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金城
【摘 要】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空中缆车具有线路长、吊厢数量多、站房多、运量大等特点,吊厢进出站的频率非常高,为了保证吊厢进站时动作平稳,保障设备的稳定性及游客乘缆的舒适性,日常我们对钢丝绳进站导向装置的检查、调整及测试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吊厢在各站进站时的运行姿态都存在一定的横向偏摆状况,针对该情况,有必要总结规范该操作流程。
【关键词】缆车钢丝绳;进站导向;检查;调整;测试
一、钢丝绳进站导向装置的检查与调整
钢丝绳空载状态下
1.使用水平尺(10)测量入站口索轮(9)前钢丝绳(8)的倾角α1是否为—0.2°至—0.6°。
2.若角度无法满足要求,则需在钢丝绳空载状态下,通过调节减震弹簧导向杆螺母(2)来调整入站口第一个索轮高度,使角度满足要求且索轮用手无法转动。
在入站口第一个索轮(9)前X=1.5米处停放一个空吊厢
1.使用水平尺(10)测量索轮前钢丝绳(8)的倾角α2;
2.使用水平尺(10)测量入站口索轮(9)与钢丝绳垂直导向轮(12)间的倾角α3;
3.检查α2是否刚好为α3的2倍;
4.若存在偏差,则通过调节减震弹簧托板(4)使α2刚好等于α3的2倍;
5.检查机械减震器(6)与结构梁(7)间的间隙是否为5mm,可通过旋转调节减震器(6)来满足该要求;
在入站口第一个索轮(9)前X=1.5米处停放一个满载吊厢
1.使用水平尺(10)测量索轮前钢丝绳(8)的倾角α2;
2.使用水平尺(10)测量入站口索轮(9)与钢丝绳垂直导向轮(12)间的倾角α3;
3.检查α2是否刚好为α3的2倍;
4.若存在明显偏差,可通过调节机械减震器(6)使入站口钢丝绳倾角α2刚好等于入站口索轮与钢丝绳垂直导向轮(12)间倾角α3的2倍;
检查钢丝绳是否运行于站口索轮正中间
可通过调节螺栓(14)调整,然后检查索轮中心与减震梁间的距离,原则上要求:S<100mm。
二、调整G6进站钢丝绳导向装置
2019年3月10日,我们对G6进站钢丝绳导向装置进行了调整,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1)分别以1.5m/s、2m/s、3m/s速度运行缆车,检查G6进站装置及吊厢运行情况
①进站装置(喇叭口)有明显被抱索器平衡轮撞击发生上下摆动情况,撞击声明显;
②吊厢进站过程横向偏摆明显;
③缆车运行速度越快,进站导向装置及吊厢运行姿态越差;
④吊厢进站时,其平衡轮行走轨迹为:先运行在喇叭口下轨面,至接近站口垂直导向轮时换向至喇叭口上轨面,运行至脱挂轨入口区域时,再运行回平衡轨下轨面,轨迹如下图:
A-B,C-D段换向较急促,致使吊厢横向偏摆严重。
2)通过以上运行情况分析,我们认为站口索轮高度过高,致使平衡轮由平衡轨下轨面换向到上轨面过程(A—B段)急促,为了使抱索器平衡轮换向过程(A—B段)更为平缓,我们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调整:
①调节减震弹簧导向杆螺母来降低入站口索轮的高度;
②调节减震弹簧托板,适当调松减震弹簧张紧力;
③在站口索轮前1.5米处停放一空载玻璃吊厢,使用水平尺测量索轮前钢丝绳倾角α2=-2.1°,站口索轮与第一个垂直导向轮间倾角α3=-1°,基本满足两倍关系;
④调节机械减震器高度,使其与结构梁间间隙为:5mm。
通过以上方式调整后,启动缆车分别以1.5m/s、2m/s、3m/s速度试运行,G6进站导向装置(喇叭口)运行状态明显好转,撞击声基本消除,吊厢横向偏摆状况也有所改善。然后在入站口行走轨上喷黄油漆,检查行走轮在行走轨上的着落点是否合适,检查G6进站口行走轮在行走轨上的着落点距行走轨入口端距离为250mm。
以上只改善了A—B段吊厢的偏摆问题,为了进一步减缓吊厢横向偏摆,我们还需要改善C—D段吊厢的偏摆,即抱索器运行至脱挂轨入口处时下压操作轮造成的偏摆。我们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调整:
⑤停一抱索器在脱挂轨入口区域,使抱索器平衡轮刚好位于平衡轨开缝处第一个调节顶丝处,在平衡轮与平衡轨下轨间塞放一个1mm塞尺,然后调节平衡轨上轨顶丝,使平衡轨上轨压住平衡轮,调整后该处平衡轨与平衡轮间间隙为1mm;
⑥在入站区域平衡轨上、下沿喷黄油漆,启动索道分别以1.5m/s、2m/s、3m/s速度试运行,检查平衡轮运行轨迹。通过以上方式的调节,使C—D段换向过渡时趋缓,有效改善吊厢在该区域的横向偏摆。
⑦最后将一抱索器停放在站口正向导向装置处,检查、调整C、E值使满足手册标准要求。
三、结束语
通过此次的研究与调整工作,大大降低了抱索器进站时对G6站房进站导向装置的机械冲击,有效减缓了吊厢进站时的横向偏摆问题,保证了机械设备工作的稳定性,也提高了游客乘览的舒适性。同时也提示各技术人员,要深入学习研究现有维保手册,理论联系实際,勤于思考,善于动手,才能将缆车维保工作提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晓斌.钢丝绳导向装置的设计及应用[J].起重运输机械,2017(10):161-165.
[2]佚名.升船机平衡重钢丝绳测量与调整装置设计[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8,31(5):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