
义熙十四年十二月,本来依据谶语显示“昌明之后尚有二帝”,但五十多岁的刘裕等不及了,决定人为加快预言。按照最初的设想,晋安帝的死应该很简单,毕竟宫里宫外都是刘裕的人。但晋安帝的弟弟琅琊王司马德文听到一些风声,于是搬到宫里与哥哥同吃同住,终日不离半步,想要保住哥哥的命。
但两个人哪能真的寸步不离,不久司马德文身体不适,主动或是在刘裕的“建议”下回府休养,刘裕则派晋安帝的几个近侍将他勒死,之后伪造了一道遗诏,称晋安帝因病暴毙,临终时把皇位传给了司马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