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陈列设计中的人体工学

2019-04-30 11:11胡金娣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人体工学博物馆

胡金娣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博物馆研究、学习、教育、娱乐的功能越来越受重视,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博物馆是对公众开放,以人为服务对象的机构,所以“人”是博物馆陈列服务的对象。因此,博物馆的陈列设计离不开人体工学的运用。不同于普通陈列,博物馆的陈列是融科学、艺术、文化、历史于一体,它能对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情感产生影响。因此,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必须恰当地运用好人体工程学。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设计;人体工学

博物馆的陈列设计经历了注重器物、文献的表现和偏重于环境装饰的艺术感受等阶段,忽略了陈列形式和人的习惯、生理、心里和感觉机能之间的联系。现在的博物馆陈列,应该结合人与文物、人与环境,通过人体工程学中的色彩学、心理学、生理学、视觉环境学、人工智能等方面,使最后的展览效果更加符合人的行为习惯,营造更加舒适的展示空间。

空间是陈列设计的主要内容。空间尺度给人的直觉形态是第一性的。由此,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设计者首先应该以人的空间尺度为依据。空间设计既要适合成年人,又要照顾到少年儿童,既要满足一般人的参观需求,也要满足各自较高认得行为习惯。这是陈列设计必须首先要重视的问题。其次,在考虑陈列空间的结构时,还要考虑到观众的流量问题。从展览入口到展室,从次要空间进入主要空间,位置尺度的处理是否得当,是否照顾到人数众多情况下的参观需求,包括参观顺序的逻辑性、参观路线的通畅以及人流集散的科学性等。此外,还要注意陈列密度。设计得当的陈列密度可以提高展示效果。展品与道具所占面积,占场地与墙面的40%为最佳,不宜超过60%。过大的密度,容易造成观众人流拥堵和视觉疲劳,密度过低,会使展陈空间显得空旷,给观众留下展品贫乏的印象。因此,博物馆的陈列空间前后层次分明、开放闭合有度、高潮平和交替、大小对比适宜,这样形成一个统一又独特、张弛有度的空间,才能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基本功能。

在陈列展览的过程中,也要处理好版面、文物、雕塑、模型等之间的结构关系和长宽比列,结构融洽,比例适度的陈列设计陈列布置才能使人感到舒适协调。要注重整体的比例关系,陈列内容的主次、轻重,要有明显的区分和界限,突出主体,弱化辅助部分,松紧有度,主次分明。从内容到形式的丰富丰满,才能符合人们的正常审美情感。

博物馆陈列设计里的人体工学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创造舒适、优美的视觉环境。改善视觉环境、减轻参观展览时的视觉负担是人体工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视觉的舒适度要求我们在陈列设计时研究视角的特殊性。在展览中,陈列物品的大小和形状也不会相同,陈列形式也不会千篇一律。但是人的眼睛观察事物的视域角度确是固定的。人的视域范围是由被观察对象的远近决定的,对象远则视域大,近则小。因此,在陈列设计中体积、面积较大的展品前要留出较大的空间距离,一般需要有展品大小一倍以上的距离,否则会给完整视物带来障碍。展品与参观者视线的相对位置就是陈列高度。观众对陈列高度的适应受视角的限制,一般陈列高度不超过350厘米,常用80-250厘米之间的区域。人的最舒适的视觉区域是水平视线以上20 厘米以下40厘米之间。若以我国人体计量尺度均值168厘米计算,水平视线高度150厘米,最佳陈列高度应该在125-185厘米之间,距离地面80厘米以下的空间,可作为大型展品的陈列区域。此外,视觉也有其本身的运动规律,即我们常说的视觉习惯。人们习惯从左至右,自上而下。在陈列设计中遵循这些视觉习惯和规律,才会使人们在参观时感到轻松自如。

优美的视觉环境依赖于各方面的因素,其中陈列色彩对视觉的影响尤为显著。色彩对人是觉得冲击是最直接的,它直接影响人们的情感和行动。当人处在不同的色彩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相对来说,纯度高的色彩对视觉的冲击大。明度高、大面积的对比色、整体色调暗淡、色彩配置杂乱等,使人容易產生视觉疲劳。色传递的是一种信息,人对色彩的感受是对这种信息的综合反应。

色彩能够塑造展览性格,能提高审美价值,因此在展览的配色中要考虑色彩引起的心理反应,色彩的感情和象征性及色彩的宜人性等问题。

博物馆陈列设计中的人体工学的应用,还必须注意灯光的合理运用。灯光在博物馆陈列设计中起到营造氛围、增强展品感染力和表现力的重要作用。我们借助光影来表现一种视觉形体,来营造和模拟一种特定的气氛,表达一种暗示或一种审美的艺术效果。博物馆陈列中的灯光设计是非常考究的。大多数博物馆的灯光较暗,且以黄光为主。这是因为为了妥善保护号历史和文化遗产,必须使之尽可能避免光学辐射的损害,包括紫外线、红外线及其他可见辐射等。为了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有需要提高展品的光照度光学辐射对展品的损害会相应增加。如何处理好保护文物和让观众满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值得审慎思考的问题。通常博物馆里重要的文物会用玻璃维护起来,对一些高反光材料,在陈列布灯时要尤为注意。首先,观众在观看展品时,不应该有来自光源或窗户的直接眩光或来自各种表面的反射眩光。其次,观众或其他物品在光泽面上尽量避免产生映像。若产生映像应不妨碍观众观赏展品。对油画或其他表面有光泽的展品,在观众的观看方向不应该出现光幕反射。

以上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博物馆陈列设计和人体工学的关系,其目的在于了解人的生理、心理后,通过人体工程学,提升博物馆陈列的设计水平,观众提供更加舒适的展示空间,更好进行教育、传播信息,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凡《陈列设计与人体工学的关系》.

[2]苏丹《浅谈博物馆陈列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

[1]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专业课中的应用[J]. 吴华丽.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09) .

[2]多媒体互动体验设计在博物馆陈列中的应用浅析[J]. 付琳.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04) .

[3]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卢禹臣.艺术科技. 2013(04) .

[4]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陈列中的应用[J]. 陈宇滔.大众文艺. 2012(23) .

[5]浅谈博物馆陈列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J]. 苏丹.工业设计. 2011(10) .

[6]浅谈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 肖晨凯,朱晓娟.改革与开放. 2011(02) .

猜你喜欢
人体工学博物馆
博物馆里的“虎”
ALTIMA 天籁 2021 款
博物馆
基于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小空间办公桌椅设计
热词
关于电竞椅产品设计的概况
露天博物馆
人体工学在卡路赛利椅设计中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