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光磊 潘涛
【摘 要】宗喀巴认为止观关系的如风灯的关系,“灯明”与“无风”二者具足才能清晰地看到各种颜色。修止之法,包括准备、修止法和修止成就的标准三部分,准备包括:修止的条件六点、修止的身威仪的要求八个,修止法着重介绍“修八断行、断五过失”、“九住心修法”,而判断修止成就的标准则是身心轻安。修观之法,包括重要性与条件、修观的关键和修观成就的标准三部分,修观的关键在于抉择人法无我的空性正见。以止观二法为基础方可修止观双运。
【关键词】宗喀巴;止观思想;奢摩他;毗钵舍那
宗喀巴作为藏传佛教的集大成者、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被西藏人民誉为“第二佛陀”。宗喀巴所生活的时代为元末明初,他针对西藏佛教出现衰败局面,革新佛教教义教法,进行宗教改革,适应了西藏社会发展的需要,他止观思想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他的止观思想主要体现在《菩提道次第略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等著作之中,可以说他的止观思想十分深刻,对了解藏传佛教的全貌,更好的指导修行有重要意义。现以《略论》止观部分为主线,粗浅的总结归纳宗喀巴止观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止观含义
止,是梵语“奢摩他”的意译。宗喀巴说,“止”即“轻安所持于善所缘心一境性之定,即止自性”。简言之止即是,内心专注于某一善法而不散乱,并能生起身轻安及心轻安,即是止。
观”,是梵语“毗钵舍那”的意译,也叫胜观等。“观”即“安住止中由观察所缘之力,引生轻安所持之观慧,即观自性。”简言之观是修止获得轻安,再由观慧在定中观察诸法事理,并引生轻安,便是观。又经说三乘一切功德都是止观之果,大小乘一切三摩地都是由止观所摄。因此,凡修行者必须修止观。
止观的关系,可以用风灯关系比喻,正如在夜间看一张图画,必须灯光明亮,而且没有风吹动,并且“灯明”与“无风”两种条件缺一不可,才能清晰地看到各种颜色。
二、修止之法
(一)修止准备工作
要断除烦恼,必须兼具止观,修观以止为基础,因此应先修止。修止时,应具备修止的条件有六点:
1、选择与修定相应的处所。2、少欲,不贪众多上妙衣食等事。3、知足,略有粗劣衣食,即能感到满足。4、断诸杂务,断除经商、行医等事,及与他人往返因缘。5、严持净戒,对于比丘戒、菩萨戒中的性罪遮罪坚决避免,假设因放逸而稍有违犯,应速生追悔,如法忏除。6、思维世间五欲之过患,以及无常等道理。
此外修定时另外对身威仪的要求有八:1、足,结全跏趺,如毗卢遮那佛坐,或半跏趺。2、眼,不应太闭或太开。3、身,不过分后仰或太前屈,白然正直。4、肩,两肩平齐。5、头,不扬也不低,又不歪向一方,使鼻与脐在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直线上。6、齿与唇,自然合拢。7、舌,抵向上齿。8、呼吸,内出外入不要发出声音,也不应粗猛、急促或滞塞,一定要让它自然出入,使人无所知觉、又不必着急引导,随其趋势缓缓而行。
(二)修止法
1、修定时应当以佛身为所缘之境。
观佛像时又应当注意:(1)对所观佛像要作真佛想,不可作绘铸之“像”想。(2)通过观想力,先使佛像的粗显部分略为现起,即应专注而修。(3)只应对于一种所缘境令心坚固安住,不可改换众多不同种类的所缘境。
2、修止应对治的事项——防治沉掉
住心时期,是正式修止之时,这一时期的各个阶段有懈怠等五种过失出现,此中尤其防治沉没掉举是止观修行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于防治沉掉,宗喀巴依据修行止观的进程,分别指出了对治的方法。暨必须以信等八法加以对治。因此修住心法是以八法灭五过失的方法,所谓“修八断行、断五过失”。
加行时,以信欲勤安四法灭懈怠之过失。勤修定时,以正念灭除忘失教授的过失。已住定时,以正知对治沉掉之过失。微细沉掉生时,以行思对治不作行之過失。离沉掉时,还应以行舍对治作行之过失,暨如前勤修,已断微细沉掉,内心的禅定相续生起时,若仍以行思之力对沉掉进行防护,便成了修定的过失。为了对治这种过失,即应修舍,就是舍弃对沉掉的防护功用。
3、修止的升进过程---成就奢摩他(止)的微妙方法——九住心修法说明修止的升进过程,主要是依据以六力或九住心,又结合四作意进行描述。
首先,听闻力,成办初内住心。第二,思维力,成办第二等住心。第三,念力,成办第三安住心与第四近住心。第四,正知力,成办第五调伏心、第六寂静心。第五,精进力,成就第七最极寂静、第八专注一趣二心。第七心时,以精进力虽然对于最微细分别与随烦恼,都能毫不留情地加以断除,令心最极寂静。第六,串习力,成办第九等持住心。由于长久修定的力量,不必专门依靠正知正念之力,定心也能自然对于所缘境而生起。
(三)修止成就的标准
修定达到第九等持住心时,不必恒常依于正知正念之力,禅定也能自然地对于所缘之境相续运转,但这仍然属于欲界定,只是止的一种相应心理。若进一步获了身心轻安,就是成就了止。轻安,简单说来,即是身心的轻利、安适,身心在获得这种舒畅、喜悦的感受之后,对于修善法方面可随欲而转。
包括外道(佛教之外的其他修行流派)都要以这种修止的成就为基础。因此修止是佛教和其他外道所共同之道。
三、修观之法
(一)修观的重要性与条件
对于修观的重要性,宗喀巴指出,依止修三摩地是为引生毗钵舍那(正观)。即是说,修止得定的目的是为了引发正观智慧。宗喀巴认为,如果不依此引生毗钵舍那,那么于此定任何修习,还不能断欲界烦恼。要想断除欲界烦恼,就应该进一步修习毗钵舍那(正观)。
修观的条件有三种: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维。要依据这些条件资粮辨别了解无我真实之义,产生无我之正见,然后引生通达无我性的观修境界。
这种无我性的正见,要依于能够作为确定标准的论师所造之论来探求。具体标准而言,以能正确传承龙树提婆师徒思想的中观应成派(随应破派)佛护、月称二论师的中观应成派思想作为正见的依据。
(二)、抉择人法无我空性正见是修观的关键
修习正观,先应确立无我正见,确立无我正见应辨别人无我和法无我的道理。
(1)辨别人无我的致思途径
在说明人无我时,从四个方面进行观察和破斥:
A、决定所破斥的对象“我”。
B、决定二类情况---我与五蕴是同一或不同。
C、破斥五蕴与我是同一的可能性。
D、破斥五蕴与我不同的情形。
通过以上对我与五蕴是同体或不同体等四个方面的全方位观察和破斥,进而可以知道身心上绝对无俱生我执所计执的有自性之我,从而成就了中观正见。
(2)辨别法无我的致思途径
首先,分别有为法无自性
A、分别色法:一切法的总体,可分为有为法和无为法,有为法中包含了色法、心法、心不相应行法。因此,在分别有为法无自性时,先辨别色法的无自性性。又在色法中,有内外二种,内色是指有情内身的眼等五根,外色即是有情以外的自然界,主要是色等五尘。论中通过证得内色是没有自性的,同理,外色也没有真实的自体,因此,色法是无自性的。
B、分别心法:心法包括心王(八识或六识)、心所(五十一心所或四十六心所),而心王是心法中的主体部分,心所是依心而起,系属于心,与心相的,是心法中的附属部分。因此,讨论心法无自性时,只要分析了心的无自性即可。论中通过证得心是没有自性的,因此,心法法是无自性的。
C、分别不相应行法:不相应行法,是在色法与心法的基础上所安立的时间、方位、数量、无情与有情存在的规律(生灭等)之类的名目。论中通过证得时间是没有自性的,因此,其他方位、数目、生、灭等不相应行法,也同样是无自性的。
由上可知,色法、心法、不相应行法都无自性,因此,一切有为法全部没有自性,只有由思维安立的假名。
其次,分别无为法无自性
无为法,是离开因缘条件和生灭变迁的事相的一种道理,它不是心的思维分别和语言文字所能涉及,但人们也根据它的特征而安立了虚空无为等名目,众生便循着名字生起执着,起实有想,因此修空观者应对由名字而安立的无为法作一番认识。虚空无为,是指无为法具有虛空般的无障碍性。论中通过证得虚空本身是没有自性的,因此无为法是无自性的。
综上所述,有为法、无为法都无真实的自体,所以,一切法毕竟空寂,修法空者应如此观察思维。
(3)綜述缘起、性空之理
综上通过抉择人法无我空性,可知一切法都仅仅从名言的角度而思维假立,没有丝毫的自性存在所以,应当了知生死、涅槃等一切法,只是由思维而假立,都没有微小的自性。对此生起定解之后,要善巧地修习。
(三)修法空的方法与修观成就的标准
从修法空的方法与修观成就的标准上看,修习法无我的方法简而言之暨定中修如观虚空,散心中修如见幻化事。
如果能以观察力,观察法空、人空之理,随其一种生起正见,引生身心轻安,这种禅定即是成就了“观”。
四、修止观双运之法及特点
(一)修双运的进程
要修止观双运,必须先获得止观二法基础。也就是说,首先以修止的成就为基础,然后进一步修观,修观成就之后,可开始修止观双运。修止观双运的开始,即是修观之后,间杂着由观察力修止,如果这种修止达到无功用自然运转的程度,便是真正成就了止观双运。
(二)止观双运的特点
1、无间缺:修观后不须特别修止,即由修观便能引生止。
2、双证二种:止、观二种都获得圆满成就。
3、相续:止、观相续运转,但不是同时生起。
4、具足更互系缚而转:若由观力引生止时,即有缘无我空理之观,与专注无我空理的止,相应而转。也就是说,由修观可以带动修止,修止又能带动修观,止、观二种可以相互交替着自然运转。
五、结语
宗喀巴的止观思想对于藏传佛教的意义是巨大而关键的,解读他、理解他能更好的汲取其中所包含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科学的挖掘、时代化的解读,从中可以发掘出更多的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1]宗喀巴著,法尊译,《宗喀巴大师集》(M)一至五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2]宗喀巴著;曲世宇,杨航整理,《菩提道次第略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
[3]谈锡永主编,释如吉导读,《菩提道次第略论导读》,中国书店,2007。
[4]法王周加巷著、郭和卿译《至尊宗喀巴大师传》,,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
[5]王尧著,《中华佛教史.西藏佛教史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7。
[6]吕澂著,《印度佛学源流略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许德存(索南才让)著,《藏传佛教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8]徐东明著,《宗喀巴中观哲学研究》(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