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艳芳
(郑州轻工业学院 易斯顿美术学院,河南 郑州451450)
拼布工艺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传统手工艺,越来越多的设计者通过拼布的形式来制作精美的艺术品,展现自己的设计思维。然而,拼布手法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被应用在服饰中,只有深入地挖掘拼布工艺的起源以及发展过程,才能更好地将拼布艺术运用到现代服饰设计中,更好地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服装中拼布艺术的起源,说法不一,有的专家说,“拼布”最早起源于印度的手工制作,并且主要运用在头巾和装饰物中,受宗教民俗礼制的影响,其花色和图案搭配多和宗教民俗相关[1]。纵观我国古代的服装,也可寻找到拼接服装的影子,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出现拼布服装的雏形,据诗经《郑风·出其东门》记载,当时的女子服装,五颜六色,使得“缟衣”显得格外朴素。而欧洲大陆在13-14世纪,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开始用碎布拼布制作可以御寒的棉被,以抵抗寒流的袭击[2]。当时英国很是盛行这种棉被,而逐渐变成了一种风气,进而流行开来,因此拼接手法也由实用性走向了装饰性,据说意大利保存有最古老的拼接棉被。随着17世纪美洲新大陆被发现,拼接技术也被带进美洲,并逐渐在美洲各国流传。
1.2.1 经济因素
很多事物的发展都与经济因素相关,服装拼布手法的发展亦是如此,由于生活贫苦,买不起新衣服,社会地位相对低下的人只能将一些碎布头缝在衣服的破洞部位,以抵御寒冷,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专门由边角料拼接缝制而成的服装,并且流行开来,这说明拼接服装的产生,是经济欠发达的结果,是对物质材料的合理利用。
物欲横流的发达时代,人们对服装的要求逐步提高,衣服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人们抛弃服装的原因已经不是衣服本身旧不可穿,而是服装的款式跟不上潮流。近些年,世界各地都在提倡低碳环保,因此,一些设计师开始把低碳环保的理念引用到服装设计中,而拼布手法恰好能很好地体现此理念,因此成为服装设计师的设计因素。
1.2.2 文化因素
服装是社会文化的载体,体现出主流文化内涵,被寄予了每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观念和时代精神。而拼布手法亦是思维敏锐的设计师们对不同时期文化背景的反映。受后现代主义大环境的影响,服装拼布手法体现出两重职能:一方面它成为对后现代主义精神进行诠释的载体,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方法,一种人们思考后现代主义与服装关系的方法。
1.2.3 心理因素
拼布手法正在以顽强的生命力持续着,从心理原因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拼布激起了人们的怀旧情结;二是拼布手法蕴含了游戏趣味性。
虽然美学定律讲究“标新立异”,但是还有一种更重要的审美法则,那就是“喜新不厌旧”,其在后现代文化中有很好的体现。当今设计中拼布手法的应用揭示出审美价值的某种稳定性。换种角度来看,时尚也是变相的复古。从拼布形式的历史现象中,可以看到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曾经历过拼布手法的洗礼,并成为当今设计师的灵感,这就是拼接形式具有怀旧特性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拼接手法蕴含的手工味道将唤起对家庭传统手工缝纫的兴趣,回忆起我们小时候,经济条件有限,身上穿的衣服基本都是由长辈亲手缝制,将不同的布片拼接缝制成服装,每一件都是长辈们辛辛苦苦的结晶,都充满了故事。
不分年龄大小,追求趣味是人的一种本能。而拼布形式中所蕴含的游戏趣味性正好满足人们的这种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文化生活的丰富,人们不再满足于单调乏味以及雷同的服装,开始自己动手制作拼接服装并且陶醉在这种和谐的氛围当中。由于拼布的过程能给人带来内心的享受与欢喜,制作的过程不仅呈现出独特的个性美,而且更像是一场游戏,能够创造美的乐趣。设计师们运用拼布手法则比普通的手工制作者高明,其作品既体现出游戏性,又具有游戏之外的深刻性,从其作品中可以体会到一种调侃的味道,这种看似不严肃的游戏“伪装”让人们第一眼看上去就觉得有趣,使人产生购买的欲望。
1.2.4 审美需求
拼接手法最初的诞生与经济不发达有关,但是几经变迁,现如今已经登上了艺术的殿堂,成为既高雅又朴实的代表,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由于拼接这门艺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各国劳动人民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使得它处处散发出生活的魅力。人们之所以对拼布艺术世世代代的传承以及发展,是因为人们对其所产生的色泽与肌理的材质美、剪裁与针法的工艺美、图案与压花的形式美、宁静致远的意境美产生了审美需求。
在我国,关于拼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最具代表性的服饰有“间色裙”、“袈裟”、“水田衣”、“富贵衣”、“百家衣”、“粪扫衣”等。
关于裙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朝,当时的服制礼仪是冕服,其中冕服包括冕冠、上衣下裳、腰间束带等。其中“下裳”便是裙的早期雏形,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下裳逐渐演变为襦裙,当时的襦裙色彩还比较单一,一件襦裙一般只有一种色彩,即使有色彩拼接,拼接的色彩种类也很有限。据史料记载,关于穿裙子的风俗,男子要早于女子,从商朝开始,男子便开始穿裙子,而女子穿裙子的风俗大概是从汉朝开始的。关于裙子色彩逐渐变得丰富起来,大抵是在魏晋以后,当时裙子的样式、色彩、装饰都较之前讲究和多样,两晋时期开始出现了“间色裙”,不过当时的间色裙色彩还不够丰富,一般由2种或3种颜色的布拼接而成,这几种颜色的布被剪成条状,依次相互循环间隔拼接在一起(见图1)。布条的宽度最初比较宽,一般是黄与红,绿与红搭配,随着时间的推移,用于拼接的布条色彩逐渐丰富,布条也越变越窄。到了隋朝,间色裙的布条数量增加到12条,裙子长度也变长。孙光宪的《思帝乡》中“六幅罗裙碎地,微行曳碧波”描绘的是唐朝女子身穿“六幅”罗裙穿行于大街小巷的场景,此时的裙子是由六幅布片拼接而成,裙子上至腰间甚至腋下,下摆基本坠地甚至拖出一截,色彩鲜艳,有的还在上面作画,这在当时非常盛行(见图2)。到了宋朝,间色裙除了继承唐朝的六幅之外,色彩上则变得比较淡雅,这与当时社会主张追求朴素,不奢华等风气相应。后来,裙子逐渐出现了褶裥,使裙子富有节奏感,走起路来若隐若现且蹲坐行走方便,现如今流行的百褶裙可能就是从那时演变过来的。
图1 魏晋时期红白间色裙
佛教最初起源于印度,随后在世界各国传播开来,在其逐步的扩散和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僧衣制度。释迦牟尼服饰观念中有“出家人当着衲衣”的片段。所谓“衲衣”,就是将从垃圾中捡来的破旧布片及人们丢弃的旧衣服进行洗涤缝补改制而成,又称“扫粪衣”或“袈裟”(见图3)。佛教的僧衣,在使用颜色方面有两项主要规定:一是不许用“上色”或纯色,如纯青、黄、赤、白、黑和黄蓝、郁金、落沙、青黛等颜色;二是在衣服上,尤其在新制的衣服上,必须点上一块别的颜色,称为“坏色”[3]。真正的坏色衣,是佛陀教导弟子们用树皮煮汁或用污泥渍污衣服,且在新衣之上另外缝贴上一块旧衣的布料,称之为“贴净”,也就是将旧布片缝贴在新衣上,以示坏“式”。
图2 唐朝红黄间色裙
图3 僧衣
水田衣是明代流行的一种“时装”,以各色零碎锦料拼合缝制而成,形似僧人所穿的袈裟,因整件服装织料色彩互相交错形如水田而得名。水田衣也叫百衲衣,据说在唐代就有人用这种方法拼制衣服,王维诗中就有“裁衣学水田”的描述。水田衣的制作,在开始时还比较注意匀称,各种锦缎料都事先裁成长方形,然后再有规律地编排缝制成衣,发展到后期,缝制形式就不再拘泥于规整,织锦料子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形状也各不相同(见图4)。
图4 水田衣
到了明朝末期,奢靡颓废之风盛行,许多贵胄人家女眷为了做一件中意别致的水田衣常不惜裁破一匹完整的锦缎,只为取其中的一小块衣料而已。
百家衣是古代人们对于刚出生婴儿给予美好愿望的衣物,寓意“健康、吉祥、护身符一样保护孩子不受灾难的侵袭”(见图5)。百家衣,顾名思义是向亲戚、朋友、邻里乡亲讨要100块面料拼接制作成一件衣服,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得到所有亲朋好友的庇佑[4]。衣服上可以绣上虫、鱼、花、鸟等图案,布块的花色多以蓝色为优,“蓝”音同“拦”,寓意阻拦妖魔鬼怪收走自己的孩子,百家衣寄托了家人对孩子的祝福和希望[5]。
图5 百家衣
拼布艺术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6],在我国历史服饰文化中能够找到其原型,作为服装设计师必须深刻挖掘拼布的文化历史,在传统中总结经验并加以创新和改造,才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拼布手法,从而设计出有文化底蕴的服饰作品,满足人们越来越崇尚自由、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