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五四百年,追忆、纪念与言说

2019-04-30 09:27李浴洋
同舟共进 2019年4期
关键词:新文化历史思想

陈平原,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第十一届北京市政协常委,本刊编委。

我与“五四”

李浴洋:在当代中国学人中,您是很自觉地不断与“五四”对话的一位。这既体现在“五四”作为您的研究对象,先后出版了多部颇有影响的学术著作,如《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与《作为一种思想操练的五四》等;也表现为在过去三十余年间,您始终以“五四新文化人”的立场与姿态积极介入关于中国文学、文化、思想与教育等问题的讨论。能否首先请您谈一下,您关注“五四”的动机与动力何在?

陈平原:我为何一直关注和研究“五四”,道理很简单,对我来说,这既是专业,也是人生。我1978年春上大学,赶上思想解放运动,那时候,我们模仿五四时代的“新青年”,谈启蒙,办杂志,思考中国的命运。后来念研究生,学的是中国现代文学,那就更得跟“五四”对话了。其次,我在北大读博士,毕业后长期在这所大学教书,而对于北大人来说,“五四”是个值得永远追怀的关键时刻。无论学术、思想还是文章趣味,我自觉跟五四新文化血脉相通。第三,这也与我近年关注现代中国大学命运有关。最近十几年,在文学史、学术史之外,大学史成了我另一个论述的焦点。在我看来,大学不仅仅是生产知识,培养学生,出科研成果,出各种“大师”,大学还有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那就是通过知识和思想的力量,参与到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里。在我心目中,这是“好大学”的一个重要标志。五四时期的北大,就是这样的典型——它抓住了从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折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将其“才华”发挥到淋漓尽致。别看世界上那么多一流大学,真有北大那样的机遇、那样的贡献的,还真不多。在一个关键性的历史时刻,深度介入、有效引领,乃至促成某种社会变革,五四时期的北大,让后人歆羡不已。

我所学的专业,使我无论如何绕不过“五四”这个巨大的存在;作为一个北大教授,我当然乐意谈论“光辉的五四”;而作为对现代大学充满关怀、对中国大学未来发展心存思考的人文学者,我必须直面五四新文化人的洞见与偏见。在这个意义上,不断跟“五四”对话,那是我的追求。五四”之于我辈,既是历史,也是现实;既是学术,也是精神。

李浴洋:这些年来,您推动了多项与“五四”相关的丛书出版以及校园活动的展开。在我看来,您的“五四研究”是以“五四追忆”“五四纪念”与“五四言说”这三者为支点的,在具体进入这三个话题之前,能否请您概述一下您对于“五四”的总体看法?换句话说,在您看来,究竟何为“五四”以及“五四”何为?

陈平原:人类历史上,有过许多“关键时刻”,其巨大的辐射力量,对后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你都必须认真面对,这样才能在沉思与对话中,获得前进的方向感与新动力。这是一种必要的“思想操练”,也是走向“心灵成熟”的必由之路。对于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进程来说,“五四”便扮演了这样的重要角色。

五四运动不仅仅是1919年5月4日那一天发生在北京的学生抗议,它起码包括互为关联的三大部分:思想启蒙、文学革命、政治抗议。虽然此后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思想的、学术的、文学的、政治的立场与方法,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我们。

“五四”除了作为历史事件本身的意义,很大程度成了20世纪中国人更新传统、回应西方文化挑战的象征。每代人在纪念“五四”、诠释“五四”时,都不可避免地渗入了自己时代的课题和答案。但另一方面,以“五四”命名的“新文化运动”,又有其相对确定的历史内涵。一代代中国人,从各自的立场出发,不断地与“五四”对话,赋予它各种“时代意义”,邀请其加入当下的社会变革;正是这一次次的对话、碰撞与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中国的思想格局。

追忆“五四”,珍视历史

李浴洋:您提到“五四”至少包含三大部分:思想启蒙、文学革命与政治抗议,这一说法很有启示意义。您在“五四”研究方面的代表作《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即循此展开。

陈平原:在我看来,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学生大游行,刊行于1915—1922年的《新青年》杂志前九卷,以及1920年初版、1922年增订四版的第一本白话诗集《尝试集》,分别代表了“政治的五四”“思想的五四”以及“文学的五四”。而这正是解读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三个最重要的角度。《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选择对于“五四叙事”来说至关重要的三个案,强调“回到现场”,暂时搁置“精神实质”之类的论争,目的是突破凝定的闡释框架,呈现纷纭复杂的五四场景,丰富甚至修正史家的某些想象。

李浴洋:您格外强调对于个人化的“追忆”材料的使用,着力从若干细节的辨正与复原入手,希望以此重建“五四”的历史现场。

陈平原:了解今人进入历史的困难,以及所谓历史重建的复杂性,不敢放言空论。或许,对于史学家来说,次序井然、因果明确、排列整齐、体系严密,不见得都是好事情。正如孙伏园所说的,“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一年比一年更趋明显;五四运动的具体印象,却一年比一年更趋淡忘了”。(《回忆五四当年》)没有无数细节的充实,“五四运动”的“具体印象”,就难保不“一年比一年更趋淡忘了”。

没有“具体印象”的“五四”,也很难让一代代年轻人真正记忆。这么说来,提供足以帮助读者“回到现场”的细节与画面,对于“五四研究”来说,并非可有可无。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它更可能提供一种高头讲章所不具备的“现场感”,激发你兴趣盎然地进入历史。

我之所以特别看重这些个人化的叙述,既基于当事人的精神需求,也着眼后世的知识视野。对于有幸参与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文人来说,关于“五四”的记忆,永远不会被时间所锈蚀,而且很可能成为伴随终身的精神印记。可以这么说,早年参与“五四运动”的历史记忆,绝不仅仅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更可能随时召唤出青春、理想与激情。

当然,岁月流逝,几十年后的回忆难保不失真,再加上叙述者自身视角的限制,此类“追忆”,必须与原始报道、档案材料等相参照,方能真正发挥作用。

李浴洋:不过,最近十余年间市面上也出现了不少从细节入手颠覆“五四”,或者对于“五四”过度阐释的著作。对此您怎么看?

陈平原:入口处小,开掘必须深,否则意义不大;不是所有琐琐碎碎的描述,都能指向成功的历史重建。我曾经引胡适和王国维关于学问的两段话,辨析学术研究中的“大”与“小”。一说“学问是平等的”,一说“考据颇确,特事小耳”,抽离具体的历史语境,呈现出某种张力。单就学术训练而言,只要干脆利落地解决某一课题,便该得满分;可治学毕竟不同于做习题,应该还有更高一层的追求。这个时候,所谓的“事大”“事小”,便可能影响价值判断。当然,这里所说的大与小,并非指事物本身的体积,而在于其能否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无深入发掘与阐释的可能,以及是否切合自家心境与文化理想。

借助若干自以为意味深长的细节、断片、个案,来钩稽并重建历史,固然可以避免“宏大叙事”的某些缺陷,但也可能走到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将一场生气淋漓的文化运动,拆解成“一地鸡毛”。这是我所最为警惕的。

我之所以试图重建历史现场,目的是恢复某种真切、生动、具体的历史感觉,避免因抽象化而失去原本充沛的生命力。历史事件早就过去,但有些东西我们必须记忆。没有大的历史视野,只记得若干琐碎的细节;或者反过来,沉迷在一些宏大叙事中,完全没有生活实感,二者都不理想。我们需要有大视野,同时也需要具体的历史细节。

李浴洋:对于“五四”的“追忆”材料中,让您最是印象深刻的是哪一则?

陈平原:1949年5月4日的《人民日报》第六版,刊登俞平伯、叶圣陶、宋云彬、何家槐、王亚平、臧克家等文化名人纪念“五四”的文章,此外,还有柏生的《几个“五四”时代的人物访问记》。在采访记中,俞平伯的回答很有趣:“五四新文化人”气势如虹,想做很多事情,“却一直没有认真干(当然在某一意义上亦已做了一部分),现在被中共同志们艰苦卓绝地给做成了”;因此,这好比是30年前的支票,如今总算兑现了。又过了30年后,也就是1979年,俞平伯撰《“五四”六十周年忆往事》(十首),除了怀念“风雨操场昔会逢”以及“赵家楼焰已腾空”,再就是将“四五”比拟“五四”,称“波澜壮阔后居先”。最有意思的是第十章的诗后自注:“当时余浮慕新学,向往民主而知解良浅。”比起一些人的宏论,我更认同诗人俞平伯的立场:当初的“浮慕新学”与日后的“竹枝渔鼓”,均有局限性。

“五四”纪念的个人方式

李浴洋:您好像有自己纪念“五四”的方式,那便是重读《新青年》。我注意到,《新青年》不仅是您在多种著作中每每征引的对象,而且在您的学术生涯的若干“关键时刻”,也是通过与《新青年》对话,从而继续前行的。

陈平原:谈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独秀文存》《胡适文存》或者蔡元培、李大钊、鲁迅、周作人等人的著作,固然是绝好的材料;但如果希望窥测运动的不同侧面,理解其丰富与复杂,把握其节奏与动感,阅读《新青年》,很可能是最佳方案。比起众多显赫一时的口号或著述,作为中国新文化元典的《新青年》,更能体现“五四”那代人的探索,也更值得后人品味与诠释。

与《新青年》密切相关的文化思潮,包括“新文化”“文学革命”和“五四运动”,分别指向思想、文学、政治三个不同的层面。三者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但谈论宪法与孔教,分辨文言与白话,或者探究苏维埃与共产国际,问题显然不在同一层面。七八年间,新青年》在如此广阔的天地里纵横驰骋,迅速跃进,带动了整个中国思想界的思考,着实令人神往。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人类对世界、对自我的认识今非昔比,很多当年耸动一时的“确解”,早已无人问津。有趣的是,不以理论建构见长的《新青年》,却能凭借其直面人生、上下求索的真诚与勇气、理想与激情,感召着无数的后来者。或许,正是因为这份压在纸背的期待与苦恼、溶进笔墨的感悟与温情,以及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问题意识”,使得《新青年》上的许多文章,超越具体立说之是非得失,而葆有永久的魅力。

李浴洋:您谈到的《新青年》的“魅力”,除去内容方面,是否还包括其形式——作为“同人杂志”本身?

陈平原:同是从事报刊事业,清末主要以学会、社团、政党等为中心;民初情况有所改变,出版机构的民间化、新式学堂的蓬勃发展,再加上接纳新文化的“读者群”日渐壮大,使得像《新青年》这样运作成功的报刊,除了社会影响巨大,本身还可以赢利。因此,众多洁身自好、独立于政治集团之外的知识者,借报刊为媒介,集合同道,共同发言,形成某种“以杂志为中心”的知识群体。

6卷2号的《新青年》上,有一则重要启事:“近来外面的人往往把《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混为一谈,因此发生种种无谓的謠言。现在我们特别声明:《新青年》编辑和做文章的人虽然有几个在大学做教员,但是这个杂志完全是私人的组织,我们的议论完全归我们自己负责。和北京大学毫不相干。此布。”如此辩解,并非“此地无银三百两”。有针对保守派的猛烈攻击,希望减轻校方压力的策略性考虑;但更深层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坚持以“杂志”为中心,不想依附其他任何势力。

到了这一步,“同人杂志”已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大众传媒,而兼及社会团体的动员和组织功能。世人心目中的“《新青年》同人”,已经不仅仅是某一杂志的作者群,而是带有明显政治倾向的“文化团体”。看看1921年年初因杂志是否迁回北京所引发的争论中,新青年》同人如何反对分裂,唯恐“破坏《新青年》精神之团结”,可见此群体内部的凝聚力。

李浴洋:话题回到《新青年》本身,您认为其开创的最为重要的业绩是什么?

陈平原:办报办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一是争取第一,即办成某领域内说一不二的“权威刊物”;一是特立独行,要求性格鲜明,且有明显的文化关怀——此乃《新青年》以降“新文化人”的思路。

《新青年》的编者其实非常注意“寻觅”乃至“制造”新的话题,但那么多次尝试,最成功的,还属白话文的讨论——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可操作性,将理论与现实如此巧妙地缝合在一起,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白话文问题,远不只是“文学形式”或“表达工具”,而是牵涉到整个思想观念与文化传统的是非,这才可能吸引那么多论者参与辩难。如果说五四时期的新旧思想或文学之争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那无疑是支持或反对白话文。

如果说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和“国语运动”的合流,1919年教育部附属“国语统一筹备会”的成立,则预示着官方、民间改革力量的携手。此后,《新青年》同人刘复、胡适、周作人、钱玄同等在“统一会”开会时提出《国语统一进行方法》议案,以及教育部训令自1920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便都是顺理成章的了。这是一个有开头、有结尾、中间部分时而波澜起伏、时而峰回路转的曲折有趣的故事。正因为是“群众运动”而非“个人著述”,可以吸引无数英雄豪杰,也就有赖于所谓的“策划”“组织”与“協调”。这对于“以杂志为中心”的同人来说,是再恰当不过的好题目。

比起挥洒个人才华的“文学创作”,或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制度变更”,以白话文为突破口的“文学革命”,因其兼及语言、文学、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可以召唤诸多学者参与,更适合于杂志的实际操作。这就难怪后人提及《新青年》,最容易被记忆的,还是此功勋卓著的“文学革命”。

“五四言说”与20世纪中国

李浴洋:您曾经有一句名言:五四运动的意义是‘说出来的。”《新青年》同人在“五四言说”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陈平原:仔细考辨,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关于“五四运动”或“新文化”历史的叙述,各家之间差异最小的,是关于《新青年》部分。举个例子,美国学者周策纵1960年在哈佛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与中国学者彭明1983年初版、1998年修订的《五四运动》,政治观念与史学训练差别很大,但前者的第三章“运动的开始阶段:初期的文学和思想活动”与后者的第五章“启封建之蒙——‘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对于《新青年》的创办经过及历史功绩的描述,却颇为接近。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新青年》同人的自我建构已相当完整,不容你随便言说。

不管是著作、人物,还是报刊、社团,能否“流芳千古”,时间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以作品为例,二十年后还有人阅读,是小成;五十年后不被遗忘,是中成;如果一百年后仍然被记忆,那可就是大成了。大约就在《新青年》诞生二十年之际,或者说停刊十几年后,早已星流云散的《新青年》同人,由于某种特殊的机缘,在回忆中重新聚首,述说友情,同时彩绘历史,为后世之“《新青年》叙事”奠定牢靠的根基。我所说的机缘,很明显,是指《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纂。

尽管代与代、先驱与后继、当事人与观察者、追忆历史与关注当下,决定了对于“新文学”的历史建构,各方意见会有分歧;但经由《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纂,《新青年》同人的文学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肯定。“大系”各集的编者,各有其理论背景,也各有其现实利益,但既然在1917—1927年的框架中书写历史,《新青年》的开创之功,无论如何必须首先肯定。就像蔡元培在《总序》中所说的:“主张以白话代文言,而高揭文学革命的旗帜,这是从《新青年》时代开始的。”翻阅《中国新文学大系》各集的“导言”,《新青年》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至于鲁迅、茅盾、郑振铎、朱自清等,更是开篇就从《新青年》说起。

李浴洋:如您所言,《新青年》之于“五四”(而非仅是“五四运动”)是相当重要的。不过,新青年》是一项更多属于“导师”一辈的事业。而历史上的“五四”是师生合作的结果。对于当时的学生一代,您有怎样的观察呢?

陈平原:关于“五四运动”的论说,可以有截然不同的角度。但有一点,大概谁也不否认,这次运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这里所说的学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书人,而是专指进入新式学堂接受西式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者。这是一个新崛起的社会阶层,理解其形成与发展,对于我们把握“五四运动”之得以爆发并迅速蔓延,大有帮助。

几乎从事件一开始,就不断有人引据汉宋太学生的政治抗议,来为以北大为首的青年学生之“越位”与“干政”辩护。是不是“三代遗风”不说,单是这一比附,在注重历史经验的中国,学生们的示威游行便获得了某种合法性。相形之下,大总统令之强调“首都重地,中外具瞻,秩序安宁,至关重要”,以及“在校学生,方在青年,质性未定,自当专心学业,岂宜干涉政治,扰及公安”,就显得苍白无力。可实际上,“五四运动”从终极目标到具体运作,都与汉宋太学生的伏阙上书迥然有别。

表面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与此前的政治抗议确实没多少差别。可这一回,不是祈求最高当局的谅解,而是直接干预政府的外交决策;不只限于表达民意,还主动承担起监督政府纠正错误的责任。与此相配合,学生们采取通电、演讲、撰写文章等一系列手段,尽可能广泛地谋求公众的支持。用郑振铎的说法,“他们并不是请愿,他们是要唤起民众”。(《前世不忘》)这一点,从运动的日益走向民间,而不是倾向于密室磋商,充分显示了其现代市民运动的性质。

1899年,避居日本的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发表《饮冰室自由书·传播文明三利器》,文中引录了日本犬养毅的名言:“日本维新以来,文明普及之法有三:一曰学校,二曰报纸,三曰演说。”有感于在国民识字少的地区,“演说”乃文明进化之一大动力,梁启超希望“今日有志之士,仍当着力于是”。随后几年,国内也在设学校、办报刊之外,逐渐兴起“演说”之风。而到了“五四”前夕的北京大学,更是将“文明普及”三大法宝集于一身。想想《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国民》等北大师生主办的刊物,还有少年中国学会、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等,你就不难明白北大学生思想之活跃,以及组织活动能力之强。

李浴洋:您如何定义作为一种思想与精神资源的“五四”

陈平原:如果不涉及具体内容,我曾用三个词来描述“五四”的风采。第一是“泥沙俱下”,第二是“众声喧哗”,第三是“生气淋漓”。每一种力量都很活跃,都有生存空间,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现,这样的机遇,真是千载难逢。

我的基本立场是:尊重古典中国的精神遗产,但更迷恋复杂、喧嚣却生气淋漓的五四新文化。对于今日的中国人来说,“五四”更像是用来砥砺思想与学问的“磨刀石”。

中国人说“传统”,往往指的是遥远的过去,比如辛亥革命以前的中国文化,尤其是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其实,晚清以降的中国文化、思想、学术,早就构成了一个新的传统。可以这么说,以孔夫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是一个伟大的传统;以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化,也是一个伟大的传统。某种意义上,对于后一个传统的接纳、反思、拓展,更是当务之急,因其更為切近当下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之血肉相连,更有可能影响其安身立命。

两代人的合力

李浴洋:您曾经提出需要平视“晚清”与“五四”。这在对于“五四”的认识与理解中是别具只眼的。

陈平原:活跃于1890—1930年代这半个世纪的文人学者,大致上可分为“戊戌的一代”和“五四的一代”,前者如黄遵宪、林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后者则有蔡元培、陈独秀、鲁迅、周作人、胡适等。这确实是两代人,可思想学说以及文学趣味上有大量重叠或相互衔接的成分。正是这两代人,共同创造了我们今天所再三评说的“新文化”。因此,我更愿意把这两代人放在一起论述,既不独尊“五四”,也不偏爱“晚清”。

比如,说到“文学革命”,一般指称“五四新文化人”的工作,具体年代是1917—1922年。经由胡适《五十年代中国之文学》及众多“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论述,这一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只是随着晚清研究的迅速崛起,梁启超等极力提倡的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及小说界革命等,逐渐被纳入“文学革命”的范围来考察。在我看来,一场成功的思想、文化、文学上的“革命”,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稍纵即逝,必然包括酝酿、突破、巩固、定型。因此,我愿意将1890年代至1930年代的文学事业,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来考察。这也是我再三谈及的,无论关注文学运动,还是兼及思想学术,都必须意识到此乃“晚清”与

“五四”两代人的合力。

李浴洋:在您看来,考察晚清与“五四”的“两代人的合力”的重点与难点是什么呢?

陈平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研究者,谈“晚清”而兼及“五四”,或谈“五四”而兼及“晚清”,都是很平常的事。至于上海申报馆为纪念创办五十年周年(1872—1922)而出版特刊《最近之五十年》,各专题论述都必定跨越“晚清”与“五四”。关键在于,那个时候学科边界尚未建立,学者尽可自由驰骋。

谈论“五四”时,格外关注“‘五四中的‘晚清”;反过来,研究“晚清”时,则努力开掘“‘晚清中的‘五四”。因为,在我看来,正是这两代人的共谋与合力,完成了中国文化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

“晚清”与“五四”这两代人,只要参与维新或革新事业的,多少都有“接力”的关系。这里所说的“接力”,包括人际关系、学术传统、文化思潮、政治议题等。越是进入具体领域,“承前启后”的痕迹就越明显。你可以强调“承继”,可以渲染“对话”,也可以突出“逆转”与“反叛”,但史料摆在那里,谈“五四”无论如何不能绕过“晚清”。反之亦然。

谈及现代中国思想、文学、学术的嬗变或转型,最好兼及“硬件”与“软件——这当然只是比喻,却也颇为贴切。对于“新文化运动”来说,新思想的内涵如民主、科学、独立、自由等,不妨比作“软件”;而传播新思想的工具,如报纸杂志、新式学校、学会等,则可视为“硬件”。在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硬件”与“软件”同样值得期待。

其实,钩稽与整理新闻史、出版史、教育史方面的资料并不困难(实际上已有不少成果可借鉴),难的是如何让“硬件”与“软件”变得水乳交融。谁都知道,前引“传播文明三利器”对于文学革命、知识更新、思想转型功不可没;可怎么使有形的物质与无形的精神结合得天衣无缝,才是难处所在。这方面,我做了若干尝试,比较得意的是《小说的书面化倾向与叙事模式的转变》《新教育与新文学——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有声的中国——“演说”与近现代中国文章变革》等文。

猜你喜欢
新文化历史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新文化购买PDAL40%股权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新文化等级化·传承与创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与挑战以及韩国在未来国际合作中的角色
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