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有效性研究

2019-04-30 11:11刁淑彬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刁淑彬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卓有成效的业绩,离不开合理预算,自我国现状进行分析,我国行政单位意识不到预算和绩效研究的重要性,因此影响了其健康发展。针对急需解决的相关问题,本文提出了合理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预算管理;有效性研究

一、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一)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

第一、预算管理不具备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一些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存在认识偏差,对成本管理没有正确认知,管理方法落后。事业单位的研究人员对预算编制不重视,认识不到位,阻碍了财务部门的预算编制管理。

第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机构不完善。预算部门由财务部门分管,专门的预算管理机制尚未形成,预算编制存在着形式化与摆过场等问题。

第三,预算编制不够精密。观念滞后、机构不健全,造成事业单位将关注重点放在了财政拨款方面,忽视单位的横向收入,资金预算缺少科学性。

第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缺乏完整性。一般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预算的考核和监督不具备专门机构,导致预算编制形式化,对预算管理的约束性减弱。

(二)预算落实不合理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编制的管理不协调,目前,预算的执行涉及业务和发展类型的项目,则可能出现整体预算和政府预算的衔接问题,况且在政府参与之后,采购变得异常艰难,采购程序过分复杂化,采购时间相对较长,导致项目进展迟缓。

第二、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不够严谨。部门预算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但是预算不透明,预算收支计划不科学,存在暂时性、目标不明确等问题,预算追加和改变原来预算的现象时有发生。

第三、预算执行进程受到制约。行政科研单位在实施科研项目时往往存在资金到位不及时的现象,项目申请虽然早已提出但配套资金到达经常滞后,经费到达和申请时间的不匹配,直接导致项目的实施和预算脱节。

(三)资产与预算管理不对称

第一、预算管理不被重视。大部分行政单位存在一味强调资金管理,而轻视预算管理,绩效评价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因此财务部门的预算安排很可能存在不合理现象,缺乏科学性。

第二、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单位存量缺少关联性,资源共享和整合存在局限性。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只是纯粹的关注资金投入和支出,忽略了资产的存量。

二、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系统

(一)相关性与重要性深入融合

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必须恰如其分的折射出绩效目标的进展程度。由于涉及绩效目标的内容过于复杂,要想自纷繁复杂的指标中确定核心指标来优先反应绩效管理要求,则存在着诸多困难。

(二)定量指标和定性深入融合

预算绩效的评价,还需兼顾定量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是相辅相成的,定量可以保证预算评价更加真实可靠,定量分析的根本就是定性分析。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中,定性和定量要互相结合,缺一不可。

(三)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深入融合

行政事业单位正确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同样离不开效果维度和成本控制。社会目标所涉及的内涵相当丰富,对于不同的支出,肯定有不同的社会指标。比如,政府对于教育服务设施的资金投入,在评价过程中要将经济性和教育性结合在一起,尽管如此,不能绝对地认为社会效益指标等同于经济效益指标,评价要客观,不能倾向于任何一方。

(四)绩效评价与指导发展深入融合

绩效评价重点在于对以往的财政支出进行正确评估,更应该关注绩效指标体系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合理运用预算部门的评价标准,才能保证预算绩效评价的妥善开展。

三、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一方面在预算编制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合理制订预算编制时间,预算之初提前做好预算编制和完成预算的批复。预算编制工作要有条不紊、按部就班,这和提前制订预算编制时间是分不开的,关键时刻有必要把编制工作提前。

另一方面,预算需要强制管理,这对提升预算编制的质量大有裨益。已经被审核通过的预算,不应再轻易更改,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必须更改就要报请审批。预算编制的严肃性决定了要求必须贯彻执行,因此表明预算不可以轻易更改。

(二)保证预算全面落实

首先,预算编制要细分。高质量的采购离不开精确指导的采购预算。将政府采购预算做的规范化、细致化和准确化,才能保证采购行为变得井然有序,采购行为才拥有明确的目的。其次,政府采购方面的管理要加强。事业单位的采购预算管理属于财务管理的重要范畴,必要时可以建立与其相对应的采购管理机制,把加强培训作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宣传和实践相结合,促使采购人员熟练掌握政府采购工作。

(三)引进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

一方面采集预算编制的有关资料,对资金预算做到准备充足。另一方面,预算编制尽量做到简明扼要,过于繁琐的预算编制,会导致支出资金增多,不利于预算编制的顺利开展。因此预算编制还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四)实行预算绩效管理

首先,提高绩效管理的科学性,使评价工作更有约束力。遵守和利用科学规范原则、公正公开原则,将财政支出的管理和项目资金的运用做到分级分类、完美结合,使管理机制真正做到花钱要看到效果,看不到效果追究责任,制订预算编制绩效目标,共同管理预算部门和项目单位。

其次,预算需要信息化。逐步提升和预算编制有关的数据质量,从而保证编制工作效率的提高。自事业单位本身的实际出发,搭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化平台,针对现有的财务信息做到有效整合、准确无误。信息服务平台的完善可以保证财务人员自反复复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拥有更多的时间提升自己的素养,拥有更大的精力投入到财务工作中。

再者,加强对责任、对守法自觉性的认识。单位主要责任者要意识到自己是会计工作第一责任人,从而促使单位负责人意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单位会计人员要互相督促、明确分工,做到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自单位到个人形成一个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氛围,达到互相监督和制约,创造良好的财务工作环境。

第四、财务管理机制的过程要完善。进一步加大力度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科研工作,正确认识科研管理和农业研究活动,才能激发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参与积极性,更好的对科研和农研资金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五、进一步加大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力度和考核力度。科研需要大量的投入,农业研究的特点是季节性、连续性和区域性,农业科研单位开展科学研究离不开这些经费的支持,要想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科研产出进一步提高,必须制定一系列适合农业科研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最近几年,绩效管理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但要在事业单位切实發挥应有的作用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对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和预算管理做了初步分析。要意识到绩效管理方法和思想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聂勇, 刘洋. 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中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考[J]. 水利发展研究, 2013, 13(8):39-41.

[2] 戚迪.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7(30):40-41.

[3] 苏小航. 绩效评价在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管理中的应用[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5(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