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青
【摘 要】青海省保险业的发展对促进青海省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青海省保险业目前发展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保险业的地位相对较低,保险业的发展不平衡,保险企业的自身定位不准等,最后提出促进青海省保险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保费收入;保险深度;保险密度
一、青海省保险业发展现状
(一)保险市场整体规模逐渐扩大
近年来,青海省保险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2017年,保险业累计承担保险风险保障27945.23亿元,同比增长23.54%。2006-2017年这12年间,青海省的保费收入是2006年的9.19倍,賠款和给付总量提高了9.37倍,保险密度为1340.8元/人,增长了8.43倍,保险深度为3.03%,增长了124%。青海省保险业的发展较快,并且保险业的覆盖面也在不断扩大。截止2017年末,青海省共有保险公司分支机构319家,其中,省级分支公司16家,中心支公司33家,支公司169家,营业部8家,营销服务部93家。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也在不断增加,保障功能逐步增强。
(二)保险市场的保险险种不断丰富
青海省保险市场上销售的保险险种不断增加,在传统人身险的范畴下,又细化出了健康险和意外险。2017年,青海省保险市场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为80.18亿元,同比增长16.6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3.3亿元,占比41.53%;人身险保费收入46.8亿元,占58.36%;健康险保费收入为10.29亿元,占比12.83%;意外险保费收入为2.22亿元,青海省保险需求的不断增加使保险险种不断丰富。
(三)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
2017年,青海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2.57万户,赔付金额2617万;在西宁、海西、海北等地开展“健康险”、“扶贫保”等保险扶贫试点工作;在海西、黄南、海北和玉树州部分地区推行政府救助保险及政府扶贫救助保险业务;为小微企业、农牧户提供扶贫贷款保险增信支持,支持发放贷款2336.37万元。农业保险产品进一步丰富,承保品种达22种,藏系羊、牦牛保险保费增幅接近50%,区域扩大至5州9县;附加地震责任农房保险覆盖全省。
(四)保险企业的投资效益稳步增加
一个地区保险企业的投资效益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当地保险业的发展水平。但随着保险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的不断上升,保险监管体系的不断健全,保险业的投资渠道从之前的以银行存款为主,改变为现在以债券为主,股票、基金和银行存款为辅,使公司投资效益不断提高。
二、青海省保险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保险业的地位相对较低
2016年,保费收入全国排名前三的是广东、江苏和山东,分别是2986.06亿元、2690.25亿元和1966.29亿元,而青海省的保费收入是68.73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0.22%。保险密度全国排名前三的是北京、上海和广东,分别为8471元/人、6332元/人和3522元/人,全国保险密度为2258元/人,而青海省的保险密度为1159元/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还不到广东的二分之一。保险深度全国排名前三的是北京、上海和山西,分别为7.39%、5.57%和5.42%,而青海省的保险深度为2.67%,青海省的保险深度与其他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并且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保险业的发展不平衡
一方面保险业在青海省城乡发展的失衡,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好,保险企业更愿意选择在城市开展相关保险业务,虽然一些小县城也成立了保险分支机构,但其发展速度非常缓慢;另一方面是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自然环境的条件较差,以及他们的宗教信仰和长期以来形成的互帮互助、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等原因,造成保险业发展相对落后于汉族聚居的地区。
(三)保险专业人才匮乏
随着青海省保险业竞争日益激烈,保险业务不断扩展,保险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远高于供给,也就导致了青海省许多保险公司在招揽从业人员时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使得保险业从业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降低。保险企业在招收保险代理销售人员时,对求职人员的学历要求不高,并且不限制经验,导致保险代理人文化程度较低,素质水平不高,而且严重缺乏保险专业知识的支撑。
(四)保险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由于青海省保险公司自身定位的不准,导致保险业并没有很好的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也抑制了青海省保险企业的业务推广以及业绩增长。虽然青海省的保险企业不断改善其保险服务质量,但保险企业的整体信誉依旧不佳。
(五)保险意识相对落后
青海省大多数消费者的风险及保险意识相对落后,对保险所起的保障功能认识不够,不愿支付保险的费用,因此,很多消费者宁愿忍受各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不愿意付费购买保险,购买一种保障。这一现象,在青海省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地区更加明显。
三、促进青海省保险业发展的对策
(一)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一个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会推动该地区保险业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产业体系的完善会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因此青海省须完善民生基础建设,依靠国家投资以及借助民间资本,构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发展特色经济,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利用青海省的稀缺资源,打造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可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从而推动青海省保险业的发展。
(二)缩短城乡间保险业发展的差距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会使得人们对保险的需求上升,进而保费收入也会增加,会直接促进青海省的保险业发展。青海省必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打破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城乡分割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府应该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提高低收入群体等对象的待遇水平,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促进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三)大力培养保险专业人才
随着青海省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对保险业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地上升。因此,应大力培养保险业专业人才,在高校应该传授保险行业的相关知识,为保险业招揽更多的专业人才;在农村偏远地区也应该不断的进行宣传,打消当地居民对保险业的抵触,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更要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少数民族保险专业人才。
(四)不断加强保险企业的自身建设
首先,保险企业要准确定位。保险的基本职能是“经济保障”和“风险管理”,保险企业应该清楚自身在经济社会中的角色,风险话语权是保险企业独一无二、无法替代的一种权利;其次,要不断进行产品的创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各类保险产品,同质性太强,没有自己独有的特色。若想在青海省众多的保险企业中脱颖而出,要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最后,提高保险服务质量。从消费者入手,不断完善客户服务质量。
(五)增强居民保险意识
保险理念的宣传有助于普及保险知识,提高公众的保险意识。青海省保险公司应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对保险业的基本知识以及保险理念进行宣传,对于宣传内容应丰富精彩且通俗易懂,以此来提高全民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尽量消除少数民族群众对保险的误解,增强人们对保险的信任,让更多的人愿意购买保险,从而促进青海省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车文光. 垄断市场下青藏高原地区保险业发展研究[J].青海金融.2017(10).
[2]钟水映,李强谊,肖攀.我国保险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其分布动态演进[D].保险研究.201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