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国道318线通拉山路段
1979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援藏工作指示,交通部指派10名各类干部赴西藏工作。交通部机关只有我一个人,其余人员均为交通部下属单位的同志。
当时有一个小插曲令我终身难忘,我带了一部华山牌照相机去西藏,没想到进藏的第二天就被偷了。相机是我在学生时期购买的,当时花了8.5元购买到了上市价格125元的相机(相机名气不够,打折处理),着实高兴了一阵,但没想到被偷了。我及时报案后相机被追回,但是镜头已经被损坏,不能再使用。我痛心极了,而且到西藏才拍了2张照片,无比遗憾。
我到西藏交通厅公路处工作,任副处长。公路处负责全西藏公路工程的科研、勘测设计、工程施工、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
我在西藏工作了三年半,期间在青藏公路改建工程现场,协调公路施工、勘测设计、车辆运输、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安全秩序等工作和有关协调工作。有时住在海拔5300米的唐古拉山上的帐篷里,吃的是糌粑,喝的是酥油茶。
后来,我又到川藏公路拉月大塌方现场,组织人员抢修抢通,保障公路正常通车。夏季,我到中尼公路检查友谊桥附近的水毁工程,同区公路局和设计院的领导,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在现场会研究修复改建方案。秋季,又到中印边境沿线,检查边防公路,有的路段海拔4500米,边防战士日夜值班。我看到1962年中印边境决战的西藏亚东战场旧迹。飞扬的五星红旗守护着中印边境的和平宁静,边境和平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青藏公路从青海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00多公里,几个养护段分段养护管理。1982年下半年,青藏公路全线贯通,兵团战士、农牧民、运输司机都很高兴,交通部门做了一件大事,路通了,车速快了、乘车舒服了、行车安全了。
川藏公路于1954年建成,全长2432公里,基本上是四级公路,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有的地段最高海拔5047米,坐在车上不敢向下看。川藏公路是西藏人民的生命线,国家的重要国防线,必须保障畅通。
川藏公路拉日大塌方地区是地震多发地带,每天都有3级至4级的构造地震,导致山体内部构造发生变化,所以遇到降水,地质条件松软,大量石块、沙子、树木、泥土一起倾盆而下,冲毁堵塞公路,毁坏公路设施。
工程队伍去现场抢修期间,也遇到了地震,一些巨大的石头和大量的泥土随时可能滑落下来,所以现场必须有值班人员。
当时,施工队没有大型工程机械,多数塌方泥土、石头都必须人工挖掘、运走。施工队不敢放大炮,害怕大量泥土、石头、树木滚落下来堵塞公路,还容易堵塞河流,形成堰塞湖。
筑路大军建设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安多段海拔高5300多米,附近周围树木极少,地上的草盖不住地皮,同时藏民经常挖冬虫夏草,破坏了生态状况。4500米以上雪山上有雪莲生长,当地农牧民采集后买卖交易,有的以物易物,用虫草、雪莲换馒头等食品,几根虫草换一个馒头,十分廉价。但据说,当时香港市场上可以用一斤虫草换一台电视机。
西藏阿里地区,资源短缺。有些农牧民用10元人民币粘窗户;用好的羊皮去盖牛屎,以防冰雪淋湿牛屎。牛屎是当时农牧民取暖、烧开水、烘烤食品的主要燃料。有的单位或个人用汽油做燃料,做饭用汽油炉,但有风险,容易引起火灾。当时,电力紧张,偶尔来电时,老百姓做饭炒菜,工厂开工,商店经营,但因负荷过大而断电,众人失望。因为燃料短缺,交通厅食堂春节期间不开火,大年三十把假期所需的食物全部加工成成品,一次性分给职工。假期里,职工们自己加热这些食品,一连吃好几天。由于炊食无序,有的人得了胃溃疡,回内地半年多才治好。
川藏公路打通二郎山
当时,西藏的生活物资都由青藏公路运入,汽车经过几天几夜的长途运输才能到达,而当时路况不好,货损严重。工程局反映,水泥由成都送到拉萨工地过程中损失三四成;蔬菜之类的东西损失更大,夏天腐烂,冬天冻坏。军队运输有汽车运输团,要求公路畅通,保障军用品及时运到现场或哨所。公路养护保畅任务艰巨。
有一次我到现场检查工作,来到养护段创办的小学,学校里有20多名学生。教室里的桌子残破不全,凳子仅有几个。正在上课的学生们,有的有凳子坐,没有凳子的只能站着,有的坐在地上,有的半躺在地上,这样的学习条件太艰苦了!
有些学生家里距离学校很远,晚上只能住在教室,但是没有床,只能睡在冰冷的地上。我感到十分心酸,请工程队队长,挤出30立方米板材,给学生们做桌子、凳子和晚上睡觉的床,为这些祖国的未来尽一点力。