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04-30 11:11张涛
智富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现状对策

张涛

【摘 要】目前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国政府倾向于利用政策调整实现经济的平稳运行。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推出与之相适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增加了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造成政策效果与目标之间出现偏离,甚至引致系统性风险,阻碍经济发展。因此,应当探究不确定性的来源,减弱政策不确定性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现状;对策

一、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现状

经济政策塑造经济环境,改变微观主体“游戏规则”,变迁和执行也使得政策不确定性程度上升,进而影响经济的平稳运行。政策不确定性含义为政策是否实施、政策何时执行、政策执行方式选择以及政策实施效果等(陈国进等,2017;田磊等,2017;饶品贵等,2017),因此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涵盖相关政策变动过程中包含的所有不确定性。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为促进经济复苏,不断推出刺激政策。尤其对于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为防止经济下滑,我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刺激计划”、“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等政策,充满不确定性。那么,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如何测度?Baker和Davis基于新闻报道构建的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能够直观了解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水平。如图1。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近年来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2008年之后,多次出现峰值。如第一个峰值在2008年下半年,为应对次贷危机的冲击,我国政府出台若干应对政策。2012年左右出现了第二个峰值,一方面欧债危机的影响凸显,另一方面由于政府换届,执政风格有所改变。2015年至今EPU指数波动明显,与我国各重大政策的出台有关。

二、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成因

(一)内部成因

2008年年中,金融海啸对我国经济的波及初见端倪。面对经济增长回落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矛盾态势,我国宏观调控的着力点转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为此实施了积极就业政策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维持物价的稳定。2010年底投资约4万亿元,来扩大内需。2011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面对高通胀压力开始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成功完成了由非常条件下的非常措施向正常状态的有序过渡。2012年至2014年,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步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工作以稳中求进的过程中,不断出台刺激政策。一方面进一步实施结构性减税、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另一方面针对经济增速放缓、通胀水平降低的情况进行合理预调微调,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调整货币供给、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2015年至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引领新常态。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已经变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和以往相比有很大的变化。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在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方向不变的基础上,政策工具的实施方式又发生了新变化。在我国总体税负依然较重的背景下,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2016年起全面推开“营改增”改革,把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并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

(二)外部成因

外生冲击因素主要指国家经济运行过程中外生因素导致的政策不确定性增加,Bloom(2009)指出经济的外生负面冲击与政策不确定性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开放度、对外依存程度也随之增加,现阶段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外商投资的首选目的地。由此,为实现中国经济的内外均衡,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和实施都迎来了巨大挑战,增加了政策不确定性。近几年,各种外部潜在因素对中国经济形成冲击,如2008年金融危机,为应对不断减弱的外需,中国实施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为拉动内需,至2010年底,约投资4万亿,货币政策则以降息为主,且不断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不断下降。可见,为实现内外均衡目标以及应对外部冲击对经济的影响,经济政策的实施常常“顾头不顾尾”,需以政策组合的形式进行多方位的调整,也无形中增加了政策的不确定性。

综合可知,从内部成因分析发现,宏观调控目标不断变化,宏观经济政策能够弥补市场经济机制中存在的缺陷,具有逆周期特征(饶品贵等,2017),当经济处于衰退期时,可通过政策熨平经济周期导致的波动;政策实施立场多变,微观主体对政策预期难以把握,导致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从外部成因看,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各国之间的联系紧密,无法忽视经济政策之间的溢出性。

三、解决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对策

(一)加强风险防御措施

2008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后,各个国家迅速被波及。一方面风险具有传染性,能够通过资产价格、预期等因素迅速对一个国家经济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当风险来临,为防止经济出现过度的衰退,政府会出台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措施。在实施经济政策过程中,调控手段与调控目标往往出现背离,导致经济政策不确定提高。因此,随着与国际间各国资本和贸易的交流的密切,应当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建立风险防范措施。

(二)提高政策透明度

经济政策在实施中,由于经济体内部的微观主体行为充满不确定性,导致政策主体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无法形成有效的参数设计,对政策效果估计不准确,增加了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效果的不确定性。同时,当经济政策披露时,因微观主体的预期不同,导致对经济政策的反应不同,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所以,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应当从政策制定、政策实施等环节提高透明度,有效的引导微观主体的理性预期,降低因不确定性导致的损失。

(三)协调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的实施不一定带来相应的效果。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为防止经济衰退,实施一系列的刺激政策,虽然在短期内能够使经济回暖,但却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经济政策在实施中应当注意两点,一是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实施微调,防止对经济的过度刺激;二是各个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协调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两者配合才能共同实现经济的合理发展。

四、结束语

经济政策是调控和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效的工具,但在政策实施中会造成不确定性程度的提升,应当加强风险的防范、提高政策透明度以及协调宏观经济政策,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的冲击,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建浩,李幸,李欢.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资产定价关系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4,22(S1):222-226.

[2]陈国进,王少谦.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企业投资行为[J].财贸经济,2016(05):5-21.

[3]田磊,林建浩,张少华.政策不确定性是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吗——基于混合识别法的创新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7,38(01):5-20.

[4]饶品贵,岳衡,姜国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投资行為研究[J].世界经济,2017,40(02):27-51.

猜你喜欢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研究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会计稳健性与商业信用融资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会计稳健性与商业信用融资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