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原创文学的接受心理研究

2019-04-30 11:11周凯悦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心理学

周凯悦

【摘 要】国内对于网络文学的研究已经渐趋成熟,但是关于网络原创文学接受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论文将网络视域下的原创文学接受作为研究的对象,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从网络原创文学接受现状入手,探究网络视域下原创文学的接受活动。

【关键词】文学接受;网络原创文学;心理学

一、网络视域下文学接受的现状

(一)近几年文学接受的发展趋势

网络原创文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己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根据互联网基本情况调查(简称CNNIC)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200万的网络在线注册写手,每天新增网络文学超过两千万字。而网络文学阅读人数已经达到了3.3亿(截止2016年底)。面对着这么庞大的读者群体,我们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同时也就不能忽视网络给人们的文学阅读带来的心理影响。

自国家倡导全民阅读以来,人均读书时长与频率有明显增加。根据调查发现,目前有37.62%的网络文学用户,可以坚持每天阅读;有六成以上的用户每次阅读时间在1小时内。由此可见,随着网民阅读时间的延长,网络文学势必对网民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消费意识和媒介意识对文学接受的影响

“消费意识形态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偏动人们的消费激情,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把消费看做人生最高的目的和意义,认为消费就是一切主张为消费而消费。”(1)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网络文学作为电子商务的基本类型已经成为定局。网络文学存在的背后显然有一群强大的资本者,网站的目的在于从网络文学中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网站的操控者使用各种策略诱导读者进行金钱消费。当读者陷入到网站的策略之中,他的行为将被网站所控制,传统的阅读的审美需求将被淡化,消费和享受的需求走向第一位。

二、接受心理的分析

(一)从接受动机分析

什么是接受动机?在文学上,接受动机通常有审美动机、求知动机、批评动机、借鉴动机四种,但是在从网络原创文学的视角下,显然,接受动机是属于审美动机的,也就是说,读者在网上进行阅读主要是通过文学作品获得情感愉悦、心情畅快并使人感到自由、轻松、平衡、协调的阅读期待。对文学接受来说,读者受动机的影响很可能产生进入文学作品的需要,如果缺乏动机,读者很有可能拒绝参与文学活动,更不会有什么再创造。

(二)读者接受的心理图式

什么是心理图式?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主体通过心理图式去支配主体行动,通过这种认知去感性地认知他们周围的环境。读者在进入网络原创文学作品之前会形成自己固定的心理图式,与此同时也会受到网络原创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影响对固定的心理图式进行更新。

1.读者接受的既成心理图式

审美接受的既成心理图式是指读者在进入网络原创文学之前就已经形成固定的认知结构,这种图式的形成会影响读者在阅读时的心理状态,那么审美心理图式是如何对阅读活动产生影响的呢?这需要从形成原因上分析。一般认为,审美接受的既成心理图式是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它受到多种层面的影响。第一个方面是,社会历史的文化对个人的影响。社会历史文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个人接受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主要受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个人在这种小环境中,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心理图式。第二个就是社会和历史对个人无形的影响。在我国,从古至今一直强调的是血缘宗族的关系,即家庭、社会、国家对个人的影响。这种宗法社会对社会历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于权威和组织的强烈认同。在社会严密的组织中,权威具有至高无上的威力,个人对于权威是绝对的服从、仰慕和归属。个人在权威面前没有自我声音,自我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于权威对其的认可。比如:在父权的社会下,男子的形象被无限的放大,女子的存在是为了说明对男子地位的认可和崇拜。所以在网络原创的小说里就出现一种类型小说就写关于对男子的认可。如:霸道总裁系列。如校园小说《丑丫头变身美女校花》,女主人公刘瑶是个很普通的女孩子,阴差阳错和校草北辰发生了一些故事,从此这个女孩的人生被改写。从写篇小说的内容来看,作者充分地表达了女子的命运完全掌握在男子的手中,这无疑受到父权社会的影响。读者对这类小说热情的关注也说明了读者内心也具有女性对男性依附这种观念。

2.读者接受心理图式的更新

从内容上看,网络原创文学在内容上不同于传统文学,它的主要内容并不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而是对于规则的忽视和打破,写一些非主流的边缘化题材。如小说《盗墓笔记》里有很多故事情节是描写对皇陵的亵渎,但读者并没有对其觉得反感,反而热烈地追捧。在传统文学中,王陵是绝对不能去接触,甚至要敬而远之。但是在网络原创文学中,这种题材打破了读者审美接受的既成心理图式,破坏读者对权威不可侵犯的这条界限,使读者大开眼界,从而热烈地追捧新鲜的事物。

從形式上看,网络原创文学特殊的表达形式更新着读者的既成心理模式。这种更新主要通过特殊的数字符号,表情的运用来实现的。比如,在网络原创文学作品里,偶尔会出现88,520等等,我们知道88是再见的意思,520是我爱你的意思。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特殊性,网络时代的发展,人们在网络上为了沟通的方便才造出这种特殊的符号,但是网络原创的作家们把这种符号应用在文学作品中,这一举动很有创意,而且引起当今读者的深深地共鸣。

三、意义和价值

(一)对网络原创作家的意义

读者接受心理的分析对网络原创作家创作有很大的影响。首先,网络原创作家是一群生活在互联网里,借助互联网谋生的一群人。因此,经济效应对于这些作家来说是第一位的。在网络原创作家的眼中,读者的任何声音,对于作品的反馈都对他们至关重要。网络原创作家在平常的创作中会及时的关注读者对作品的评价,这是作家们更新作品或者继续创作的原动力,然后作家会结合当下流行的形式、语言、符号、内容对作品进行再创作。在传统文本的阅读里,读者的责任是文本的再创作,他们利用自己的经验对文本进行填补空白。但是,在网络时代下,这种角色发生了改变,读者再创作的责任变小了,其实也是不再需要了,这种对文本进行修改,再创作又回到作家的身上。作家再次出发,利用更加受欢迎的语言对文本做一次又一次修改。

读者接受心理的分析对网络作家的地位有很大的影响。在传统的文本阅读中,作家往往是主宰着读者的阅读,作品的思想内容对读者有很深的改变,读者阅读的目的要么是获得知识,要么是启发思想。因此,作家像一位道德家或者哲学家。但是,在网络时代时代下,作家和读者的地位往往趋于平等,作家和读者像亲密无间的好友,他们彼此商量着写作,商量着完成文学活动。文学作品是两个人共同合作完成,是他们友谊的象征。此时,作家收获了金钱,而读者也收获了快乐。可谓双赢。

(二)对文学接受者的意义

如前所述,对于读者接受心理的分析,一方面可以让作家获利;另一方面可以号召更多的读者参与到网络原创文学的阅读中来。对读者接受心理的分析恰恰符合现在的人的阅读心理的需求。李泽厚曾说,我们这个时代是散文的时代,所谓散文的时代是指现在我们所有的生活都趋于日常化,没有什么高高在上的神或者英雄介入我们的生活,生活没有什么新鲜感。因此,对于读者接受心理的分析可以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网络原创阅读中来,使现代人远离日常化、庸俗化的生活,获得更多的刺激和新鲜感。综上所述,对于网络原创文学的接受分析是全面认识网络原创文学的必经之路,对网络原创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茜.文学的接受心理分析[J].作家杂志,2010,9.

[2]谭洪刚等,论网络文学接受美学特征[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

[3]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何清华:邂逅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在调解中的运用
跟踪导练(二)5
美国心理学会
司法假定的认知心理学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